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簇的非加密式隐私保护数据融合方法_3

文档序号:9892171阅读:来源:国知局
头节点CHi接收到从梯度值为i+1的簇头节点发来的数据包的平均数目,ECrx,ECda,ECtx和 ECamp分别表示每字节数据的接收,融合,发送与传输功率放大器能耗,d为传输距离,α含2为 传输损耗指数,在自由空间传输中取2,且会随着传输路径中障碍物的出现而增加。
[0035] 其中,梯度值为i的簇头节点C出平均接收到Λ堪个来自梯度值为i + 1的簇头节点 CHw发来的数据包,可W由
.计算。其中,rg为平均梯度 半径,P为节点密度。
[0036] 因此,梯度值为i的簇头节点C Η 1的总能耗及为
[0037] 而网络中的簇成员节点,只需要向簇头节点发送隐私保护感测数据,而没有接收 到其他节点发送来的数据,也不执行融合操作。因此,簇成员节点的总能耗ECcm为ECcm = Lpacket ·化Ch+ECamp · d。)。
[003引显然,根据不同梯度簇头节点的能耗与簇成员节点能耗的比值,我们可W确定每个簇 头节点所需要的备用簇头节点的数目文
为簇头节点配置备用簇头节点可w有效地分摊簇头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增加的额外能量消 耗,同时也可W保证网络的均匀分簇,非常适用于本发明提出的隐私保护数据融合方案。
[0039] 在网络的初始化阶段,汇聚节点在整个网络中广播初始化消息,根据每个节点距 离汇聚节点的跳数,网络梯度可W被准确地建立。在梯度建立过程结束W后,每个梯度值为 i的节点W概率
-选举自己为簇头节点,且通过竞争机制确保其邻居区域内 有且只有一个簇头节点,如图1所示。
[0040] 然后,没有成为簇头节点的其他节点,作为簇成员节点发送加入请求消息加入某 个簇。根据每个节点与汇聚节点的距离,整个网络被均匀地分为多个分簇。同时,根据每个 簇距离汇聚节点的距离,网络为每个簇独立地配置不同数目的备用簇头节点
来解决距离汇聚节点更近的簇头节点的 热点问题。
[0041 ] S2,簇内隐私保护数据融合
[0042] 汇聚节点根据每个簇的大小,确定全局真实位置集合GTPS,GTPS由汇聚节点随机 设置用于标记参与数据融合操作的各节点的真实感测数据的位置,且(7?7Sc Z,即隐私保 护数据包含节点的真实感测数据和伪装数据。汇聚节点根据隐私保护性能的需求,确定每 个节点的数据索引集I的大小。而I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本方法的隐私保护性能,在GTPS-定 的情况下,当111越大时,节点就有更多的位置填充隐私保护伪装数据。而逐渐增大的111同 时也会引起额外的通信开销。当汇聚节点根据实际应用要求确定GTPS与后,进一步地为 每个传感器节点分配独立的节点隐私位置集合NPPS和节点真实位置集合NTPS,其中 Λ.'7Ρ5' CI G7'/,、S' (Z 仁/,对于最大值最小值数据融合而言,通常有I N T P S I = 1且
其中,NTPS标记了每个节点自己的真实感测数据的位置,且簇内节点 的NTPS各不相同,每个节点只知道自己的真实感测数据的位置,汇聚节点才知道簇内所有 节点的真实感测数据的位置集合GTPS,即
'而NPPS则是节点后续进行 隐私保护数据定制的依据,且NPPS的配置实现了对GTPS的保护,每个节点只知道自己的 NPPS,并不知道全局的GTPS,即GTTAS' C: Λ'户巧'。通过合理地配置NTPS与NPPS,可W实现有效 的伪装数据填充。
[0043] 当无线传感网规模很大的时候,全局真实位置集合GTPS的大小相应增大,从而导 致每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索引集I长度增大,即网络中传输的隐私保护数据包大小增加,网 络中的通信能耗也会随之增加。为了适应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需求,本发明对网络进 行分簇,W簇大小为参考设置全局真实位置集合GTPS的大小,即I GTPS I = CS,极大地缩减了 数据索引集I的大小111和隐私保护数据包的长度,从而具有良好的能量有效性W及可扩展 性。最后,汇聚节点将配置好的节点隐私位置集合NPPS和节点真实位置集合NTPS发送给对 应的节点。由于网络中的每个簇大小都相等,因此,他们都采取相同的隐私保护数据填充方 法,运也方便了隐私保护融合数据在簇间传输时的进一步数据融合。
[0044] 在簇内数据融合阶段,每个节点根据收到的NPPS与NTPS消息定制自己的隐私保护 数据消息。如图2所示,灰色的数据位置为汇聚节点为每个传感器节点配置的节点真实位置 集合NTPS,白色位置为每个节点的受限制伪装数据填充位置RCPS = NPPS-NTPS,受限制伪装 数据由传感器节点在它的值域内随机生成,其大小受到数据融合方式的限制,例如:
其中cT stTKted为受限制伪装数据,feal为真实感 测数据。因此,受限制伪装数据不会在感测数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融合过程中,覆盖簇内所 有真实感测数据的融合值,即簇内最大值或簇内最小值。
[0045] 其中黑色位置为非受限伪装数据填充位置WKC微=]¥巧设,非受限伪装数据大小 不受数据融合方式影响,可W在感测值值域内取任何值。例如,在最大值融合中,白色位置 的所有受限制伪装数据均小于灰色位置的真实感测值,如果攻击者截获该消息,直接提取 该消息的最大值即可破解该消息。通过引入黑色位置的非受限伪装数据,真实感测值受到 保护。而又因为非受限伪装数据的填充位置与真实数据位置不相交,因此真实感测值不会 在融合过程中被其覆盖。上面提到的节点隐私位置集合NPPS由灰色的节点真实位置集合 NTPS与白色的受限制伪装数据填充位置RCPS组成。通过引入受限制伪装数据,本发明可W 确保真实感测数据的有效融合,且同时保护了全局真实位置集合GTPS,而通过引入非受限 伪装数据,则可确保真实感测数据的隐私性。
[0046] 各簇成员节点完成隐私保护数据定制之后,会将其发送给簇头节点。由于S1阶段 的分簇方法是基于梯度网络拓扑结构的,簇头与簇成员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则W单跳的方 式实现。当簇头节点收到所有簇成员节点发来的隐私保护消息后,对它们直接进行最大值 或者最小值融合,
其中化taAggregated为隐私保护数据融合值, dij为第j个节点的数据索引集位置为i的数据。融合后的数据含有簇内感测数据的最大值或 者最小值,但是并不含有每个节点的原始感测数据,因为融合后的数据里节点的真实感测 数据有可能被其他簇成员节点的伪装数据覆盖。在簇间传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数据融合机 制也能充分地减少数据的传输次数和长度,同时准确地获得感测信息的全局最大值或者全 局最小值。
[0047] S3,簇间隐私保护数据融合
[0048] 由于在簇内数据融合阶段,某些簇内节点的真实感测数据可能被其他节点的伪装 数据覆盖而丢失,因此簇内数据融合主要是为了在全局真实位置集合GTPS标记的数据位置 中保存该簇内感测数据的最大值。如果不采用分簇网络,当无线传感器网络规模很大的时 候,IGTPSI的大小会相应地增加,从而导致数据索引集的长度|1|增大,网络中传输的隐私 保护数据包的长度W及通信能耗也会相应地激增。为了适应大规模无线传感网的要求,本 发明对网络进行分簇,大大缩减了数据索引集及隐私保护数据包的长度,并在簇间传输 时进一步对隐私保护数据包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