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枕支反力测试方法_2

文档序号:98855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枕2和第二轨枕3距离均相等的位置。图1中的R是指第一轨枕2或第二轨 枕3对钢轨1产生的支反力。
[0045] 图2是对包括第一轨枕2和第二轨枕3的一段钢轨1取隔离体后的受力图,其中S1和 S2代表隔离体两端受到的剪力。在对钢轨施加作用力P后,测量位于第一轨枕2和第二轨枕3 两侧的所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轴位置处的剪应力之和S,S = Tl+T2,参考图2所示,其中τι(对 应于S1)为位于所述第一轨枕2远离所述第二轨枕3-侧的所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轴且靠近 所述第一轨枕2位置处的剪应力,其中τ2 (对应于S2)为位于所述第二轨枕3远离所述第一轨 枕2-侧的所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轴位置且靠近所述第二轨枕3处的剪应力;
[0046] 图3是对包括第一轨枕2的一段钢轨1取隔离体后的受力图,其中S1'和S2'代表隔 离体两端受到的剪力。测量位于第一轨枕2两侧所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轴位置处的剪应力之 和S', S' =τ1 '+τ2',其中τΓ (对应于S1')为所述第一轨枕2远离所述第二轨枕3-侧的所述 钢轨1的轨腰中性轴靠近所述第一轨枕2位置处的剪应力,其中τ2'(对应于S2')为所述第一 轨枕2和所述第二轨枕3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轨枕2-侧(即跨中位置的左侧)的所述钢轨1 的轨腰中性轴位置处的剪应力;
[0047] 步骤Β,利用公?!
汁算轨枕支反力,其中R为所述第一轨枕2或所述第二 轨枕3对钢轨的支反力。
[0048] 为了获得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Α中,使所述
对包括第二轨枕3的一段钢轨1取隔离体,其两端所受到的剪力为 S3'和S4'(与如图3所示的对第一轨枕2的两侧取隔离体类似),其中τ3'(对应于S3')为所述 第二轨枕3远离所述第一轨枕2-侧的所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轴且靠近所述第二轨枕3位置 处的剪应力,其中τ4'(对应于S4')为所述第一轨枕2和所述第二轨枕3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 轨枕3-侧(即跨中位置的右侧)的所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位置处的剪应力。
[0049] 在本发明中,τ 1+τ2、τΓ +τ2 '、τ3 ' +τ4'可以根据现有的各种方法获得。
[0050] 由于在钢轨的轨腰中性轴位置处,各点处于纯剪状态,在这种纯剪条件,在45°方 向的主应力和剪应力相等,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测量钢轨的轨腰中性 轴位置处的剪应力,就可以得出钢轨所受到的支反力。具体地,优选通过以下方法获得τ?+τ 2的数值。
[0051] 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轨枕2远离所述第二轨枕3-侧(即第一轨枕的左侧)的所 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轴且靠近所述第一轨枕2位置处粘贴45°设置的第一应变片4、第二应变 片5、第三应变片6和第四应变片7,所述第一应变片4和第二应变片5位于所述钢轨1的轨腰 的一侧且关于所述钢轨1的中性轴(图4中的中心线所示位置为钢轨中性轴所在的位置)上 下对称,所述第三应变片6和第四应变片7位于所述钢轨1的轨腰的另一侧且关于所述钢轨1 的中性轴上下对称;
[0052]所述第二轨枕3远离所述第一轨枕2-侧(即第二轨枕的右侧)的所述钢轨1的轨腰 中性轴且靠近所述第二轨枕3位置处粘贴45°设置的第五应变片8、第六应变片9、第七应变 片10和第八应变片11,所述第五应变片8和第六应变片9位于所述钢轨1的轨腰的一侧且关 于所述钢轨1的中性轴上下对称,所述第七应变片10和第八应变片11位于所述钢轨1的轨腰 的另一侧且关于所述钢轨1的中性轴上下对称;
[0053]结合图6所示,依次顺序连接第一应变片4、第五应变片8、第二应变片5、第六应变 片9、第三应变片6、第七应变片10、第八应变片11和第四应变片7,组成全桥电路,将第六应 变片9与第三应变片6之间的节点a、第二应变片5与第五应变片8之间的节点b、第一应变片4 与第四应变片7之间的节点c、第八应变片11与第七应变片10之间的节点d分别与应变仪的 A、B、C、D接线柱连接,以通过应变仪测量τ1+τ2。
