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摸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1572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摸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摸面板。更详细而 言,涉及含有与基材的Wet粘附性优异的易粘接层的薄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薄膜的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使用该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0002] 环状烯烃类树脂由于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透明性、低双折射性)及尺寸稳定性, 因此期待作为光学膜。尤其,研究着作为触摸面板中所使用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基材而进 行使用。当使用于在触摸面板中使用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基材时,为了防止操作时的落粉 及膜剥落,需要确保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基材与透明导电层等功能层的粘附性。
[0003] 以往,当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下也称为"PET"。)薄膜用作基材时,作为透明 导电层与基材之间的底涂层,使用含有明胶的底涂层(参考专利文献1)。
[0004] 当将环状烯烃类树脂薄膜用作基材时,作为透明导电层与基材之间的底涂层,已 习知含有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的底涂层(参考专利文献2)。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0128>~ <0132>中记载有将作为有机微粒的氟树脂添加到作为氨基甲酸酯树脂层的易粘接层中。
[0005]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通过具有由改性聚烯烃树脂构成的层及层叠 于该层的至少一面的由粘接性氟树脂构成的层的剥离用层叠膜,既具有氟树脂的表面特 性,又难以产生层间剥离,作业性、经济性也优异,进而冲压成型时能够容易追随多层基板 的阶梯状形状。但是,专利文献3中,作为改性聚烯烃树脂的例子,仅记载有改性聚乙烯,关 于对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应用,完全没有记载。
[0006] 以往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4695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6343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005/115751号公报
[0011] 发明的概要
[0012]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13] 在这样的状况下,近年来,随着车载用途等触摸面板的用途的扩大,要求在高湿下 (例如,85°C、相对湿度85%等)维持透明导电层等功能层与基材之间的层间粘附性。并且, 当制造通过曝光及显影设置透明导电层作为透明导电图案的透明导电性薄膜时,也同样要 求在薄膜整体含有水分的状态下提高透明导电层等功能层与基材之间的层间粘附性。
[0014] 本发明人等在将环状烯烃类树脂用作基材且设置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含有明胶 的底涂层作为透明导电层与基材间的底涂层的导电性薄膜中,将其在24°C的蒸馏水中浸泡 2分钟,并对刚浸泡之后的膜在未干的状态即wet状态下的层间粘附性(以下,也称为wet粘 附性)进行了评价的结果,得知wet状态下的层间粘附性不充分。
[0015] 将环状烯烃类树脂用作基材且使用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含有氨基甲酸酯类树脂 的底涂层作为透明导电层与基材之间的底涂层的导电性薄膜,也同样无法确保充分的wet 粘附性。
[0016] 专利文献3中,仅对通过熔融制膜而共挤出之后的卷取时的层间粘接性进行了研 究,关于wet状态下的层间粘附性,没有进行研究。
[001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当将环状烯烃类树脂用作基材时wet状态下 的层间粘附性优异的薄膜。
[0018]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9]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等发现,与其他粘合剂相 比,通过设置含有含氟聚合物的底涂层,当将环状烯烃类树脂用作基材时可提高wet粘附 性。其结果发现,通过将环状烯烃类树脂用作基材且以与基材相邻的方式设置含有特定量 以上的含氟聚合物的易粘接层,能够得到透明导电层等功能层与基材之间的wet状态下的 层间粘附性较高的薄膜。
[0020] 具体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
[0021] [1] -种薄膜,其具有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基材及以与基材相邻的方式层叠的 易粘接层,
[0022]在易粘接层中含有相对于易粘接层的总质量为超过20质量%的含氟聚合物。
[0023] [2]根据[1]所述的薄膜中,优选易粘接层的含水率为0.3~2.5%。
[0024] [3]根据[1]或[2]所述的薄膜中,优选易粘接层的厚度为40~400nm。
