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82920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纺的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衣服面料很多采用化学纤维制成,由于其在制造过程中,有大量添加剂,如漂白剂,柔顺剂等,如果穿化纤织物内衣,布料上的化学物质易被人体皮肤吸收,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刺激,引起湿疹、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荨麻疹等症状。而羊绒或真丝可以弥补上述缺陷,但是其造价高昂。
[0003]大豆蛋白纤维由于自身的优异特性,这种廉价的新型再生纤维,可部分替代羊绒和真丝与其他纤维混纺,制作高档家用纺织品面料。
[0004]大豆蛋白纤维是以脱去油脂的大豆豆柏作原料,提取植物球蛋白经合成后制成的新型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是由我国纺织科技工作者自主开发,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获得的唯一完全知识产权的纤维发明。在成为纤维之前,要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与高聚物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处理,经湿法纺丝而成。这种单丝,细度细、比重轻、拉伸强度高、耐酸耐碱性强、吸湿导湿性好。优于羊绒的手感,光泽能与蚕丝相媲美,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环保纤维”。以50%以上的大豆纤维与长绒棉混纺的高支纱,用于生产春、秋、冬季的薄型绒衫,其滑糯、轻盈、柔软,能保留精纺面料的光泽和细腻感,增加滑糯手感,也是生产轻薄柔软型高级西装和大衣的理想面料。用大豆纤维与真丝交织或与絹丝混纺制成的面料,既能保持丝绸亮泽、飘逸的特点,又能改善其悬垂性,消除产生汗渍及吸湿后贴肤的特点,是制作睡衣、衬衫、晚礼服等高档服装的理想面料。此外,大豆纤维与亚麻等麻纤维混纺,是制作功能性内衣及夏季服装的理想面料;与棉混纺的高支纱,是制造高档衬衫、高级寝卧具的理想材料;或者加入少量氨纶,手感柔软舒适,用于制作T恤、内衣、沙滩装、休闲服、运动服、时尚女装等,极具休闲风格。
[0005]但是,大豆纤维较细而滑,易产生起毛现象,易产生细菌,易产生静电,纤维耐湿热性差,且洗多了,衣服容易蓬松,因此,现需要一种含有大豆纤维的面料的制备工艺,制备好的面料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豆蛋白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按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进行混纺,得到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层; 52.将羊毛纤维层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纺织成为羊毛纤维层;
53.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配置好抗菌消毒剂,而后喷涂在羊毛纤维层中;
54.将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层的上表面喷涂聚酯树脂浆料,与羊毛纤维层粘接复合;
55.将纳米竹炭纤维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纺织成纳米竹炭纤维层;
56.将菠萝叶纤维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纺织成菠萝叶纤维层;
57.将羊毛纤维层中的上表面喷涂聚酯树脂浆料,与纳米竹炭纤维层复合,再将纳米竹炭纤维的下表面喷涂聚酯树脂浆料,与复合好的纳米竹炭纤维层复合;
58.将抗起球纤维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纺织成抗起球纤维层,并在抗起球纤维层的表面喷涂负热膨胀材料;
59.在抗起球纤维层中的下表面喷涂聚酯树脂浆料,与复合好后的纳米竹炭纤维层复合;
Sl0.将复合好的材料放入烘箱中,烘干,烘箱的温度为400C-600C,烘干后取出。
[0008]所述配方为:30-40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层混纺层、10-15抗起球纤维层、35-45羊毛纤维层、15-20纳米竹炭纤维层、1-3防蚊虫叮咬剂、20-30菠萝叶纤维层、2-5抗菌消毒剂,3-6负热膨胀剂,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层中,大豆蛋白纤维的重量份为25-30,纤维素纤维的重量份为5-10。
[0009]进一步地,所述负热膨胀材料剂由碳纳米管、Mn3 CuQ.2Zn0.2CaQ.6N粉体、纤维素粘合剂制备成,其中按照重量份,0.2-0.5碳纳米管、0.3-0.5Mn3 Cu0.2ZnQ.2Ca().6N粉体、0.1-
0.2纤维素粘合剂,Mn3 CuQ.2ZnQ.2Ca0.6N为反钙钛矿结构的负热膨胀材料,其在-10°C-50°C温度区间具有很好的负热膨胀性能,其与碳纳米管,纤维素粘结剂结合,能够很好地抑制面料的反复清洗后的膨胀。
[0010]进一步地,所述Mn3 CuQ.2ZnQ.2Ca0.6N粉体的大小为150目-250目,在此大小区间内的粉体材料能够有效地与碳纳米管结合。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消毒剂由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纳米氧化锌和轻基磷灰石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0.5-0.9纳米银、1-3 二氧化钛粉末,0.2-0.5纳米氧化锌、0.3-0.6
羟基磷灰石。