[0054]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通过以下方法获得τ1'+τ2'的数值: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 轨枕2和所述第二轨枕3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轨枕2-侧(即第一轨枕的右侧、跨中位置的左 侦D的所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位置处粘贴45°设置的第九应变片12、第十应变片13、第十一应 变片14和第十二应变片15,所述第九应变片12和第十应变片13位于所述钢轨1的轨腰的一 侧且关于所述钢轨1的中性轴上下对称,所述第十一应变片14和第十二应变片15位于所述 钢轨1的轨腰的另一侧且关于所述钢轨1的中性轴上下对称。此时,为了简便,可以利用第一 应变片4、第二应变片5、第三应变片6和第四应变片7测量τΓ。
[0055] 结合图7所示,依次顺序连接第一应变片4、第九应变片12、第二应变片5、第十应变 片13、第三应变片6、第^^一应变片14、第十二应变片15和第四应变片7,组成全桥电路,将第 十应变片13与第三应变片6之间的节点a、第二应变片5与第九应变片12之间的节点b、第一 应变片4与第四应变片7之间的节点c、第十二应变片15与第^^一应变片14之间的节点d分别 与应变仪的A、B、C、D接线柱连接,以通过应变仪测量τ1'+τ2'。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通过以下方法获得τ3'+τ4'的数值: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轨 枕2和所述第二轨枕3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轨枕3-侧(第二轨枕的左侧、跨中位置的右侧) 的所述钢轨1的轨腰中性位置处粘贴45°设置的第十三应变片16、第十四应变片17、第十五 应变片18和第十六应变片19,所述第十三应变片16和第十四应变片17位于所述钢轨1的轨 腰的一侧且关于所述钢轨1的中性轴上下对称,所述第十五应变片18和第十六应变片19位 于所述钢轨1的轨腰的另一侧且关于所述钢轨1的中性轴上下对称。为了简便,可以利用第 五应变片8、第六应变片9、第七应变片10和第八应变片11测量τ4 '。
[0057]参考图8所示,依次顺序连接第十三应变片16、第五应变片8、第十四应变片17、第 六应变片9、第十五应变片18、第七应变片10、第八应变片11和第十六应变片19,组成全桥电 路,将第六应变片9与第十五应变片18之间的节点a、第五应变片8与第十四应变片17之间的 节点b、第十六应变片19与第十三应变片16之间的节点c、第七应变片10与第八应变片11之 间的节点d分别与应变仪的A、B、C、D接线柱连接,以通过应变仪测量τ3'+τ4'。
[0058] 通过上述的方法,即可方便的测得11+12、11'+12'、13'+14'的数值,从而通过公式
十算后得到轨枕的支反力。
[0059] 以下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轨枕支反力测试方法:
[0060] 步骤 1:
[0061]首先按照图4所示的贴片位置,在钢轨1的中性轴上粘贴45°设置的应变片,其中第 一应变片4、第二应变片5、第三应变片6、第四应变片7、第九应变片12、第十应变片13、第十 一应变片14和第十二应变片15与第一轨枕2之间的距离为19cm;第五应变片8、第六应变片 9、第七应变片10、第八应变片11、第十三应变片16、第十四应变片17、第十五应变片18和第 十六应变片19与第二轨枕3之间的距离也为19cm;
[0062] 步骤 2:
[0063] 按照图6、图7、图8所示的接桥方式,对应变片进行组桥,图6所示组桥方式为桥路 一,图7所示组桥方式为桥路二,图8所示组桥方式为桥路三;
[0064] 步骤 3:
[0065] 在两根第一轨枕2和第二轨枕3处安装压力传感器,用以直接测量第一轨枕2和第 二轨枕3处的支反力;
[0066] 步骤 4:
[0067]将桥路及压力传感器输出端接入DH5920应变仪,桥路一接应变仪的通道①,桥路 二接通道②,桥路三接通道③,2个压力传感器分别接通道④、通道⑤;
[0068]步骤 5:
[0069]将DH5920应变仪接入计算机,打开动态信号采集分析软件采集信号,采样频率5k;
[0070] 步骤 6:
[0071] 利用反力架和油压千斤顶向图1中所示的第一轨枕2和第二轨枕3之间的钢轨1跨 中位置施加的垂向作用力P,加载方式为分级加载,4t、6t、8t,每级荷载之间停留2min,待信 号稳定后在继续加载;
[0072] 步骤 7:
[0073] 读取采样结果,将每个通道的信号值读取出来;
[0074]信号值读取如表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