[0025]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中,优选含氟聚合物含有下述式(al)所表 示的结构单元及源自乙烯基醚的结构单元。
[0026] -[CFX1-CX2X3]-……式(al)
[0027] [其中,式(al)中,X1及X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氯原子或氟原子,X3为氯原子、氟原 子或-cyVyYy^y^y 3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氯原子或氟原子。)。]
[0028] [5]根据[4]所述的薄膜中,优选含氟聚合物含有上述式(al)所表示的结构单元40 ~90摩尔%、下述式(a2)所表示的结构单元3~50摩尔%、下述式(a3)所表示的结构单元 0.5~30摩尔%及下述式(a4)所表示的结构单元0.2~7摩尔% (其中,式(al)、式(a2)、式 (a3)及式(a4)所表示的各结构单元的合计摩尔%的值为80~100,下述式(a4)所表示的结 构单元中的至少一部分R 4为-NZ1Z2Z313)。
[0029] 式(a2):
[0030] [化学式1]
[0031]
[0032][其中,式(a2)中,Ra为氢原子或甲基,R1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碳原子数4~10 的1价脂环式基,j为0~8的整数,k为0或1。]
[0033] 式(a3):
[0034] [化学式2]
[0035]
[0036] [其中,式(a3)中,Rb为氢原子或甲基,R2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或碳原子数4~ 10的2价脂环式基,m为0~8的整数,η为0或1。]
[0037] 式(a4):
[0038] [化学式3]
[0039]
[0040] [其中,式(a4)中,Rb为氢原子或甲基,R2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或碳原子数4~ 10的2价脂环式基,R 3为碳原子数2~10的亚烷基或碳原子数4~10的2价脂环式基,R4为氢原 子或-NZh^YZ^Z^Z 3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6的羟基 烷基。),p为0~8的整数,q为0或1。]
[0041]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中,优选所述易粘接层由含有所述含氟聚 合物的水类乳液形成。
[0042] [7]根据[6]所述的薄膜中,优选所述水类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为30°C以下。
[0043]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中,优选在易粘接层的两面中,在与基材接 触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以与易粘接层相邻的方式还层叠有水的接触角为70度以下的层A。 [0044] [9]根据[8]所述的薄膜中,优选层A含有明胶。
[0045] [10]根据[8]或[9]所述的薄膜中,优选在层A的两面中,在与易粘接层接触的面的 相反侧的面上还层叠有透明导电层形成用的感光材料层。
[0046] [ 11 ] -种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
[0047] 在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基材上直接涂布易粘接层用涂布液来层叠易粘接层的 工序,
[0048]在易粘接层用涂布液中含有相对于易粘接层用涂布液整体为超过20质量%的含 氟聚合物。
[0049] [12]根据[11]所述的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包含:在易粘接层上直接涂布层A用 涂布液来层叠层A的工序,
[0050] 层A的水的接触角为70度以下。
[0051 ] [ 13 ]根据[12 ]所述的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层A用涂布液含有明胶。
[0052] [14]根据[12]或[13]所述的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包含:在层A上直接涂布透明 导电层用的感光材料的乳剂来层叠透明导电层形成用的感光材料层的工序。
[0053] [15]-种透明导电性薄膜,其具有[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及透明导电层。
[0054] [16]-种透明导电性薄膜,其通过对[10]所述的薄膜的透明导电层形成用的感光 材料层进行曝光及显影而形成有透明导电层。
[0055] [17]-种触摸面板,其具有[15]或[16]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薄膜。
[0056] 发明效果
[0057]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当将环状烯烃类树脂用作基材时wet状态下的层间粘 附性优异的薄膜。
【附图说明】
[005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或本发明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优选方式的一例的剖面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是基于代表性 实施方式及具体例而进行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中,用 "~"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
[0060] [薄膜]
[0061] 本发明的薄膜的特征在于,具有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基材及与基材相邻的易粘 接层,在易粘接层中含有相对于易粘接层的总质量为超过20质量%的含氟聚合物。
