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2553阅读:49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配方,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肾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以代谢产物潴留、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肾功能严重损害为主要表现。按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氮质血症期,又叫肾功能衰竭早期、尿毒症早期及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又叫尿毒症晚期。
[0003]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伤和肾功能的逐渐恶化。当肾脏功能损害发展到不能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平衡时,便会导致身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积蓄、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
[0004]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配方各不相同,治疗效果也有差异,对于慢性肾衰竭晚期的治疗,主要以有效控制病情不进一步发展为主。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中药配方,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配比,实现安全有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目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症状。
[0006]本发明是基于祖传秘方,参考发明人多年的行医实践及治疗经验,配制出来的中药配方,每付药由以下组分按质量配比制成:
苦参8—12份篇蓄13—18克车前草13—18克益母草13—18克虎杖13—18克杜仲13—18克续断13—18克金毛狗13—18克川牛膝13—18克乌梅13—18克山茱萸13—18克黄芪45—60克党参13—18克当归13—18克白术13—18克茯苓13—18克泽泻13—18克大黄25—35克龟板15克附子8—12克车前子25—35克夏枯草25—35克人参8—12克土茯苓25—35克;
每包药先用1.5千克冷水侵泡半小时,然后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煎半小时,倒出药水后,再加1.5千克冷水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煎半小时,两道药水混合在一起口服,每天服四次,每次服150克,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6时,晚上10时各服一次。
[0007]服药禁忌:
服药期间忌吃动物内脏,豆制品,海鲜,香蕉,鱼,蛋,酒类,公鸡肉,母猪肉,魔芋豆腐,马肉,羊肉,香菇,啤酒。
[0008]本发明中药药理如下:
苦参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0009]篇蓄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0010]车前草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0011]益母草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0012]虎杖
【性味】微苦,微寒;
【归经】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0013]杜仲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0014]续断
【性味】苦、辛,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0015]金毛狗脊
味咸入肾,治腰脊痛。
[0016]川牛膝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0017]乌梅
【性味】酸、涩,平;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0018]山茱萸
【性味】酸、涩,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0019]黄芪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20]党参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0021 ] 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0022]白术
【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月中,自汗,胎动不安。
[0023]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