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光场景检测方法、装置以及成像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91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明的实现。根据预设阔值将距离镜头较近的目标和背景区分出来。
[0069] 步骤S203 :统计所述近景目标的亮度直方图;
[0070] 直方图统计是根据近景目标的亮度信息进行直方图统计,W计算近景目标的逆光 度等信息,从而检测当前场景是否为逆光场景。
[0071] 一般来说,图像的亮度直方图是1个1-D的离散函数: 阳072] P (Sk) = rik/n,k = 0, 1,…,1^-1 妨 阳〇7引其中,Sk为图像f (X,y)的第k级灰度值,η k是f (X,y)中具有灰度值S k的像素的 个数,η是图像像素总数。因为p(Sk)给出了对Sk出现概率的1个估计,所W直方图提供了 原图的灰度值分布情况,也可W说给出了图像所有灰度值的整体描述。
[0074] 步骤S204 :根据所述亮度直方图计算所述近景目标处于逆光场景的逆光概率;
[0075] 根据
计算所述亮度直方图的均值μ W及标准 差σ,其中,为第i个级别的灰度值个数,η为图像像素总数;
[0076] 根据
计算所述近景目标处于逆光场景的逆光概率Ρ,其中, α、β为权值,Υ只取正负1,表示逆光和非逆光。通过运个概率来判决图像中近景目标的 逆光程度了。
[0077] 步骤S205 :通过所述逆光概率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
[0078] 将所述逆光概率与预设判断阔值进行比较,当所述逆光概率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判 断阔值时,所述图像为逆光图像;
[0079] 当所述逆光概率小于所述预设判断阔值时,所述图像为非逆光图像。
[0080] 预设判断阔值可W根据实际情况人为确定。
[0081]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逆光场景检测方法还可W包括:
[0082] 对预设时间间隔内获取的逆光概率进行累计判断,当判断所述图像为逆光场景的 结果超过预设次数时,判断所述图像为逆光场景。
[0083] 具体地,若累积判断结果大多数都为逆光场景,则将最终判断结果设置为逆光由 于特定场景的深度图具有不变性,因此可W有效降低逆光检测时数据跳变的问题。
[0084] 步骤S206 :在判断所述图像为逆光场景后,启动高动态光照擅染对所述图像进行 图像增强。
[00化]如果检测出的结果是逆光场景,那么智能手机相机将会自动启动皿R功能。当用 户确认拍照后,智能手机相机应用将会记录一幅皿R增强后的图像;如果检测结果是非逆 光场景,那么智能手机相机将不会启动皿R功能,用户只需正常拍照即可。
[0086] 本实施例利用智能手机的双摄像头来获得图像场景的深度图,再通过场景中目标 与镜头的距离来确定出近景目标和背景,然后通过近景目标的亮度直方图分布特征来确定 是否逆光。
[0087] 与现有技术需要对场景图像进行简单分块进行检测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进 行分块,适应性更高。且现有技术需要对每一帖的图像场景都进行分析处理,容易增加算法 复杂度,并且在逆光和非逆光场景的临界处,检测结果容易发生频繁跳变。而本发明设置了 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进行累积判断,若累积判断结果大多数都为逆光场景,则将最终判断结 果设置为逆光,运样就解决了逆光场景临界处判定结果频繁跳变的问题。
[0088] 本发明所提供的逆光场景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 该装置包括:
[0089]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图像中各目标的深度数据,所述深度数据为目标与镜头之 间的实际空间距离;
[0090] 确定模块200,用于将所述深度数据与预设阔值进行比较,确定各所述目标中的近 景目标;
[0091] 判断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近景目标的亮度信息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
[0092] 本发明所提供的逆光场景检测装置,通过获取图像中各目标的深度数据,与预设 阔值比较后,确定图像中的近景目标和背景,然后根据近景目标的亮度信息在逆光场景中 体现的特性来判断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仅根据拍照中最关注的 近景目标的亮度信息来进行检测,其准确度较高,使得智能相机能够自动识别逆光场景,从 而进一步自动启动皿R增强功能,给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启动皿R功能的用户带来了极大 的方便,实用性较强,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0093] 本发明所提供的逆光场景检测装置与上述方法相对应,在此不再寶述。
[0094]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逆光场景检测装置。该成像 装置可W具体设置在智能手机、相机或者其他终端设备中。
[0095] 该成像装置还可W进一步包括开关模块,用于对所述逆光场景检测装置的开启和 闭合进行控制(默认状态为开启)。如果该功能被开启,则对逆光场景进行检测的功能将被 激活;如果该功能被关闭,则取消逆光场景检测功能。该开关模块通常集成到手机相机软件 当中,也可W直接添加到操作系统设置之中。
[0096] 如图6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像装置的工作流程图所示,当系统启动双摄像头后,会 先判断逆光场景检测开关设置是否开启(默认为开启),若是关闭状态则在正常拍摄之后 记录图像并结束程序;若是开启状态则会继续执行主体程序。
[0097] 在主体程序中,首先需要利用双目测量技术来获取图像的景深数据;接着,通过设 定的阔值(一般为3至5米)来确定图像中的近景目标;然后,统计近景目标的亮度直方图 并对其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最后,根据公式(4)来计算近景目标的逆光概率,对当前图 像是否为逆光场景进行判断,并根据判定结果来启动或者关闭皿R拍摄功能(逆光时启动 皿R,非逆光时关闭皿时;最后,在用户按下快口时记录图像。
