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8865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体的,为了精确的判断使用者是否眼睛注视在终端屏幕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眼球信息判断使用者的视线是否位于终端屏幕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204中。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201中,再次获取影像,进行下一次的判断。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节省终端的电量消耗,可以预先设置在终端的屏幕常亮时间达到一定时间阈值时,再开启摄像头获取使用者的影像信息。
[0045]在步骤S204中,获取视线位于终端屏幕内的持续时间。
[0046]具体的,当侦测到使用者的实现是位于终端屏幕内时,获取视线位于终端屏幕内的持续时间。
[0047]在步骤S205中,根据所述视线位于终端屏幕内的持续时间生成持续使用时间。
[0048]具体的,以视线位于终端屏幕内的持续时间生成持续使用时间,以该持续使用时间为终端的持续使用时间,根据该持续使用时间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环境侦测。
[0049]在步骤S206中,若所述持续使用时间超过预设的阈值,则侦测所述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
[0050]在步骤S207中,若所述环境信息中存在异常事件,则根据所述异常事件生成提醒指令。
[0051 ]在步骤S208中,根据所述提醒指令控制所述终端发出提醒。
[0052]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侦测用户的眼球信息,获取用户的视线位于终端屏幕内的持续时间,以该持续时间作为用户使用终端的持续使用时间,在持续使用时间超过预设阈值时,判断用户注意力集中在终端上了,此时自动获取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并在所述环境信息中存在异常事件时,根据异常事件及时提醒用户,避免异常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保证了用户的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0053]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1-S311,其中,本实施例中S301-S304的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S201-S204的步骤相同,在此不赘述。
[0054]在步骤S301中,通过摄像头获取终端使用者的影像信息。
[0055]在步骤S302中,根据所述影像信息识别所述终端使用者的眼球信息。
[0056]在步骤S303中,根据所述眼球信息判断所述终端使用者的视线是否位于终端屏幕内。
[0057]在步骤S304中,获取视线位于终端屏幕内的持续时间。
[0058]在步骤S305中,根据所述视线位于终端屏幕内的持续时间生成持续使用时间。
[0059]在步骤S306中,若所述持续使用时间超过预设的阈值,则通过摄像头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
[0060]具体的,若持续使用时间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表明此时使用者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终端屏幕上,此时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侦测。此时,开启终端上的摄像头,获取所述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上可以设置多个摄像头,用于获取多个方向的图像信息,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0061]在步骤S307中,识别所述图像信息,判断所述图像信息中是否存在障碍物。
[0062]具体的,识别获取到的图像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其中,所述障碍物包括:其他人、物体、墙壁或者车辆等。当使用者此时是在走路状态下使用终端时,由于使用者注意力集中在终端上,对周围的环境失去关心。因此,终端通过获取周围的图像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以避免出现碰撞等事故。在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时,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的技术,通过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特征识别,识别物体的类型。
[0063]在步骤S308中,若存在,则获取所述障碍物与所述终端的当前距离,并计算所述障碍物与所述终端的安全距离。
[0064]具体的,当存在障碍物时,进一步的获取障碍物和终端的当前距离,并计算障碍物和终端的安全距离。通过图像信息,可以获取障碍物和终端的距离,若障碍物是静止的,则根据终端使用者的行走速度,可以判断何时两者可能相撞或相遇,为了及时提醒用户,可以设置一预设的安全距离,使得可以及时提醒用户。由于人体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25秒,在终端发出提醒之后,为了保证用户有时间做出反应,需预留一定的处理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处理时间可以为10秒。比如,若障碍物是静止的,则根据使用者的行走速度1.5米/秒可以计算出安全距离为15米。可以理解的是,该预留的处理时间也可以为其他值。
[006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障碍物是运动的,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障碍物与终端的安全距离。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安全距离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81-S3083。
[0066]在步骤S3081中,通过多次获取所述障碍物的图像信息计算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轨迹以及运行速度。
[0067]具体的,通过多次获取图像信息,根据不同图像信息中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计算障碍物的运动轨迹以及运行速度。比如,障碍物为用户正前方方向驶来的汽车,在第一次获取的图像信息中,距离终端的距离为150米,在I秒之后第二次获取的图像信息中,距离终端的距离为140米,则可以计算出汽车的运行速度为10米/秒。
[0068]在步骤S3082中,侦测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
[0069]具体的,通过终端上的传感器侦测终端的移动速度。比如,若终端使用者处于步行状态,则通过获取传感器数据,侦测到终端的移动速度为1.5米/秒。
[0070]在步骤S3083中,根据所述障碍物的运行轨迹、运行速度以及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计算所述障碍物与所述终端的安全距离。
[0071]具体的,由于人体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25秒,在终端发出提醒之后,为了保证用户有时间做出反应,需预留一定的处理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预留的处理时间可以为10秒。根据该处理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计算安全距离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障碍物的运行速度,根据障碍物与所述终端的当前距离、所述障碍物的运行轨迹、运行速度以及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计算所述障碍物与所述终端的安全距离。比如,接上例所述,此时汽车的运行速度为10米/秒,终端的移动速度为1.5米/秒,两者之间目前相距140米,可以计算出在预留的处理时间为1秒时,安全距离应该为115米。
[0072]在计算出安全距离了之后,判断当前距离与安全距离的关系,若当前距离低于安全距离,则进入步骤S309中。
[0073]在步骤S309中,若所述当前距离低于所述安全距离,则确认存在异常事件。
[0074]具体的,若当前距离低于安全距离,表明此时距离障碍物的距离太近,确认当前的环境中存在异常事件,此时需要提醒使用者及时作出反应。
[0075]在步骤S310中,若存在异常事件,则根据所述异常事件生成提醒指令。
[0076]在步骤S311中,根据所述提醒指令控制所述终端发出提醒。
[0077]具体的,根据提醒指令控制终端发出提醒。在本实施方式中,提醒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根据所述提醒指令控制所述终端振动,也可以是根据所述提醒指令生成提示信息,在当前界面显示所述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文字、视频、或者图片。
[0078]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侦测用户的眼球信息,获取用户的视线位于终端屏幕内的持续时间,以该持续时间作为用户使用终端的持续使用时间,在持续使用时间超过预设阈值时,判断用户注意力集中在终端上了,此时自动获取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判断环境信息中是否存在障碍物,并在障碍物与终端的距离低于安全距离时确认为存在异常事件,根据异常事件及时提醒用户,避免发生与障碍物碰撞等异常事故,杜绝安全隐患,保证了用户的安全,提升了用户体验。
[0079]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还提供用于配合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装置。
[0080]图5所示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一种可与用户通过按键、键盘、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