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旅行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66819阅读:来源:国知局
过滚轮轴固定在伸缩杆腔架220下端。背兜部件将固定在包体背面上的伸缩杆腔架220中部包覆,背兜尾鳍131将滚轮装置兜底固定,如图3所示。双背带结构包括一对背带310,背带310上端与背兜部件上端固定连接,背带310下端与包体背面下部对应一侧的角端部固定连接。本方案的背兜部件还可以起到缓和使用者背部与伸缩杆腔架220间摩擦和碰撞的作用,增强背包的使用舒适度。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背兜的强度,可以在背兜上增设加强材料条,加强材料条可以沿横向布置,也可以沿纵向布置,还可以采用沿横向和纵向混合布置的方案,加强材料条可以采用缝制在背兜上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在背兜上,例如粘合、铆合等。
[0017]本方案的旅行包基于以上结构和选材,包体柔软,变形能力强,在空包或不使用的状态时可以将包体底面向上翻折,同时包体的两侧面向包体正面方向翻折,最终达到压缩包体占用空间的存放效果。同时旅行包大面积采用筛网状的树脂纤维材料,增强了包体的透气性能,非常适合在比较炎热晴朗的户外使用。
[0018]为了使旅行包在竖直放置时保持平稳,不会侧翻倒置,本方案在包体底面增设了加强支脚结构,如图3和4所示,具体是包体还包括包体底面加强板装置,包体底面加强板装置包括加强板151、固定在加强板151上的包体支腿结构152和底面加强板连接装置,力口强板151上部端面上设有粘扣带抓毛面甲,底面加强板连接装置包括一对连杆153和连接杆固定插槽板154,连杆153 —端与包体支腿结构152固定连接,连杆153另一端插入连接杆固定插槽板154对应插槽内。包体底面还包括从包体底面前端延伸出的底面前端翻板141和从包体底面后端延伸出的底面后端翻板142,底面前端翻板141内侧面上设有粘扣带绒面甲。连接杆固定插槽板154与包体底面将底面后端翻板142夹紧固定,夹紧固定的方式可以采用粘贴、铆接以及基于螺栓和螺母的内外螺纹连接,加强板151下端插入底面后端翻板142与包体底面形成的缝隙,粘扣带抓毛面甲与粘扣带绒面甲粘接固定。上述包体支腿结构152可以选择是双支脚的“Π”结构,图4示出了包体支腿结构152的具体结构,在支脚与横梁间可以增设加强筋部件,这样在包体承受较重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增强支腿的抗变形和抗撕裂强度。
[0019]本方案的旅行包采用柔性材料也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柔性的外形容易塌软变形,不能保持旅行包原有的设计外形,影响旅行包的外部美观,虽然上述包体底面加强板装置的引入增加了包体底面的抗变形能力,但包体上部仍然存在上述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包体的形体效果,本方案在包体内部引入了弹性支撑结构,如图5和6所示,具体是包体还包括一对内衬弹性侧面轮廓架部件160,包体侧面内侧与包体正面内侧交接处固定设有轮廓架前插筒161,包体侧面内侧与包体背面内侧交接处固定设有轮廓架后插筒162,内衬弹性侧面轮廓架部件160前端插入轮廓架前插筒161,内衬弹性侧面轮廓架部件160后端插入轮廓架后插筒162,上述一对内衬弹性侧面轮廓架部件160将包体结构撑起定形。图6示出了内衬弹性侧面轮廓架部件160的具体形状,图中可以看出,其形状恰是包体侧面的外缘轮廓,内衬弹性侧面轮廓架部件160的介入使得包体两侧面呈现原有的外观,从而支撑起整个包体结构。
