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疼的汤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76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归肺、脾、肝、胃、大肠经ο功效:破气、消积、行痰。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0022]降香:性味辛,温,无毒,归肝、脾、肺、心经。功能: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气,辟秽。主治:胸胁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
[0023]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治:
(I)青皮性味辛苦而温,能入肝胆,行气力强,善于疏肝破气,适用于各种肝气郁结之症,用治胁肋疼痛,常与柴胡、郁金、枳壳同用;(2)乳房胀痛或结块常与柴胡、香附、青橘叶同用;(3)若肝郁化热、发为乳痈,当与瓜蒌、蒲公英、金银花等配伍;(4)对于疝气疼痛,常与乌药、小茴香、木香等配伍同用;(5)青皮能消积化滞,用于食积气滞,常与六曲、麦芽、山楂等健胃消食导滞之品同用。
[0024]橘核:性味苦、辛,温,入肝经。功效: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主治:适用于疝气疼痛,睪丸疼痛等症。
[0025]猪苓:性味:味甘、淡,平。归经:入心,脾,胃,肺,肾、经。功效: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池,带下。
[0026]马蹄草:性味:味辛;微苦;性凉。归经:脾,肺经。功能主治:驱风;解暑;活血消肿。主伤风感冒;中暑发痧;跌打损伤;烫火烫伤。
[0027]红大戟: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肺、脾、肾经。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主治: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0028]北鹤虱:性味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上述诸药配伍,具有宁心安神、镇惊化痰、清热解毒、理气消食、散结消胀、行气解郁的功效。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治疗显著,避免产生赖药性,其有效率高达98.4%。
[0030](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处方:白花草木犀7g、北沙参5g、白叶不翻7g、蛛壳草根7g、莲子10g、三七14g、薏米7g、远志Sg、茶树根7g、玫瑰花12g、紫草7g、珍珠草9g、柏子仁10g、红花醅浆草4g、通脉丹6g、枳壳5g、降香4g、青皮7g、橘核7g、猪苓6g、马蹄草Sg、红大戟4g、北鹤虱2g。
[0031 ]制备工艺:将处方量药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2天一个疗程。
[0032]实施例2:
处方:白花草木犀9g、北沙参7g、白叶不翻5g、蛛壳草根7g、莲子12g、三七14g、薏米8g、远志6g、茶树根7g、玫瑰花Sg、紫草7g、珍珠草7g、柏子仁10g、红花醅浆草5g、通脉丹6g、枳壳4g、降香4g、青皮7g、橘核I Og、猪苓6g、马蹄草Sg、红大戟4g、北鹤虱2g。
[0033]制备工艺:将处方量药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2天一个疗程。
[0034]实施例3:
处方:白花草木犀8g、北沙参5g、白叶不翻9g、蛛壳草根7g、莲子15g、三七14g、薏米7g、远志5g、茶树根7g、玫瑰花10g、紫草7g、珍珠草6g、柏子仁10g、红花醅浆草6g、通脉丹6g、枳壳6g、降香4g、青皮7g、橘核Sg、猪苓6g、马蹄草Sg、红大戟4g、北鹤虱2g。
[0035]制备工艺:将处方量药材加其重8倍量的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2天一个疗程。
[0036]实施例4:临床观察
(I)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11年至今对500例消瘦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20到50岁不等,治愈475人,治愈率高达95%,有效17人,总有效率高达98.4%。
[0037](2)治疗方法: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2天一个疗程。
[0038](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有效:症状体征较前减轻;
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善。
[0039](4)典型病例:
刘某,女,现年35岁,邹平人,2012年月经来潮时出现头疼,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性。2013年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3个疗程痊愈,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随访无症状,至今未复发。
[0040]张某,男,现年42岁,菏泽人,2013年时不时出现头疼症状,稍作激烈活动能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可缓解头痛。疼痛一般在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6小时或十几小时,2013年末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4个疗程后症状减轻,2个疗程后停止服用,至今未复发。
[0041 ]郭某某,男,现年30岁,济南人,患偏头痛十余年,2013年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3个疗程痊愈,随访无症状,至今未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偏头疼的汤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白花草木犀7-9g、北沙参5-8g、白叶不翻5-9g、蚌壳草根7g、莲子10-15g、三七14g、薏米7-10g、远志5-8g、茶树根7g、玫瑰花8-12g、紫草7g、珍珠草6-9g、柏子仁10g、红花醅浆草4-6g、通脉丹6g、枳壳4-6g、降香4g、青皮7g、橘核7-10g、猪苳6g、马蹄草8g、红大戟4g、北鹤虱2go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疼的汤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白花草木犀7-9g、北沙参5-8g、白叶不翻5-9g、蚌壳草根7g、莲子10-15g、三七14g、薏米7-10g、远志5-8g、茶树根7g、玫瑰花8-12g、紫草7g、珍珠草6-9g、柏子仁10g、红花醡浆草4-6g、通脉丹6g、枳壳4-6g、降香4g、青皮7g、橘核7-10g、猪苓6g、马蹄草8g、红大戟4g、北鹤虱2g。上述诸药配伍,具有宁心安神、镇惊化痰、清热解毒、理气消食、散结消胀、行气解郁的功效。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治疗显著,避免产生赖药性,其有效率高达98.4%。
【IPC分类】A61K36/8994, A61P25/06
【公开号】CN105641553
【申请号】
【发明人】苏淑华, 赵玉珂
【申请人】济南骄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