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静音模式的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41835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明中室外机换热器优选是翅片式换热器,配合上述的风机进行加速换热的作用)的冷媒温度较高,则需要放出相对较多的热量,因此此时如果按普通的冷凝器放热原理的话,则需要增大风机的转速和运行频率,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则会增大风机运转的噪音,使其无法维持原有的静音模式,因此为了维持原有的静音模式,本发明则采取降低压缩机的频率的操作,以使Max(T排棚5C6,以使得降低室外机换热器的放热量,从而降低噪音,维持静音模式;
[0060]当C5 < Max(Tirmw1Jirmw2) < C6,则使得压缩机维持当前频率;当C5 < Max
< C6时表明压缩机出口的排气温度相对合适,既能够达到空调系统的静音效果(1&1(1'#^柳1、1'#^柳2) < C6),又还能满足静音模式下空调系统对外输出能量(主要是冷量)达到用户需求的条件(C5 < Max(T#^?i1、T#^?]2)),室外机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冷凝放热情况足够;
[0061 ]当Max (T航獅!、T航獅2) < C5,压缩机升高频率E I(Hz),维持该档位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则继续升高频率,直至升至最高频率Bl(Hz),其中El为常数。当Max()<C5时表明压缩机出口的排气温度相对较低,进入到室外机换热器(通常是翅片式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换热的放热量相对较低,进一步导致最终进入室内机换热器(本发明优选是壳管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热的吸热量相对较低,使得产生的制冷量较低,达不到用户的需求,虽然此时进入冷凝器的放热量较低,以致使不会增大风机运转的噪音而维持原有的静音模式,但是此时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往往不够,因此则将压缩机的频率提高,这样可以增大室外换热机的换热量,进一步可以提高室内换热器的制冷量,则会提高静音模式下的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解决了静音模式下能力不够的问题,维持该提高后的档位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Max (T排棚to、)<C5)则继续升高频率,依此逻辑,直至升至最高频率Bl(Hz),以使得在静音模式下尽可能地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
[0062]优选地,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状态时,利用第一吸气饱和温度Tnrt柳I和/或第二吸气饱和温度T吸气饱^与07和/或CS之间进行比较(这两个饱和温度是指空调系统中压缩机1、压缩机2各自的吸气饱和温度,制热时抽样低压是因为制热时风机在蒸发低压侧,且此时蒸发温度不能太低,太低会导致冷却不足,太高会导致机组过载,这里的第一和第二吸气保护温度与前面的风机频率调节的第一、第二吸气饱和温度是同一个),根据比较的结果对压缩机频率进行调节。通过选择抽样两个吸气饱和温度值中与C7和/或CS进行比较,能够判断出压缩机吸气口的温度是高还是低,进而判断室外机换热器(此时是蒸发器)的吸热量的大小,进一步判断得出此时风机的噪音是过大还是足够(是否满足静音状态),同时得出空调系统对外输出能力是否达到要求(满足用户负荷的需求),然后再根据比较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使得空调系统在静音模式下还能保证输出能力足够。
[0063]优选地,当Max(T?_、T?_) >C8时,压缩机降低频率D2(Hz),维持该频率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继续降低频率,依此逻辑,直至降至最低频率B3(Hz),其中D2为常数。当Max (、Ttr侧¢2) >C8时说明室外机在冷媒循环中对室外吸取了较多的热量,即蒸发吸热的量比较大,因此此时如果按普通的蒸发器吸热原理的话,则需要增大风机的转速和/或运行频率,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则会增大风机运转的噪音,使其无法维持原有的静音模式,因此为了维持原有的静音模式,本发明则采取降低压缩机频率的操作,以使得Max(Ttr侧侧CS,以降低室外机换热器的吸热量,达到降低噪音、维持静音模式的作用和目的;
[0064]当C7 < MaX(T吸气懈W、T吸气懈卩2) < C8时,则使得压缩机维持当前频率。当C7 < Max(Ttr侧^、Ttr侧^) < C8时表明压缩机吸气口的吸气温度相对合适,既能够达到空调系统的静音效果(Max(??柳1、Tirt柳2) < C8),又还能满足静音模式下空调系统对外输出能量(主要是热量)达到用户需求的条件(C7 <),室外机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蒸发吸热情况足够,则使得压缩机维持当前频率;