[0012]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大小为50-90nm,所述纳米银的大小为40-50nm,所述纳米氧化锌的大小为50-80nmo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蚊虫叮咬剂由二氯二苯三氯乙烷、乙二醇丁醚、乙二醇甲醚和乙二醇乙醚主成,其中按照重量份,0.25-0.6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0.25-0.7乙二醇丁醚、0.25-
0.8乙二醇甲醚和0.25-0.9乙二醇乙醚。
[0014]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纤维为棉纤维或麻纤维。
[0015]进一步地,所述抗起球纤维层为抗起球腈给。
[0016]本发明的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按照以下工艺制备:
51.将大豆蛋白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按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进行混纺,得到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层;
52.将羊毛纤维层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纺织成为羊毛纤维层;
53.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配置好抗菌消毒剂,而后喷涂在羊毛纤维层中; 54.将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层的上表面喷涂聚酯树脂浆料,与羊毛纤维层粘接复合;
55.将纳米竹炭纤维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纺织成纳米竹炭纤维层;
56.将菠萝叶纤维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纺织成菠萝叶纤维层;
57.将羊毛纤维层中的上表面喷涂聚酯树脂浆料,与纳米竹炭纤维层复合,再将纳米竹炭纤维的下表面喷涂聚酯树脂浆料,与复合好的纳米竹炭纤维层复合;
58.将抗起球纤维按照配方中的重量份比例纺织成抗起球纤维层,并在抗起球纤维层的表面喷涂负热膨胀材料;
59.在抗起球纤维层中的下表面喷涂聚酯树脂浆料,与复合好后的纳米竹炭纤维层复合;
Sl0.将复合好的材料放入烘箱中,烘干,烘箱的温度为400C-600C,烘干后取出。
[0017]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层兼备大豆蛋白纤维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还有纤维素纤维的防静电和耐湿热的特性,另外负热膨胀材料设置于抗起球纤维的表面,有效抑制了面料经过清洗后变大的缺陷,抗起球纤维有效防止了面料的起球缺陷,另外面料中添加了防蚊虫叮咬剂和抗菌消毒剂,有效防止蚊虫的叮咬和对皮肤的伤害。
[0018]2,Mn3 Cu0.2ZnQ.2CaQ.6N为反钙钛矿结构的负热膨胀材料,其在-1O°C-50°C温度区间具有很好的负热膨胀性能,其与碳纳米管,纤维素粘结剂结合,能够很好地抑制面料的反复清洗后的膨胀,且目前没有关于负热膨胀材料与面料结合的相关技术,有效地填补了这一技术空白。
[0019]3、本发明制备的面料具有舒适保暖、防粘的良好性能,在保证了穿着的舒适性的同时,令使用此面料制作成为的衣服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绿色环保,健康指数高。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本发明的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生产的面料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2:本发明的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图1-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层,2-羊毛纤维层,3-纳米竹炭纤维层,4-菠萝叶纤维层,5-抗起球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2]实施例1:
一种抗静电耐湿热的大豆纤维混纺面料,由里层到外层依次由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层、羊毛纤维层、纳米竹炭纤维层、菠萝叶纤维层、抗起球纤维层,所述菠萝叶纤维层设有防蚊虫叮咬剂,所述羊毛纤维层设有抗菌消毒剂,所述抗起球纤维层设有负热膨胀剂,上述组成按照下列重量份制备而成:30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层混纺层、10抗起球纤维层、35羊毛纤维层、15纳米竹炭纤维层、I防蚊虫叮咬剂、20菠萝叶纤维层、2抗菌消毒剂,3负热膨胀剂,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层中,大豆蛋白纤维的重量份为25,纤维素纤维的重量份为5,所述负热膨胀材料剂由碳纳米管、Mn3 CUQ.2ZnQ.2Ca().6N粉体、纤维素粘合剂制备成,其中按照重量份,0.2碳纳米管、0.3Mn3Cu0.2Ζηο.2Ca0.6N粉体、0.1纤维素粘合剂,Mn3 Cu0.2Zn0.2Ca0.6N为反钙钛矿结构的负热膨胀材料,其在-10°C-50°(:温度区间具有很好的负热膨胀性能,其与碳纳米管,纤维素粘结剂结合,能够很好地抑制面料的反复清洗后的膨胀,所述抗菌消毒剂由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纳米氧化锌和羟基磷灰石组成,其中按照重量份,0.5纳米银、I 二氧化钛粉末,0.2纳米氧化锌、0.3羟基磷灰石,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大小为50nm,所述纳米银的大小为40nm,所述纳米氧化锌的大小为50nm,所述防蚊虫叮咬剂由二氯二苯三氯乙烷、乙二醇丁醚、乙二醇甲醚和乙二醇乙醚主成,其中按照重量份,0.25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0.25乙二醇丁醚、0.25乙二醇甲醚和0.25乙二醇乙醚,所述纤维素纤维为棉纤维,所述抗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