[0062] 通过这种结构,本发明的薄膜当将环状烯烃类树脂用作基材时wet状态下的层间 粘附性优异。虽然并不受任何理论的限制,但含有特定量的含氟聚合物的易粘接层能够对 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基材赋予较高的wet状态下的层间易粘接性。
[0063]以下,对本发明的薄膜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0064] < 结构 >
[0065] 首先,对本发明的薄膜结构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0066]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薄膜的优选方式的一例的剖面的示意图。图1中,本发明的薄 膜20具有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基材1及与基材1相邻的易粘接层2。图1中,基材1为含有环 状烯烃类树脂的单层。
[0067] 另外,本发明的薄膜20优选如下方式:在所述易粘接层2的两面中,在与基材1接触 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以与易粘接层2相邻的方式层叠有水的接触角为70度以下的层A(图1 中的符号3)。
[0068] 另外,本发明的薄膜20优选如下方式:在所述层A(图1中的符号3)的两面中,在与 易粘接层2接触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还层叠有透明导电层形成用的感光材料层11(可以是 曝光前的透明导电层形成用的感光材料层(乳剂层或感光层),也可以是曝光及显影后的透 明导电层(透明电极图案))。
[0069] 另外,本发明的薄膜20优选如下方式:在所述透明导电层形成用的感光材料层11 的两面中,在与所述层A(图1中的符号3)接触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还层叠有保护层12。
[0070] 并且,本发明的透明导电性薄膜20优选所述透明导电层形成用的感光材料层11为 曝光及显影后的透明导电层(透明电极图案)。
[0071] <基材>
[0072] 所述基材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基材可以是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层的单层。
[0073] 另一方面,在不违反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所述基材也可以是含有环状烯烃类树 脂的层与其他层的层叠体,此时,本发明的薄膜中基材的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层以与易 粘接层相邻的方式配置。例如为共挤出等的层叠膜,仅在表层上存在较薄的(小于层叠膜整 体的50质量%的)环状烯烃类树脂层的薄膜也能够用作基材。
[0074] 其中,基材优选为含有环状烯烃类树脂的层的单层。
[0075] 作为所述环状烯烃类树脂,可以是仅含有环状烯烃结构单元的均聚物(也称为环 烯烃聚合物或C0P),也可以是环状烯烃结构单元与其他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也称为环状烯 烃共聚物、环烯烃共聚物或C0C)。其中,优选为环状烯烃共聚物。
[0076](环状烯烃共聚物组合物)
[0077] 所述基材优选由以下的环状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形成。
[0078] 所述环状烯烃共聚物组合物优选含有乙烯单元和降冰片烯单元。降冰片烯单元优 选含有2连锁部位。该2连锁部位的立体规整性优选为内消旋型及外消旋型。内消旋型2连锁 部位/外消旋型2连锁部位之比优选小于2.0。并且,环状烯烃共聚物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 度(Tg)优选为140~210°C。
[0079] 环状烯烃共聚物中优选存在一定程度的降冰片烯单元的连锁部位。关于乙烯基聚 合类型的降冰片烯单元的2连锁部位(以下,NN二单元组(NN dyad))中的立体规整性,已知 存在内消旋型和外消旋型这两种立体异构体。内消旋型2连锁部位与外消旋型2连锁部位的 存在比率以内消旋型2连锁部位/外消旋型2连锁部位之比计优选为小于2.0,更优选为1.8 以下。
[0080]另外,在此所说的NN二单元组立体异构体的存在比率能够根据对环状烯烃共聚物 的立体规整性进行了分析的报道(参考前述的Macromol .Rapid Commun. 20,279(1999))通 过13C-NMR来求出。本发明中,在用重邻二氯苯溶剂测定的13C-匪R中,内消旋型2连锁部位/ 外消旋型2连锁部位之比是假设等于[ 13 C - N M R谱的2 8.3 p p m的峰面积]/[13 C - N M R谱的 29.7ppm的峰面积]之比来计算的。并且,在基于13C-NMR的分析中,也能够求出NN二单元组相 对于总降冰片烯单元成分量的存在比率(摩尔分数)即降冰片烯单元形成多少连锁结构,本 发明中,优选大致在〇. 1~〇. 6的范围。在此所说的摩尔分数由[13C-NMR谱的28.3ppm的峰面 积+13C-NMR谱的29.7ppm的峰面积]/[总降冰片烯成分的一个碳原子分的峰面积]计算。
[0081] 环状烯烃共聚物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40~210°C,更优选为150 ~200 °C,进一步优选为160~190 °C。如此,通过将环状烯烃共聚物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 度(Tg)设在上述范围内,当由环状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形成薄膜并将该薄膜用于各种显示装 置等时,能够抑制薄膜上产生褶皱。
[0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