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73594阅读:来源:国知局
〇 . 5%的硅酸铝镁、0.1 %的黄原胶混匀形成水相。在 4000r/min的高速剪切机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高速剪切乳化lOmin,形成分散良好 的水乳剂。
[0024]实施例2:对实施例1中制备的10%刺槐种子提取物水乳剂进行常温外观观察、低 温稳定性实验、分散性、稀释稳定性实验以及水乳剂倾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不沉淀、 不分层、不结晶、未见析水析油现象,分散性迅速,是棕褐色流动匀一液体。同时,水乳剂倾 倒性实验表明,待测制剂样品的倾倒后残余物为0.9%,洗涤后残余物为0.41 %,均符合农 药制剂质量标准要求。
[0025]实施例3:10%刺槐种子提取物水乳剂田间防效实验 [0026]田间药效实验方法
[002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464.27-2010标准执行。
[0028] 实验对象
[0029]蚜虫,实验作物为甘蓝型油菜。
[0030] 试验田的选择
[0031]实验田为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油菜田,选择土壤肥力一致,蚜虫发生较为严重,且 危害程度一致的田块进行实验。
[0032] 实验分组
[0033] 10 %刺槐种子提取物水乳剂设置3个使用剂量梯度:即200mL/亩、400mL/亩、 600mL/亩;同时设置植物源对照药剂0.5 %藜芦碱可溶性性液剂80mL/亩,化学农药对照药 剂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亩,以及清水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实验小区面积为 20m2,采用随机组合排列,实验田四周设有保护区,小区间设有保护行。
[0034] 防效调查
[0035] 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3株,每株标记一张有足够蚜虫数量的叶片,每小区调查蚜 虫数不低于500头。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分别施药后于1、3、7天调查活蚜数。
[0036]防效计算 F ^ ν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
[0037] 虫口誠率勝=-------------------- -------------------X :腦麴 :處約前虫数 Γηη〇〇1 物" ^ 处理区虫口减退率一空白对照区斑口减退率_、.
[0038] _祕巢物)--------------------------- -----------------------------X ^臼对熊区虫口减走毕
[0039]实验结果
[0040]实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1〇%刺槐种子提取物水乳剂对蚜虫的有非常好的防 效。在施药3天后,三种施用计量(200、400和600ml/亩)的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0.5%藜芦碱 的防效;在调查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效在逐渐增加,并且随着施用计量的增加, 防效也在逐渐增加。在施药7天后,供试的10%刺槐种子提取物水乳剂能够与化学农药吡虫 啉的防效相当。说明该植物源农药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蚜剂使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 前景。
[0041 ]表1:10%刺槐种子提取物水乳剂田间防效实验结果
【主权项】
1. 一种刺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干燥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刺槐种子自然晾干 粉碎后;加入4-20倍重量于刺槐种子粉末的乙醇水溶液常温浸提,提取液过滤、收集合并、 减压浓缩至浸膏,即得到刺槐种子乙醇粗提物浸膏;将刺槐种子乙醇粗提物浸膏放入-80°C 的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即得到刺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干燥粉末,乙醇水溶液中乙醇:水的体积 比范围是1: (0~1)。2. -种刺槐种子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的百分含量为:刺槐种子乙醇提 取物干燥粉末5-30%,溶剂10-30%,乳化剂5-15%,抗冻剂1-5%,消泡剂0.1-1.5%,其他 助剂0.5-3%,水为余量,总量为100 %。3. 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刺槐种子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 醇、丙酮、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异丙醇和异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4. 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刺槐种子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乳化剂为:聚氧乙烯基 的酯及醚类、0P-10、吐温20、吐温80、甘油月桂酸钠、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蓖麻油聚氧 乙基醚类、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脂肪醇聚氧乙烯 醚、烷基苯基聚乙基醚、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烷基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5. 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刺槐种子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抗冻剂为:丙三醇、丙二 醇、乙二醇、尿素、1,2-丁二醇、氯化钙、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6. 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刺槐种子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消泡剂为:乳化硅油、有 机硅、矿物油类、磷酸三丁酯、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的一种或多种组合。7. 按照权利要求2的一种刺槐种子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他助剂至少含有表面 活性剂,还可含有明胶、黄原胶、硅酸铝镁、阿拉伯胶、海藻酸钠、聚丙烯酸酯、纤维素胶以及 羧甲基纤维素、脂肪醇聚氧乙烯类、有机硅类、松香酸、妥尔油、磺酸盐类、烷基磺酸盐类、木 质素磺酸盐、磺酸酯类、酰胺类、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8. 制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槐种子植物源杀虫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刺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干燥粉末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乳化剂即得到水乳剂油相; (2) 准确称取适量的水,再加入抗冻剂、消泡剂、其他助剂,搅拌均匀混合形成水乳剂水 相; (3) 在剪切乳化机搅拌下,将水乳剂水相滴加到水乳剂油相中,边加边用搅拌,待水相 完全加入后再继续剪切乳化5-20min,制成棕褐色匀质液,即为含刺槐种子提取物的植物源 杀虫剂。9. 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槐种子植物源杀虫剂作为杀蚜剂应用。
【专利摘要】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植物源农药领域。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的质量组成:刺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干燥粉末5-30%,溶剂10-30%,乳化剂5-15%,抗冻剂1-5%,消泡剂0.5-3%,其他助剂0.5-3%,水为余量,总量为100%。本发明的杀虫剂可用于对蔬菜、棉花蚜虫等害虫的防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具有杀虫活性高,对环境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
【IPC分类】A01N25/04, A01N65/20, A01P7/04
【公开号】CN105638755
【申请号】
【发明人】姜浩, 王进, 岳永德, 汤锋
【申请人】国际竹藤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