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91509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消息推送给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外的其 它节点,使所述其它节点能够通过判断自身是否能够识别所述第一消息,W及自身是否与 所述第一节点存在消息订阅关系来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一节点建立消息订阅关系。
[0054] 可选的,所述其它节点包括:
[0055] 与所述第一消息的上一个发送方存在消息订阅关系的节点,W及除所述第一节点 和与所述第一节点存在消息订阅关系的节点之外的节点中的部分节点。
[005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系统,包括;控制服务器和 至少两个节点,其中:
[0057] 所述至少两个节点中的第一节点,用于作为源发送节点向所述控制服务器发送第 一消息;
[0058] 所述控制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消息推送 给所述至少两个节点中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外的第二节点;W及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 一消息,将所述第一消息推送给所述至少两个节点中除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外 的其它节点;
[0059] 所述至少两个节点中的第二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服务器推送的第一消息;判 断是否能识别所述第一消息,W及与所述第一节点是否存在消息订阅关系;当判断出能够 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且与所述第一节点之间不存在消息订阅关系时,向所述控制服务器请 求建立与所述第一节点的消息订阅关系;当判断出能够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且与所述第一 消息的源发送节点存在消息订阅关系,或者判断出不能识别所述第一消息时,将所述第一 消息转发给所述控制服务器。
[0060]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61]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消息的转发和节点对接收到的消息的识别能力,使节点之 间能够自动建立消息订阅关系,从而将现有物联网中的业务逻辑组织方式从封闭性变成了 开放性,使物联网中的业务逻辑能够W增量方式自动组织,极大的降低了物联网中业务逻 辑扩展的难度。
[0062]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 书、权利要求书、W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63]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6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侧实施的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方法 的实现流程图;
[006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实施的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方法 的实现流程图;
[006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006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006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业务逻辑组织固定、扩展困难、极易形成物联网信息 孤岛的问题,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方案进行仔细研究。
[0070] 现有技术中,甲公司生产的设备A无法自动和己公司生产的设备B组成业务逻辑, 此时工程师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大量成本进行应用集成,当工程师完成了设备A和B的应 用集成之后又可能出现了设备C,郝么又需要进一步修改业务逻辑并将设备C纳入到设计 中来,也就是说每次加入新的设备时,设备之间的业务逻辑并不会自主增加,而是需要人为 对系统中的业务逻辑进行重新设计或修改。
[007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方案。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消息的转发和节点对接收到的消息的识别能力,使节点之间能够自动 建立消息订阅关系,从而将现有物联网中的业务逻辑组织方式从封闭性变成了开放性,使 物联网中的业务逻辑能够W增量方式自动组织,极大的降低了物联网中业务逻辑扩展的难 度。
[0072] W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 施例及实施例的特征可W互相结合。
[007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侧的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方法,如图1 所示,该方法包括:
[0074] 步骤11,控制服务器接收源发送节点为第一节点的第一消息;
[00巧]其中,第一消息到达控制服务器的发送路径可W分为下述两种情况,其中:
[0076] 第一种情况;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一〉控制服务器,即源发送节点直接向达控 制服务器发送第一消息,期间并无其它节点转发;
[0077] 第二种情况;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一〉控制服务器一〉其它转发节点一〉控制服 务器,即由源发送节点发出的第一消息经过多次转发后,由转发节点发送给控制服务器。
[0078] 步骤12,控制服务器将第一消息推送给除第一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使其它节点 能够通过判断自身是否能够识别第一消息,W及自身是否与第一节点存在消息订阅关系来 确定是否与第一节点建立消息订阅关系。
[0079] 其中,除第一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可W但不限于包括:
[0080] 与该第一消息的上一个发送方存在消息订阅关系的节点,W及除所述第一节点和 与所述第一节点存在消息订阅关系的节点之外的节点中的部分节点。
[0081] 其中,在上述步骤11的第一种情况下,该第一消息的上一个发送方即为该第一消 息的源发送节点;而在上述步骤11的第二种情况下,该第一消息的上一个发送方为该第一 消息的转发节点。
[0082]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消息的转发和节点对接收到的消息的识别能力,使节点之 间能够自动建立消息订阅关系,从而将现有物联网中的业务逻辑组织方式从封闭性变成了 开放性,使物联网中的业务逻辑能够W增量方式自动组织,极大的降低了物联网中业务逻 辑扩展的难度。
[0083] 下面对终端侧实现的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0084]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侧实现的节点间建立消息订阅关系 的方法的原理流程图,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00财步骤21,第一节点接收控制服务器推送的第一消息。
[0086] 其中,第一消息到达第一节点的发送路径可W分为下述两种情况,其中:
[0087] 第一种情况;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一〉控制服务器一〉第一节点,即源发送节点 发出的第一消息被控制服务器直接推送给了第一节点,期间并无其它节点转发;
[008引第二种情况;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一〉控制服务器一〉其它转发节点一〉控制服 务器一〉第一节点,即由源发送节点发出的第一消息经过多次转发后,才被控制服务器推送 给第一节点。
[0089] 步骤22,判断是否能识别第一消息,W及第一节点与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是否 存在消息订阅关系。
[0090] 具体的,当第一节点能够正确解析该第一消息并获取该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 且该第一消息满足下述任意一个条件:第一消息能够触发第一节点的状态发生变更、第一 消息能够触发第一节点执行特定动作和第一消息能够触发第一节点发布新消息时,就能确 定第一节点能够识别该第一消息;否则确定第一节点不能识别该第一消息。
[0091] 当得到是否能识别第一消息的判断结果之后,如果获取了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 点,则可W进一步根据获取的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W及预先存储的与自身存在消息订 阅关系的订阅对象,判断第一节点与该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是否存在消息订阅关系;女口 果获取不到该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时,则确定第一节点与该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不存 在消息订阅关系。
[0092]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接收到的第一消息的发送路径是上述第一种情况还是上述第 二种情况,在判断消息订阅关系时,都是判断第一节点与该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之间的 消息订阅关系,而不是考虑第一节点与该第一消息的转发节点之间的消息订阅关系。
[0093] 步骤23,当第一节点判断出能够识别第一消息,且第一节点与第一消息的源发送 节点之间不存在消息订阅关系时,建立与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的消息订阅关系。
[0094] 步骤24,当第一节点判断出能够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且第一节点与第一消息的源 发送节点存在消息订阅关系,或者判断出不能识别第一消息时,将第一消息转发给控制服 务器,由控制服务器将第一消息继续推送给除第一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使其它节点能够 通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第一消息,W及自身与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是否存在消息订阅关 系来确定是否与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建立消息订阅关系。
[0095] 具体的,步骤14又可W分成下述几种情况:
[0096] 1、当第一节点判断出能够识别该第二消息,且第一节点与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 存在消息订阅关系时,将第一消息W第一概率转发给控制服务器;
[0097] 2、当第一节点判断出不能识别第一消息,且第一节点与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存 在消息订阅关系时,将第一消息W第二概率转发给控制服务器;
[0098] 3、当第一节点判断出不能识别第一消息,且第一节点与第一消息的源发送节点不 存在消息订阅关系时,将第一消息W第四概率转发给控制服务器。
[0099] 其中,第一概率大于第二概率,第二概率大于第四概率。
[0100] 之所W对第一消息进行转发,是考虑到系统中可能存在能够识别该消息,且与第 一消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