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床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15383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支撑框架包括一对长形的平行的外侧板22、24,外侧板22、24在相应的端部处通过端板26、28联结在一起,以形成矩形箱式承载结构的框架。可调节的支撑部分板12、16和18安装在相应的支撑框架20a、20b上,用于调节它们相对于基部的相对角度位置,以改变床的构造。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相应的板在基部上的安装。
[0037]基部20构成床10的落地部分,并且在这方面,如现有技术中熟知的,框架20a、20b可以直接立于地板上或者在矩形框架的拐角处设置有脚轮、支脚或类似物。
[0038]每个框架20a、20b的左手边侧板22和右手边侧板24是对称相同的,使得在床的一侧上的安装布置与另一侧相同。
[0039]如在图3中可以最佳地看见的,侧板22和24包括轴承装置,相应的可调节的支撑部分板安装在轴承装置上。一对滚柱轴承46、48安装在相应的侧板22、24上周向间隔开的位置处的相应的轴承销46’、48’上。轴承46和相关的销46’定位在框架20、20b上的6点钟位置处。轴承48和销48’定位在后部框架部分20a上的后部位置(例如7点钟)处,以及在前框架部分20b上的前部位置(例如5点钟)处,因此轴承46、48在中心位于基部上方、通常在框架部分20a的情况下在对应于床上的人的身体的解剖学臀部枢转点的中心处,并且在框架部分20b的情况下在对应于床上的人的身体的解剖学膝盖枢转点的中心处的圆周上间隔开大约30至45度。
[0040]滚柱轴承46、48位于相应的侧板22、24的面朝内的侧部上,换言之,侧板的侧部面朝床的下侧的内部。轴承销46,和48,通过相应的金属支架46”、48”附接至相应的侧板,金属支架46”、48”布置成接收相应的轴承销46’、48’。
[0041 ]板22、24在它们相应的端部处通过端板26和28联结在一起。端板26具有与侧板的深度大体上相同的深度尺寸,使得端板与侧板结合以限定围绕床的基部的直立边缘19。邻近的端板28具有略微较小的深度尺寸,以便当两个半框架部分20a和20b联结在一起时,连续的凹部21被限定在基部的面朝上的侧部上的周围侧部和端板的边界内。
[0042]通过弯曲的弓形U-截面导引件形式的一对承载支撑构件,或者通过连接至板12的位于板的相应的相对的外侧部上的下侧并且从该下侧延伸的径向臂42、44,背部支撑部分板12枢转地安装至半框架部分20a。承载支撑构件或弯曲导引件42、44间隔开并且位于板12上接近其外侧部边缘的横向间隔开的位置处,使得它们位于紧密邻近相应的侧板22、24。1]_截面导引槽道的开放侧面朝邻近侧板22、24的相应的面朝内的侧部,并且容纳相应的滚柱轴承46、48。弯曲导引件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并且位于与相应的轴承46、48相同的圆周上,使得轴承位于弯曲导引件的相应的开放的U-截面槽内并且被保持捕获在该槽内,并且从而为背部支撑部分板提供围绕通过相应的弯曲导引件42、44的曲率中心限定的相应的枢转轴线的合适的旋转安装。这可以在图3的图形中最佳地看见,图3中示出了相应的弯曲导引件42、44,其中移除了右手边侧板24,以显示被位于弯曲导引件44的开放槽中的滚柱轴承46、48 ο
[0043]通过弯曲的弓形U-截面导引件形式的一对承载支撑构件,或者通过连接至板16的位于其相应的相对的外侧部上的下侧并从该下侧延伸的径向臂42、44,大腿部分支撑板16被类似地枢转地安装至半框架部分20b。承载支撑构件或弯曲导引件42、44间隔开并且位于板16的接近其外侧部边缘的横向间隔开的位置处,使得它们位于紧密邻近相应的侧板22、24。1]_截面导引槽的开放侧部面朝邻近的侧面板22、24的相应的面朝内的侧部,并且容纳相应的滚柱轴承46、48。弯曲导引件具有与相应的轴承46、48相同的曲率半径并且位于与相应的轴承46、48相同的圆周上,使得轴承位于弯曲导引件的相应的开放的U-截面槽内并且被保持捕获在该槽内,并且从而为大腿支撑部分板提供围绕通过相应的弯曲导引件42、44的曲率中心限定的相应的枢转轴线的合适的旋转安装。
[0044]座位部分支撑板14、14b相对于相应的框架部分的侧板22、24和端板28通过合适的支架或类似物固定。座位部分支撑板14、14b在基部20的组装的构造中直接布置在背部支撑板12和大腿支撑板16之间。下部腿部分支撑板18沿着板的相应的邻接边缘通过铰链50枢转地连接至大腿支撑板16。一对所谓的膝盖-断开(break-knee)成角度的支架52在邻近下部腿/足部托板18的边缘处附接至板16的下侧,使得当板16被升高时,板18具有相对于板16的最大程度的角度调节。当板16被升高至出现啮合的位置时,当支架52的成角度的面53开始与板18的下侧啮合时,支架52的成角度的面53充当邻接止动部。因此,板16的进一步的升高引起板18完全提升在框架20的上方并且保持在相对于板16的预定的角度处。
[0045]如在图2、图3和图4中可以最佳地看见的,捕获装置(captivating means)54设置在各个弯曲导引件42、44的位置处,用于维持相应的滚柱轴承46、48上的弯曲导引件的啮合。捕获装置54包括安装在支架58上的滚柱轴承56,支架58固定至相应的侧板22、24。滚柱轴承56抵靠相应的导引件42、44的面朝内的表面,以使弯曲导引件维持在轴承46、48的平面中,并且从而防止弯曲导引件相对于邻近侧板22、24的向侧面的横向运动。每个轴承56安装在轴承46、48之间在每个相应的位置处。特别地,轴承56定位在相应的轴承46、48中间,使得大体上相等的力被施加至在轴承46、48的位置处的弯曲导引件。这在防止弯曲导引件在使用中由于在相应的可运动的板12、16和18上的不均匀的负载或重量分布而导致的变形方面是有利的。每个轴承56安装在与相应的导引件垂直并且相切的平面中,使得轴承沿着弯曲导引件的面朝床的下侧上的框架的内部的径向面自由运行。
[0046]板12、16和18的运动受到安装在床的位于相应的框架部分20a、20b的空间包络内的下侧上的线性电致动器60、62的影响。线性致动器60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固定至从横向构件64悬垂的支架70,横向构件64在板12的下侧上,大体上在沿着板12的长度的中点处,第二端部固定至从板14a的下侧悬垂的支架66。类似地,线性致动器62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也固定至从横向构件64悬垂的或在横向构件64的区域中的支架70,横向构件64在板16的下侧上,大体上在沿着板16的长度的中点处,第二端部固定至从板14b的下侧悬垂的支架68。因此,板12通过致动器60的相应的伸长和收回来升高和降低,并且板16及附接的板18通过致动器62的相应的伸长和收回来升高和降低。如在图5和图6中可以看见的,当致动器完全收回时,它们大体上水平地位于基部的内部区域内,其中相应的可调节的板12、16和18平坦地并且水平地位于固定板14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