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新方法_2

文档序号:9883885阅读:来源:国知局
1、提高采收率幅度为0. 04的情况下,单井经济极限地质储量为 11. 58Xl〇4t,如图 3 所示。
[0041] 在步骤105中,确定储层实际有效厚度和有效驱动半径即井距,根据单井控制剩 余地质储量与井距、有效厚度的关系,确定相应的有效厚度。根据单井经济极限地质储量, 根据(公式2)可W得到满足单井经济极限地质储量下的不同的井距与有效厚度的组合。
[0042] Nd= DXhXa"(公式 2) 阳0创式中,D-单储系数,loVKmlm; W44] h-储层有效厚度,m ;
[0045] a-井距,m。
[0046] 考虑到很多油藏已投入开发多年后进行层系重组调整,单井经济极限地质储量对 应的指标应为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其表达式为:
[0047] N"= DX (I-R) XhXa"(公式 3)
[0048] 式中,Nn-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1OH。 W例根据经验公式、试井资料等得到油藏的有效驱动半径,根据(公式如;即可得到相 应的储层有效厚度。
[0050]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经验公式、试井资料等得到油藏的有效驱动半径,中低渗油藏 有效驱动半径取300m,高渗透油藏有效驱动半径取400m。各韵律层物性相近组合时(渗透 率级差较小的前提下),中低渗、高渗透储层的有效厚度为7m左右,根据(公式3)得到该 有效厚度与井距组合(300mX7m、400mX7m)对应的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11.8X10 4t,如 图4所示。该单元层系细分重组结果见表1。
[0051] 表1某单元层系细分重组结果表
[0052]
[0053] 在步骤107中,步骤103与步骤105中的经济极限地质储量与单井控制剩余地质 储量相匹配,确定不同有效厚度和井距组合下、不同油价下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将103与步 骤105中的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与单井经济极限可采储量进行对比,判断该有效厚度和 井距条件下,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单井经济极限可采储量。只有满足该 条件的有效厚度与井距组合,才是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同时可W得到相应的提高采收 率幅度。在一实施例中,由既定的有效厚度与井距组合(300mX7m、400mX7m)确定相应的 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11. 8X 104t,继而得到油价80$/bbl条件下,300mX7m层系对应的 提局义收率幅度为0. 08,即8% ;400mX 7m层系对应的提局义收率幅度为0. 04,即4%。
【主权项】
1. 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 限确定新方法包括: 步骤1,确定不同井深、不同油价下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 步骤2,考虑不同采收率增幅情况下,与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相对应的不同井 深、不同油价下的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 步骤3,确定储层有效驱动半径,根据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与井距、有效厚度的关系, 确定相应的有效厚度;W及 步骤4,将步骤2中的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与步骤3中的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 相匹配,确定不同有效厚度和井距组合下、不同油价下提高采收率的幅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1中,根据投入产出盈亏平衡原理,建立井深与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关系图版,确 定不同井深、不同油价下的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2中,在已知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的前提下,假定的采收率增幅,根据公式1计算 得到一定采收率增幅条件下的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公式1) 式中,Nd-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IO4V 口; 化-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lOV 口; Er-采收率,小数; A V采收率增长幅度,小数; R-采出程度,小数。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3中,根据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根据公式2得到满足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 下的不同的井距与有效厚度的组合: Nd=DXhXaZ (公式。 式中,D-单储系数,IO4VKm2. m ; h-储层有效厚度,m ; 日-井距,m ; 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对应的指标为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N。,其表达式为: N"= DX (I-R) XhXa" (公式扣 式中,N。-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104t ; 根据经验公式、试井资料得到油藏的有效驱动半径,根据公式3,即可得到相应的储层 有效厚度。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4中,将步骤2中的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与步骤3中的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进 行对比,判断该有效厚度和井距条件下,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是否大于或等于单井控制 经济极限可采储量,满足该条件的有效厚度与井距组合,可得到相应的提高采收率幅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新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不同井深、不同油价下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步骤2,考虑不同采收率增幅情况下,与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相对应的不同井深、不同油价下的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步骤3,确定储层有效驱动半径,根据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与井距、有效厚度的关系,确定相应的有效厚度;以及步骤4,将步骤2中的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地质储量与步骤3中的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相匹配,确定不同有效厚度和井距组合下、不同油价下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该层系重组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新方法引入经济概念的技术政策,大大减少形成的层系重组方案数量,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IPC分类】E21B47/003, E21B47/00
【公开号】CN105649605
【申请号】
【发明人】苏映宏, 张海燕, 梁保红, 吕翔慧, 李 浩, 徐永春, 李东玻, 孙成龙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