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喷孔喷嘴、喷嘴阵列和燃烧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848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料在喷嘴附近充分掺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完全性和效率。
[0054]如在图1-3中,当空气和燃料分别由内侧流道35(或外侧流道36)和外侧流道36(或内侧流道35)流入时,空气由波浪结构30与内层圆筒10之间的斜流通道31流出(或波浪结构30与外层圆筒20之间的斜流通道31流出),燃料由波浪结构30与外层圆筒20之间的斜流通道31流出(或波浪结构30与内层圆筒10之间的斜流通道31流出),使得空气和燃料在喷嘴附近充分惨混,有助于进一步提尚燃烧的稳定性、完全性和效率。
[0055]优选地,支撑圆筒厚度沿轴向变化,支撑圆筒的顶端与波浪结构波峰和波谷底端的厚度相同,其厚度由其顶端至底端逐渐增大,实现厚度的平滑过渡以及满足支撑圆筒的强度要求,减少支撑圆筒的材料用量,减轻了喷组的重量。
[0056]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喷孔喷嘴阵列,其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喷孔喷嘴。
[0057]其中,该多喷孔喷嘴阵列为圆形阵列,该圆形阵列包括P圈喷嘴,每圈喷嘴包括Q个喷嘴,其中I <P、Q< 100。
[0058]其中该多喷孔喷嘴阵列为矩形阵列,该矩形阵列包括P行喷嘴,每行喷嘴包括Q个喷嘴,其中I <P、Q< 100。
[0059]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其包括上述第一至三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多喷孔喷嘴,或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多喷孔喷嘴阵列。
[0060]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发明的多喷孔喷组有了清楚的认识。
[0061]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例如:
[0062](I)波浪结构还可以选用其他结构;
[0063](2)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4](3)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006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多喷孔喷嘴、喷嘴阵列和燃烧器可用于航空、化工、发电、冶金等领域,可以实现对流场和燃烧的精细组织和调控、能够解决燃烧不稳定性问题,同时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006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喷孔喷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层圆筒(10)、外层圆筒(20)、M层波浪结构(30),至少一层波浪结构(30)具有N层隔板(40); 其中,M层波浪结构(30)夹设于内层圆筒(10)和外层圆筒(20)之间,其沿圆筒四周的径向依次排列,相邻两层波浪结构(30)之间以及波浪结构(30)与内层圆筒(10)、外层圆筒(20)之间形成气流通道,隔板(40)为环形带状结构,其沿圆筒四周的径向依次排列于内层圆筒(10)和外层圆筒(20)之间,并沿轴向插入所述至少一层波浪结构的顶端,隔板(40)与所述至少一层波浪结构(30)交织形成多个喷孔(41),其中,I《NS 1000,1 SMS 1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孔喷嘴,其特征在于,波浪结构(30)由沿径向起伏的K个波峰(32)和K个波谷(33)沿周向相间排列而成,相邻两层波浪结构的波峰和波谷之间、最外层波浪结构(30)与外层圆筒(20)之间以及最内层波浪结构(30)与内层圆筒(10)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其中,2SKS 10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孔喷嘴,其特征在于,隔板的数量、和/或隔板的层数N、和/或隔板之间的距离、和/或隔板的高度被调节,气流通道喷出的反应流体的流量随之改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孔喷嘴,其特征在于,隔板(40)具有扩张角,该扩张角为隔板(40)与轴向的夹角,隔板的扩张角被调节,气流通道喷出的反应流体的角度随之改变。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喷孔喷嘴,其特征在于,该多喷孔喷嘴的气流通道为由波浪结构的底端向顶端延伸,并与轴向具有一定角度的斜流通道(31),反应流体经斜流通道(31)喷出后,同时沿轴向和圆周方向旋转运动,在该沿圆周方向旋转运动的作用下产生第一低速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M层波浪结构(30)中的至少一层波浪结构(30)还包括支撑圆筒(37),该支撑圆筒的顶端与波浪结构的波峰和波谷的底端连接,相邻支撑圆筒(37)之间形成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与波浪结构形成的斜流通道连通,最内层支撑圆筒(37)与内层圆筒的下部之间形成内侧流道(35),该内侧流道(35)与最内层波浪结构(30)和内层圆筒(20)形成的斜流通道(31)连通,最外层支撑圆筒(37)与外层圆筒的下部之间形成外侧流道(36),该外层流道(35)与最外层波浪结构(30)和外层圆筒(20)形成斜流通道(31)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M层波浪结构(30)形成的斜流通道(31)与轴向的夹角被调节,反应流体沿圆周方向旋转运动的轨迹被改变,反应流体流场速率随之变化,火焰燃烧速率与反应流体流场速率实现匹配。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和燃料分别由不同的引流通道流入斜流通道(31),由斜流通道(31)喷出的空气和燃料充分掺混。9.一种多喷孔喷嘴阵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喷孔喷嘴;其中, 该多喷孔喷嘴阵列为圆形阵列,该圆形阵列包括P圈喷嘴,每圈喷嘴包括Q个喷嘴,其中I <P、Q< 100;或者, 该多喷孔喷嘴阵列为矩形阵列,该矩形阵列包括P行喷嘴,每行喷嘴包括Q个喷嘴,其中I <P、Q< 100。10.—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喷孔喷嘴,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喷孔喷嘴阵列。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喷孔喷嘴,其包括内层圆筒、外层圆筒、M层波浪结构,至少一层波浪结构具有N层隔板,M层波浪结构夹设于内层圆筒和外层圆筒之间,其沿圆筒四周的径向依次排列,相邻两层波浪结构之间以及波浪结构与内层圆筒、外层圆筒之间形成气流通道,隔板为环形带状结构,其沿圆筒四周的径向依次排列于内层圆筒和外层圆筒之间,并沿轴向插入所述至少一层波浪结构的顶端,隔板与所述至少一层波浪结构交织形成多个喷孔,通过调节隔板的数量、层数、隔板之间的距离、高度和扩张角,可以控制喷嘴喷出的反应流体的流量,实现了对反应气体流场和燃烧的精细组织和调控,提高了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降低了燃烧产生的污染。
【IPC分类】F23D14/58, F23D14/70, F23D14/02
【公开号】CN105650639
【申请号】
【发明人】李钢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