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90636阅读:来源:国知局
压值的门限值时,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端控制电路短路。所述的控制电路是带有A/D输入的单片机。所述的输出端控制电路至少包括两个开关,第一个开关串接在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正极输出回路或负极输出回路;第二个开关并接在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当第一个开关处在断开状态时,第二个开关处在短路状态,当第一个开关响应后,在一个延时时间后,第二个开关响应。所述的第一个开关和第二个开关是MOS开关管。
[0023]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光伏电池板1、第二光伏电池板2、第N光伏电池板3;分别在第一光伏电池板1、第二光伏电池板2、第N光伏电池板3的输出端依次电连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负电极采用依次串联电连接进行电压输出;由第一光伏电池板1、第二光伏电池板2、第N光伏电池板3、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构成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分别由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的电压输出端并联与逆变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逆变器7的输出端与电网8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分别包括一控制电路、通信电路和输出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通信电路获取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
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的电压信号,当自身输出电压低于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其它直流/直流变换器平均输出的最小电压值的门限值时,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端控制电路短路。
[0024]所述的控制电路是带有A/D输入的单片机。所述的输出端控制电路至少包括两个开关,第一个开关串接在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正极输出回路或负极输出回路;第二个开关并接在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当第一个开关处在断开状态时,第二个开关处在短路状态,当第一个开关响应后,在一个延时时间后,第二个开关响应。所述的第一个开关和第二个开关是MOS开关管。
[0025]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分别包括一控制电路、通信电路和输出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通信电路获取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的电压信号,当自身输出电压低于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其它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的最小电压值的30%时,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端控制电路短路。
[0026]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分别包括一控制电路、通信电路和输出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通信电路获取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的电压信号,当自身输出电压低于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其它直流/直流变换器平均输出的最小电压值的70%时,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端控制电路短路。
[0027]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
[0028]本发明中由于每个电池板输出端都连接有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器,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正负电极采用依次串联电连接进行电压输出;当其中部分电池板受遮挡导致输出电压下降时,其输出电流下降,当其输出电流达到门限值时,会影响整体串联回路的输出电流,通过在每一个直流/直流变换器增加控制电路、通信电路和输出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通信电路获取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当自身输出电压低于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其它直流/直流变换器平均输出的最小电压值的门限值时,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端控制电路短路,从而维持整个组串的输出电压固定。
[0029]这样分配给每个电池板抬升的电压值比较小,而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附近,电流近似恒定。因此当电池板输出电压微调时,电流近似不变,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也近似不变,还是在最大功率点附近。这种情况下,除了受遮挡的电池板外,组串中的其余电池板都近似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功率损失非常小。可以实现板级优化,使控制更灵活,优化更精确。
[0030]本发明中的通信电路采用现有的通信1C,属公开技术,本发明不作过多说明。
【主权项】
1.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第一光伏电池板(I)、第二光伏电池板(2)、第N光伏电池板(3);分别在第一光伏电池板(I)、第二光伏电池板(2)、第N光伏电池板(3)的输出端依次电连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 )、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 );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 )、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 )、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的正负电极采用依次串联电连接进行电压输出;由第一光伏电池板(1)、第二光伏电池板(2)、第N光伏电池板(3)、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构成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分别由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的电压输出端并联与逆变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逆变器(7)的输出端与电网(8)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分别包括一控制电路、通信电路和输出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通信电路获取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的电压信号,当自身输出电压低于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其它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的最小电压值的30%时,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端控制电路短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光伏电池阵列(9)、第二光伏电池阵列(10)、第N光伏电池阵列(11)分别包括一控制电路、通信电路和输出端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通信电路获取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4)、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5)、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6)的电压信号,当自身输出电压低于自身光伏电池阵列中其它直流/直流变换器平均输出的最小电压值的70%时,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端控制电路短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电路是带有A/D输入的单片机。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出端控制电路至少包括两个开关,第一个开关串接在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正极输出回路或负极输出回路;第二个开关并接在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当第一个开关处在断开状态时,第二个开关处在短路状态,当第一个开关响应后,在一个延时时间后,第二个开关响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个开关和第二个开关是继电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个开关和第二个开关是MOS开关管。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池板组串电压稳定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光伏电池板、第二光伏电池板、第N光伏电池板;分别在第一光伏电池板、第二光伏电池板、第N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端依次电连接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正负电极采用依次串联电连接进行电压输出;第一光伏电池板、第二光伏电池板、第N光伏电池板、第一直流/直流变换器、第二直流/直流变换器、第N直流/直流变换器构成第一光伏电池阵列,分别由第一光伏电池阵列、第二光伏电池阵列、第N光伏电池阵列的电压输出端并联与逆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与电网电连接。
【IPC分类】H02J3/38
【公开号】CN105656082
【申请号】
【发明人】白冲
【申请人】白冲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8日
...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