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制中餐用环保节能金黄色火焰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8480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制中餐用环保节能金黄色火焰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制中餐用环保节能金黄色火焰燃烧器。
【背景技术】
[0002]在以中餐为主的我国,酒店、食堂以及中央厨房均配备有烹制中餐的燃气炉灶,所用燃气炉灶不论采用直混式还是大气混合式燃烧方式,其炉头的燃烧火焰均是直冲烹饪容器的底部。此种燃烧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部分燃气还没经充分燃烧便被排走,造成燃气原料浪费,同时加大了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污染环境;
2、火焰的外焰容易顺着大开口的炉圈跑掉,造成热量散失;
3、溢出的汤汁沿烹饪容器的外壁流下,容易浇灭炉头上的火焰,造成燃气意外流失;
4、安装在炉头上电子点火针和火焰感应针容易被毁坏,致使炉头无法正常工作,增加了维修工作量。
[0003]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本领域急需一款能充分燃烧且炉头能可靠工作的燃烧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烹制中餐用环保节能金黄色火焰燃烧器,能够使燃气在燃烧室内反复燃烧,且保护燃烧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烹制中餐用环保节能金黄色火焰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燃烧室的下部为球形腔,燃烧室的侧壁上安装燃烧头,燃烧头位于燃烧室的下部。
[0006]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上部为上小下大的截锥腔,截锥腔的上部连通由炉圈围成的炉膛。
[0007]优选的,所述炉圈的内壁上安装红外聚能板,红外聚能板与炉圈的内壁间留设传热腔,传热腔的顶部连通炉膛;炉圈内开设排气腔,排气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传热腔的排气口。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位于传热腔的下部。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气腔的外壁上安装有排气管。
[0010]优选的,所述燃烧头包括风筒,风筒内安装旋流碟,旋流碟的侧壁上开设进气孔,旋流碟内安装燃气进管,燃气进管的管口上安装盲板,燃气进管的侧壁上开设出气孔,出气孔位于旋流碟内,旋流碟的底壁上开设旋向燃气进管的旋流孔,旋流碟内安装电子点火针和火焰感应针。
[0011]优选的,所述风筒连接双叶轮鼓风机。
[0012]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为耐火材料块。
[0013]优选的,所述耐火材料块外包裹有法兰桶。
[0014]优选的,所述红外聚能板由如下原料构成,各原料的百分质量占比为:
碳化娃33?42%
莫来石38?49%
余料为黏土。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燃烧室的下部为球形腔,燃烧室的侧壁上安装燃烧头,燃烧头位于燃烧室的下部,可以使得燃烧头中喷出的火焰在球形腔内反复流转,形成翻转式滚动燃烧,使得燃气能够燃烧的更加充分,大大减少了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形成了侧式燃烧方式,溢出的汤汁不能直接浇在燃烧头上,避免浇灭火焰,以维持炉灶的正常工作。
[0016]2、由于燃烧室的上部为上小下大的截锥腔,截锥腔的上部连通炉膛,起到聚火焰的作用,能使聚拢后的火焰集中供应给炉膛,增加供应给烹饪容器的热量,提高热传递效率。
[0017]3、由于炉圈的内壁上安装红外聚能板,红外聚能板与炉圈的内壁间留设传热腔,传热腔的顶部连通炉膛;炉圈内开设排气腔,排气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传热腔的排气口,一方面能够使得炉膛内燃烧后的气体从顶部进入传热腔,在进入排气腔前,气体中的热量在传热腔中再次辐射红外聚能板,利于提高炉膛的供热温度;另一方面红外聚能板能够形成红外线反射锅底,使其受热均匀,提高做工效率。
[0018]4、由于传热腔自红外聚能板的顶部连通炉膛,排气口位于传热腔的下部,能够尽可能地增大气体在传热腔中的流通路径,利于增强气体的传热效果。
[0019]5、由于排气腔的外壁上安装有排气管,实现燃烧后气体的小面积集中排放,能减缓其排放速度,使气体在排放前能够传热更加充分,减少热量的散失,利于节能。
[0020]6、由于采用特定结构的燃烧头,能够使空气分两路进入旋流碟,一路从旋流碟的底壁旋进,与燃气混合;另一路从旋流碟的侧壁直击上述初混气体,使得空气与燃气混合更加均匀;还解决了水和油污进入炉头,导致电子点火针和离子熄火保护信号针失灵,炉灶不能工作的问题。
[0021 ] 7、由于有燃烧室的侧壁为耐火材料块,能够提高燃烧室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利于进一步节能。
[0022]8、由于耐火材料块外包裹有法兰桶,实现对耐火材料块的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在法兰桶和耐火材料块之间加设陶瓷纤维层,进一步增强燃烧室的保温效果。
[0023]9、由于红外聚能板由特定原料压结而成,提高红外聚能效果。
[0024]10、本发明结构简单,彻底革新了原有燃烧器的燃烧结构,使得燃气充分燃烧,能够减少燃气的用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晌视图;
图4是燃烧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为:1、法兰桶;2、炉圈;3、红外聚能板;4、燃烧头;5、燃气进管;6、双叶轮鼓风机;7、炉膛;8、传热腔;9、排气腔;10、排气口 ; 11、截锥腔;12、球形腔;13、排气管;14、耐火材料块;15、锅具;16、风筒;17、旋流碟;18、进气孔;19、旋流孔;20、出气孔;21、电子点火针;22、火焰感应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以本发明处于使用状态时所对应的上下方位依次定义为上方和下方;靠近炉膛7中央的一侧定义为内侧,相应地将远离炉膛7中央的一侧定义为外侧。
[0029]实施例一
本发明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燃烧室的下部为球形腔12,燃烧室的侧壁上安装燃烧头4,燃烧头4的前部连接燃气进管5和双叶轮鼓风机6。燃烧头4位于燃烧室的下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