[0065]当Max(?^_1、Ttr個?2)<C7时,压缩机升高频率E2(Hz),维持该频率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继续升高频率,依此逻辑,直至升至最高档Bl(Hz),其中E2为常数。当Max (Tns^tMP1、) <C7时表明压缩机进口的吸气温度相对较低,进入到室外机换热器(本发明优选是翅片式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走的热量相对较低,进一步导致最终进入室内机换热器(本发明优选是壳管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放热的放热量相对较低,使得产生的制热量较低,达不到用户的需求,虽然此时进入蒸发器的吸热量较低,以致使不会增大风机运转的噪音而能够维持原有的静音模式,但是此时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往往不够,因此则将压缩机的频率提高,这样可以增大室外换热机的换热量,进一步可以提高室内换热器的制热量,进而提高静音模式下空调系统的能力,解决静音模式下能力不够的问题;并且维持该提高后的频率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Max()<C7)则继续升高频率,依此逻辑,直至升至最高档Bl(Hz),以使得在静音模式下尽可能地提高空调系统的制热能力。
[006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含室内换热器(本发明优选为壳管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本发明优选为翅片式换热器),其使用前述的空调系统静音模式的控制方法对所述空调系统进行控制。通过使用前述的空调系统静音模式的控制方法对所述空调系统进行控制使得该空调系统能够对静音模式下的触发阶段和/或调节阶段的风机频率和压缩机频率进行调节,既能够保证空调系统的静音模式和状态,又还能在空调系统的静音模式下解决系统能力(包括制热或制冷能力)不够的问题,兼顾用户的负荷需求;同时在满足用户负荷需求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静音模式。
[0067]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包含有第一压缩换热循环系统和第二压缩换热循环系统,该两个循环系统共用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的室外换热器。通过包括两组压缩换热循环系统,且该两组换热系统均共用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能够使得两个循环系统同时工作时能够增强室内、室外换热器的换热量和换热效率,根据实际换热需求而决定运行一组循环系统还是两组都运行,有效地提高可操作性。
[0068]优选地,在该空调系统中,若该两个压缩换热循环系统均工作,则分别属于两个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均同时进行调频;若两个循环系统中只有一个工作,则只调节工作中的循环系统的压缩机频率。这样能够根据实际运行状态而调节空调系统,保证静音模式且提高空调输出的能力。
[0069]下面再系统连贯地叙述一下本发明的空调系统静音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控制过程和原理,如下:
[0070]1.风机控制
[0071]设空调系统正常模式中,风机最高档频率为Al(Hz),最低档频率为A3(Hz);静音模式中,风机最高档限制为A2(Hz),最低档频率为A3(Hz),其中A3<A2<A1。
[0072]触发静音模式后,风机调节分为两个阶段,触发阶段、调节阶段,根据当时机组制冷或制热状态分别对每个阶段进行精细调节,达到真正的静音效果。
[0073]设空调系统正常模式中,风机最高档频率为Al(Hz),最低档频率为A3(Hz);静音模式中,风机最高档限制为A2(Hz),最低档频率为A3(Hz),其中A3<A2<A1。设运行过程中风机频率为R(A3 <R<A1)。触发阶段维持时间为Tl。其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0074]触发阶段:
[0075](l)gA2<R < Al,则风机频率调为A2(Hz);
[0076](2)若A3 <R< A2,则风机频率维持当前频率。
[0077]调节阶段:
[0078]设Cl、C2、C3、C4为常数,其中C2 <Cl,C4<C3。
[0079](I)制冷调节
[0080]Min(T排、Tfl^p2) >C2,风机降低一档,维持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继续降低一档,依此逻辑,直至降至最低频率A3(Hz);
[0081]Cl <Min(T__、T_:_) < C2,风机维持当前档位;
[0082]Min(T排、Tfl^p2) <C1,风机升高一档,维持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继续升高一档,依此逻辑,直至升至最高档Al (Hz)。
[0083](2)制热调节
[0084]Min(T?_、T?_) >C4,风机降低一档,维持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继续降低一档,依此逻辑,直至降至最低频率A3(Hz);
[°085] C3 <Min(Tii^f_1、T__2) < C4,风机维持当前频率;
[0086]Min( Tbs^p1、) <C3,风机升高一档,维持T2时间后再检测,若还满足此条件继续升高一档,依此逻辑,直至升至最高档Al (Hz)。
[0087]2.压缩机控制
[0088]设空调系统正常模式中,压缩机最高频率为Bl(Hz),最低频率为B3(Hz);静音模式中,当触发静音模式时,压缩机最高频率限制为B2 (Hz),最低频率为B3 (Hz),其中B3<B2 <BI。设触发阶段压缩机频率为Ql,调节阶段压缩机频率为Q2( Ql <B2,Q2<Bl)o
[0089]在此空调系统中,若系统1、系统2均工作,则压缩机1、压缩机2同时调频;若系统1、系统2只有一个在工作,则只调节工作中的系统压缩机频率。
[0090]触发静音模式后,压缩调节分为两个阶段,触发阶段、调节阶段,根据当时机组制冷或制热状态分别对每个阶段进行精细调节,达到真正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