[0020]本方案旅行包在实际使用中,存取包内物品时,可以打开正面上部透气面料层111和/或下部透气面料层112的拉链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透气面料容易遮挡住开口从而妨碍物品取出或放入,为此本方案引入了透气面料层的捆扎绑定部件,如图1和5所示,具体是包体还包括卷帘扎紧部件,卷帘扎紧部件包括弹性锁紧插销和弹性锁紧卡壳甲,弹性锁紧插销包括插销端扎紧带和插销头171,插销头171通过插销端扎紧带与正面结构加强横条113位于包体内部的侧面固定连接,弹性锁紧卡壳甲包括卡壳端扎紧带甲和卡壳头甲172,卡壳头甲172通过卡壳端扎紧带甲与正面结构加强横条113位于包体外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拉开正面上部透气面料层111边缘部的拉链部件,通过插销头171与卡壳头甲172的弹性插接绑定卷曲呈筒状的正面上部透气面料层111。拉开正面下部透气面料层112边缘部的拉链部件,通过插销头171与卡壳头甲172的弹性插接绑定卷曲呈筒状的正面下部透气面料层112。当需要同时打开正面上部透气面料层111和正面下部透气面料层112时,还需要另外增设一个插接部件,图1中透过正面下部透气面料层112示出了用于以上目的而增设的部件,具体是卷帘扎紧部件还包括弹性锁紧卡壳乙,弹性锁紧卡壳乙包括卡壳端扎紧带乙和卡壳头乙173,卡壳头乙173通过卡壳端扎紧带乙与正面结构加强横条113位于包体内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拉开正面上部透气面料层111边缘部和正面下部透气面料层112边缘部的拉链部件,通过插销头171与卡壳头乙173的弹性插接绑定卷曲呈筒状的正面上部透气面料层111和正面下部透气面料层112。图5示出了插销头171的位置。
[0021]为了增强拉链部件的使用舒适性,拉链部件的提拉端一般可以采用长条状夜光布料材质,这种长条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挂搭扯拽,同时使包体外观显得凌乱不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收敛上述拉链部件长条状提拉端,本方案在拉链部件的始端或终端设计了特殊的结构将该长条端束缚覆盖,如图1及1-1所示,具体是正面结构加强横条113靠近正面上部透气面料层111和正面下部透气面料层112拉链部件始端或终端的一端与设在所述包体正面相应部位上的延伸条带114形成基于粘扣绒面与粘扣抓毛面的粘接固定,所述粘扣绒面与粘扣抓毛面的粘接结构覆盖所述拉链部件的提拉部。使用时,只需要打开上述粘扣绒面与粘扣抓毛面的粘接结构,图1-1示出了打开时的状态,将上述长条状拉链提拉端纳入延伸条带覆盖部,然后闭合形成上述粘扣绒面与粘扣抓毛面的粘接结构,达到覆盖隐藏上述长条状提拉端的目的。
[0022]为了使得本方案的旅行包具备提拉包可以手提和挂搭的优点,旅行包可以在适当部位增设提手部件,如图2所示,包体背面上端设有包体挂带132,透气旅行包通过包体挂带132悬挂在凸起物上。
[0023]为了增加旅行包的其它适应性功能,本方案的旅行包还有其它结构上的改进,如图1所示,侧面下部围包122外侧面上设有透明标签袋123,透明标签袋123的开口朝上或朝侧,其内可以设置标签和名片等标示性内容。如图5所示,为了限定包体内物品的相对位置或控制物品占用的空间,本方案在包体内部还可以设置捆绑部件,具体是包体还包括设在包体内部的栓带部件,栓带部件包括栓带,栓带一端固定在包体内部侧壁上,栓带根部设有扣环181,栓带头部设有弹性夹头182,栓带缠绕捆绑包体内的物件,弹性夹头182与扣环181锁紧维持栓带的缠绕捆绑状态。另外,伸缩杆腔架220与包体背面的固定形式也可以采取更加牢固的方式,具体是伸缩杆腔架220通过设在包体背面位于包体内部的侧面上的固定垫板133固定在包体背面上,固定垫板133外设有拉链封包134,拉链封包134封盖固定垫板133,图5示出了固定垫板133隔着包体背面与伸缩杆腔架220采用螺钉形成内外螺纹连接。
[0024]本方案的旅行包融合了提包、背包和拖拉包的优点,包体外壳大面积采用透气性良好的筛网状材料,保证了旅行包良好的透气性能,同时在空包时可以将包体压缩折叠,便于存放。在旅行包的使用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加强结构保证了包体的强度和外形的美观,相比现有的旅行包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0025]本方案的透气旅行包并不限于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相互包含,本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