[0098] 本发明通过具有双摄像头的智能手机相机应用来准确检测出逆光场景。和现有 技术方案相比,本方案的准确度较高,使得智能相机可W自动识别逆光场景和自动启动皿R 增强功能,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启动皿R功能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方案实用性较 强,能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0099]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00]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运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W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运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图像中各目标的深度数据,所述深度数据为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 将所述深度数据与预设阔值进行比较,确定各所述目标中的近景目标; 根据所述近景目标的亮度信息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近景目标的亮 度信息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包括: 统计所述近景目标的亮度直方图; 根据所述亮度直方图计算所述近景目标处于逆光场景的逆光概率; 通过所述逆光概率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图像中各目标的深 度数据包括: 通过双摄像头分别获取图像; 对双摄像头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匹配,获取目标点在双摄像头成像的视差; 通过所述视差计算各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亮度直方图计 算所述近景目标处于逆光场景的逆光概率包括: 根据,计算所述亮度直方图的均值y W及标准差 O,其中,Xi为第i个级别的灰度值个数,n为图像像素总数; 根据j计算所述近景目标处于逆光场景的逆光概率P,其中,a、0为权 值。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逆光概率判断 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包括: 将所述逆光概率与预设判断阔值进行比较,当所述逆光概率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判断阔 值时,所述图像为逆光图像; 当所述逆光概率小于所述预设判断阔值时,所述图像为非逆光图像。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逆光 概率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包括: 对预设时间间隔内获取的逆光概率进行累计判断,当判断所述图像为逆光场景的结果 超过预设次数时,判断所述图像为逆光场景。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判断所述图像为逆光场景后,启动高动态光照擅染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增强。8. -种逆光场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图像中各目标的深度数据,所述深度数据为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 际空间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深度数据与预设阔值进行比较,确定各所述目标中的近景目 标;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近景目标的亮度信息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9.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光场景检测装置。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模块,用于对所述逆光场景检测装置的开启和闭合进行控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图像中各目标的深度数据,所述深度数据为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将所述深度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各所述目标中的近景目标;根据所述近景目标的亮度信息判断所述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本发明所提供的逆光场景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图像中各目标的深度数据,与预设阈值比较后,确定图像中的近景目标和背景,然后根据近景目标的亮度信息在逆光场景中体现的特性来判断图像是否为逆光场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准确度较高,使得智能相机能够自动识别逆光场景,实用性较强,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
【IPC分类】H04N5/235
【公开号】CN105657287
【申请号】
【发明人】张旭
【申请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