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41791阅读:来源:国知局
1、供热水栗81构成制热回路;
第三模式为除湿回热模式,冷媒经压缩机I的出气端、第一水氟换热器61第一换热侧、四通阀2的D-E端、室外机3、膨胀阀9、第二水氟换热器62的第三换热侧、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的回气端;
第二水氟换热器62及制冷水栗82运行,冷水从第二水氟换热器62第四换热侧、经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52、制冷水栗82构成制冷回路,完成除湿功能;
第一水氟换热器61及供热水栗81运行,热水从第一水氟换热器61的第二换热侧、经三通阀7的1-3端、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51、供热水栗81构成制热回路,完成除湿回热。
[0021]第四模式为热水模式:冷媒经压缩机I的出气端、第一水氟换热器61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C端、第二水氟换热器62的第三换热侧、膨胀阀9、室外机3、四通阀E-S和压缩机I的回气端;
与此同时,第一水氟换热器61及供热水栗81运行,热水从第一水氟换热器61的第二换热侧经三通阀7的1-2端、生活热水水箱4、供热水栗81构成热水回路;热交换器41的出水端与花洒12或水龙头连接、进水端与水源连通;
第五模式为热水和制冷模式:冷媒经压缩机I的出气端、第一水氟换热器61第一换热侦叭四通阀D-E端、室外机3、膨胀阀9、第二水氟换热器62的第三换热侧、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I的回气端;
第一水氟换热器61及供热水栗81运行,热水从第一水氟换热器61的第二换热侧、经三通阀7的1-2端、生活热水水箱4、供热水栗81构成热水回路;
第二水氟换热器62及制冷水栗82运行,冷水从第二水氟换热器62的第四换热侧、经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52、制冷水栗82构成制冷回路;
所述热交换器41置于的生活热水水箱4内,热交换器41的供水管通过单向阀与自来水管联通;
制热系统水回路包括第一换热侧61、三通阀7、生活热水水箱4、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51、供热水栗81、膨胀水箱11,制热系统水回路经单向阀与自来水管联通补水;
制冷系统水回路包括第二换热侧62、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52、制冷水栗82、膨胀水箱10,制冷系统水回路经单向阀与自来水管联通补水;
所述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52和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51分别设置在室内空间顶部和底部。
[0022]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补水管通过单向阀分别与生活热水水箱4的底部、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52和制冷水栗82之间的管路连通及热交换器41和制热水栗81之间的管路连通;生活热水水箱4的上部设置花洒12;
第四模式为热水模式:压缩机I的出气端、第一水氟换热器61内的第一换热侧611、四通阀D-C端、第二水氟换热器62的第三换热侧621、膨胀阀9、室外机3、四通阀E-S和压缩机I的回气端;
与此同时,热水三通阀7的1-2端、热交换器41、制热水栗81和第一水氟换热器61内第二换热侧612构成回路;
第五模式为热水和制冷模式:压缩机1、第一水氟换热器61的第一换热侧611、四通阀7的D-E端、室外机3、膨胀阀9、第二水氟换热器62的第三换热侧621、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的回气端,
第一水氟换热器61的第二换热侧62、热水三通阀7的1-2端、热交换器41、制热水栗81和第二换热侧612构成回路。
[00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机和水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分为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所述水氟换热器分为第一水氟换热器和第二水氟换热器; 第一模式为制冷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E端、室外机、膨胀阀、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 制冷水栗、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四换热侧、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导通; 第二模式为制热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C端、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膨胀阀、室外机、四通阀E-S和和压缩机; 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制热水栗和第二换热侧;第三模式为除湿回热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E端、室外机、膨胀阀、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 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制热水栗构成制热循环管路; 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四换热侧、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制冷水栗构成制冷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补水管,补水管一端与水源连通,另一端分别通过单向阀与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制热水栗之间的管路和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制冷水栗之间的管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活热水水箱、热水三通阀和水源,所述生活热水水箱内设置有热交换器; 所述热水三通阀的I端与第二换热侧出水端连通、热水三通阀的3端与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连通,热水三通阀的2端与生活热水水箱的进水端连通、生活热水水箱的出水端与供热水栗和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之间的管路连通;一补水管通过单向阀分别与热交换器的进水端、生活热水水箱的底部和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制冷水栗之间的管路连通;热交换器的出水端与花洒或水龙头连接; 第四模式为热水模式:压缩机的出气端、第一水氟换热器内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C端、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膨胀阀、室外机、四通阀E-S和压缩机的回气端; 与此同时,热水三通阀1-2端、生活热水水箱、制热水栗和第一水氟换热器内第二换热侧构成回路; 第五模式为热水和制冷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E端、室外机、膨胀阀、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的回气端, 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热水三通阀1-2端、生活热水水箱、制热水栗和第二换热侧导通; 所述第二模式为制热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C端、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膨胀阀、室外机、四通阀E-S和和压缩机; 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热水三通阀1-3端、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制热水栗和第二换热侧导通; 所述第三模式为除湿回热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E端、室外机、膨胀阀、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 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热水三通阀1-3端、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制热水栗构成制热循环管路; 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四换热侧、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制冷水栗构成制冷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供水管通过单向阀与生活热水水箱 热交换器的供水管通过单向阀与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第四换热侧之间的管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分别设置在室内空间顶部和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四换热侧的出水端与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进水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制冷系统膨胀水箱。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热水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制热水系统膨胀水箱。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活热水水箱、热水三通阀和水源,所述生活热水水箱内设置有热交换器; 所述热水三通阀的I端与第二换热侧出水端连通、热水三通阀的3端与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连通,热水三通阀的2端与生活热水水箱的进水端连通、生活热水水箱的出水端与供热水栗和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之间的管路连通;一补水管通过单向阀分别与生活热水水箱的底部、除湿末端和制冷水栗之间的管路及热交换器和制热水栗之间的管路连通;生活热水水箱的上部设置花洒或水龙头; 第四模式为热水模式:压缩机的出气端、第一水氟换热器内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C端、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膨胀阀、室外机、四通阀E-S和压缩机的回气端; 与此同时,热水三通阀1-2端、热交换器、制热水栗和第一水氟换热器内第二换热侧构成回路; 第五模式为热水和制冷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E端、室外机、膨胀阀、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的回气端, 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热水三通阀1-2端、热交换器、制热水栗和第二换热侧导通; 所述第二模式为制热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C端、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膨胀阀、室外机、四通阀E-S和和压缩机; 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热水三通阀1-3端、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制热水栗和第二换热侧导通; 所述第三模式为除湿回热模式,压缩机、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四通阀D-E端、室外机、膨胀阀、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三换热侧、四通阀C-S端和压缩机; 第一水氟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热水三通阀1-3端、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制热水栗构成制热循环管路; 第二水氟换热器的第四换热侧、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制冷水栗构成制冷管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热栗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分别设置在室内空间顶部和底部。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热泵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机和水氟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分为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和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所述水氟换热器分为第一水氟换热器和第二水氟换热器;第一模式为制冷模式,第二模式为制热模式,第三模式。第一水氟换热器设置在压缩机的出气端,通过热水三通阀与生活热水水箱室内供热及除湿回热末端连通;实现有制冷、制热同时并存,采用室内制冷及除湿末端和室内制热除湿末端高度差设计,将湿空气冷却,然后加热的模式进行除湿,一机多用,使用方便。
【IPC分类】F24F5/00, F25B13/00
【公开号】CN105605708
【申请号】CN201610042160
【发明人】童风喜, 赵序昌, 郑忠孝, 杨旭帆
【申请人】中山市爱美泰电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