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机切刀及其制造的收获装置与大蒜、洋葱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292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收获机切刀及其制造的收获装置与大蒜、洋葱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收获机及配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大蒜、洋葱的收获工作基本上由人工借助自制的简易手工铲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现有的收获机械有两种,一种是用挖掘机收获,但存在挖掘深度不易控制,作业时容易堵塞和卡死,且由于各地农艺不同,行距及株距存在差异而适应性差,造成大多数不能大面积推广使用;另,由于大蒜收获蒜薹后,大蒜植株茎杆上部大部分弯折倒伏造成大蒜植株茎杆相互交织,再加上大蒜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收获大蒜蒜秧时存在地膜残留,地膜残留、茎杆与其他杂物(如铁丝等)混合在一起,导致切刀不能将其全部切断,所以没有切断的部分会在切刀处堆积而导致堵塞、无法作业。另一种联合收获机械虽然能一次完成挖掘、输送、切除大蒜蒜秧、蒜头收集等作业,但是,也存在上述堵塞和卡死现象严重,浪费较大、效率低,且加工成本高,经济效益不高,不能满足不同群体和不同地理条件地区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获机切刀及其制造的农业机械,其能切断茎杆、地膜残留与其他杂物,避免出现堵塞和卡死现象,提高业效率。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收获机切刀,包括两个对转的切刀,切刀包括圆形的刀盘,刀盘的外缘固定若干个刀齿,在切割部位,一个切刀的刀齿深入到另外一个切刀的齿缝中,且该刀齿与该齿缝两侧的刀齿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0005]所述刀齿的前面与左右两个侧面为刀刃,刀盘在相邻的两个刀齿之间的部分边缘也设有刀刃。
[0006]所述刀刃为锯齿状。
[0007]—种收获装置,所述收获装置包括拔秧器、限位器,切须切刀与切秧切刀,拔秧器的出秧端高于进秧端,拔秧器在挖掘部件的上部位置固定限位器,限位器在大体为水平的平面内延伸,限位器的下方设有切须切刀,限位器在切须切刀位置后面的上方设有切秧切刀,切须切刀或/和切秧切刀为上述的收获机切刀。
[0008]所述拔秧器包括左拔秧器与右拔秧器,左拔秧器与右拔秧器之间有缝隙,该缝隙用于使蒜秧等通过;左拔秧器与右拔秧器都有一端设有主动轮,另一端设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外侧环绕有拔秧轨带;限位器包括左位器与右限位器,左限位器与右限位器之间有缝隙,该缝隙大于蒜秧或者洋葱秧的直径,小于蒜头或者洋葱头的直径;该缝隙与拔秧器的缝隙上下对应;切须切刀和切秧切刀的切割部位与限位器的缝隙匹配。
[0009]—种大蒜、洋葱收获机,包括车体,车体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至少一组收获装置,收获装置的下方设有输送装置的进料端,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在车体的车仓的上面,所述收获装置为权利要求或者所述的收获装置;限位器在切秧切刀竖直对应位置的下方设有输送装置的进料端。
[0010]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左传动部分与右传动部分,左传动部分连接拔秧器的左拔秧器的主动轮、切须切刀的左侧切刀的转轴、切秧切刀的左侧切刀的转轴;右传动部分连接拔秧器的右拔秧器的主动轮、切须切刀的右侧切刀的转轴、切秧切刀的右侧切刀的转轴;左传动部分与右传动部分通过一个或者两个传动主轴与车体连接。
[0011 ]所述左传动部分包括左拔秧传动轴、左切秧传动轴、左切须传动轴,其三个都分别通过各自的左锥齿轮及第一竖轴、第二竖轴、第三竖轴连接传动主轴,左拔秧传动轴通过左拔秧动力轴连接左拔秧器的主动轮,左切秧传动轴通过左切秧动力轴连接切秧切刀的左侧切刀的转轴,左切须传动轴通过左切须动力轴连接切须切刀的左侧切刀的转轴;右传动部分包括右拔秧传动轴、右切秧传动轴、右切须传动轴,其三个都分别通过各自的右锥齿轮及第四竖轴、第五竖轴、第六竖轴连接传动主轴,右拔秧传动轴通过右拔秧动力轴连接右拔秧器的主动轮,右切秧传动轴通过右切秧动力轴连接切秧切刀的右侧切刀的转轴,右切须传动轴通过右切须动力轴连接切须切刀的右侧切刀的转轴。
[0012]所述传动主轴沿车体方向设置,传动主轴通过左锥齿轮连接左传动部分,其通过右锥齿轮连接右传动部分,左锥齿轮、右锥齿轮在传动主轴的两侧。
[0013]所述切秧切刀的下方设有收集器,收集器包括收集箱,收集箱上面开口,收集箱的底面中部设有凹陷区,凹陷区连通通道,通道的下方设置输送装置的进料端。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切刀包括圆形的刀盘,刀盘的外缘固定若干个刀齿,在切割部位,一个切刀的刀齿深入到另外一个切刀的齿缝中,且该刀齿与该齿缝两侧的刀齿在竖直方向上重叠。这样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压缩被切割物品的空间,增加其与切刀在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更容易切断被切割物品,避免在切刀处堆积而导致堵塞,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收获机的不意图。
[0016]图2为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收获装置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收获装置的拔秧器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5为收获装置的限位器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6为收获装置的切刀的侧面示意图。
[0021]图7为切刀的刀齿的侧面放大示意图。
[0022]图8为多个收获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9为收集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图9,一种大蒜与洋葱收获机,包括车体I,车体I通过传动装置2连接至少一组收获装置3,收获装置3的下方设有输送装置12的进料端,输送装置12的出料端在车体I的车仓13的上面。输送装置12—般为传送带。
[0025]如图3,收获装置3包括拔秧器31、限位器32,切须切刀33与切秧切刀35,拔秧器31的出秧端高于进秧端,进秧端的下方设有挖掘部件39(比如犁头),拔秧器31在挖掘部件39的上部位置固定限位器32,限位器32在大体为水平的平面内向车体方向延伸,限位器32的下方设有切须切刀33,限位器32在切须切刀33位置后面的上方设有切秧切刀35,限位器32在切秧切刀35竖直对应位置的下方设有输送装置12的进料端。
[0026]如图5,拔秧器31包括左拔秧器311与右拔秧器312,左拔秧器311与右拔秧器312之间有缝隙,该缝隙用于使蒜秧等通过。左拔秧器311与右拔秧器312都有一端设有主动轮313,另一端设有从动轮314,主动轮313与从动轮314外侧环绕有拔秧轨带,利用拔秧轨带与蒜秧的摩擦力使蒜秧向上运动。为了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啃轨”现象,拔秧轨带不工作的一侧的两边设有限位条6。
[0027]如图4,限位器32包括左限位器321与右限位器322,左座限位器321与右限位器322之间有缝隙,该缝隙大于蒜秧或者洋葱秧的直径,小于蒜头或者洋葱头的直径。该缝隙与拔秧器31的缝隙上下对应。
[0028]如图6、图7,切须切刀33或/和切秧切刀35包括两个对转的切刀,切须切刀33和切秧切刀35的切割部位与限位器32的缝隙匹配。
[0029]切刀包括圆形的刀盘351,刀盘351的外缘固定若干个刀齿352,在切割部位,一个切刀的刀齿352深入到另外一个切刀的齿缝中,且该刀齿352与该齿缝两侧的刀齿352在竖直方向上重叠。这样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压缩被切割物品的空间,增加其与切刀在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更容易切断被切割物品(特别是铁丝等不易切割物品),避免在切刀处堆积而导致堵塞。
[0030]该刀齿352与该齿缝两侧的刀齿352在竖直方向上重叠可以有两种:A,较多部分重合,极限时,刀齿的长度等于两个刀盘之间的距离;B,较少部分重合,刀齿的长度大于两个刀盘之间的距离的1/2,极限时,刀齿的长度等于两个刀盘之间的距离的1/2。重叠部分也可以在AB两种情况之间。
[0031]刀齿352的前面354与左右两个侧面354为刀刃,刀盘351在相邻的两个刀齿352之间的部分355边缘也设有刀刃。这样可以使位于切割处的被切割物品在其水平圆周任一方向上,都与切刀的刀刃接触,切割效果更好。
[0032]为增强切割能力,在对转切刀的刀刃为锯齿状。
[0033]拔秧器31的前方设有分秧器,其能用于分离各行大蒜、洋葱秧,还能将其扶正,方便拔秧器31作业。
[0034]如图2,因为拔秧器31、切须切刀33与切秧切刀35都是左右结构,其工作时都为左右对转,需要提供不同的动力源,所以传动装置2包括左传动部分与右传动部分,左传动部分连接拔秧器31的左拔秧器311的主动轮313、切须切刀33的左侧切刀的转轴、切秧切刀35的左侧切刀的转轴;右传动部分连接右传动部分连接拔秧器31的右拔秧器312的主动轮313、切须切刀33的右侧切刀的转轴、切秧切刀35的右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