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承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137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导向套14镶嵌在所述第一段孔内,导向套14的一端部(图中为右端部)外缘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置于所述第二段孔内,位于所述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形成的台阶处。轴承压头13为中空的第二阶梯轴,所述第二阶梯轴包括第一段轴和第二段轴,所述第一段轴贯穿导向套14并与导向套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段轴置于所述第二段孔内并与滑动压块座15滑动连接。缓冲弹簧17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孔内,缓冲弹簧17套设在滑动压块座15的端盖19上,缓冲弹簧17的一端(图3中左端)抵接轴承压头13,缓冲弹簧17的另一端(图3中右端)抵接端盖19,在轴承压头13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段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段轴的长度与所述限位凸缘的厚度之和。
[0039]在轴承压头13后面装有缓冲弹簧17,进一步降低了由于冲击力而造成电机轴响的产生。轴承压头13在滑动压块座15内可左右自由滑动,通过滑动压块座15上的导向套14导正。轴承压头13在压装时依靠导向套14再次导正,并在尾部配有缓冲弹簧17,可进一步缓解对轴承的冲击。
[004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压轴承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柱平行的第二导向柱12,第二导向柱12依次贯穿后固定座3和滑动压块座15,后固定座3与滑动压块座15还通过第二导向柱12连接在一起,滑动压块座15能够沿着第二导向柱的轴向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12均为两根以上。图中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12的数量均为两根。设置多根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12,提高了滑动压块座15和支承座10运动时的稳定性。
[0041]后固定座3、支承座10、滑动压块座15和前固定座16上设置有一次加工完成的用于装配所述第一导向柱或/和第二导向柱12的导柱孔,所述导柱孔内设置有导柱滑套4。其中滑动压块座15、后固定座3、支承座10和前固定座16四种零件上的导柱孔为一次加工,有效保证了各件装配后导柱孔同心,有效保证了转子组件、轴承、磁环压装时在同一中心线上,消除了因导柱孔偏心对电机轴承压装造成不良的影响。
[0042]压轴承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先在电机转子工件的一端将一轴承与磁环套在后轴承顶针9上,电机转子工件另一端的轴承放于轴承压头13的U型槽内,电机转子工件放于支撑架11上,启动电源开关,气缸动作,将轴承和磁环压入转子组件轴上,松开电源开关,滑动压块座15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自动回位,操作人员取出工件检查,合格的流入下道工序,达到完成整个压装动作的目的。
[0043]以上实施例的压轴承装置采用卧式结构,后固定座、支承座、滑动压块座和前固定座通过第一导向柱连接在一起,支承座和滑动压块座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向柱的轴向滑动,从而将磁环、轴承压到电机转子工件上,在压装过程中,磁环和轴承受力均匀、稳定,大大降低了轴承损伤的不良率,且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电机轴响的不良后果,降低了成本。
[0044]滑动压块座、后固定座、支承座和前固定座四种零件上的导柱孔为一次加工,有效保证了各件装配后导柱孔同心,进而保证了转子组件、轴承、磁环压装时在同一中心线上,消除了因导柱孔偏心对电机轴承压装造成不良的影响。设置多根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提高了滑动压块座和支承座运动时的稳定性。
[0045]支承座前后均带有复位弹簧,缓冲了在压装时的冲击力,并保证了支承座能够及时回位。
[0046]轴承压头在压装时依靠导向套再次导正,并在尾部配有缓冲弹簧,可进一步缓解对轴承的冲击。
[0047]压装时,轴承、磁环置于后轴承顶针上,依靠后轴承尾顶再次导正,当后轴承顶针受力后,后轴承顶针回退,将轴承、磁环装于转子组件上,降低了对轴承的损伤。
[0048]采用气缸为原动力,支承座与滑动压块座在导向柱上滑动,负责输送电机转子工件与轴承,当轴承、磁环与电机转子工件在各自位置放好后,按动启动开关,气缸动作,将轴承、磁环压装到位,达到完成整个压装动作的目的。电器控制部分由光栅保护器、感应器、继电器、启动开关等组成,可以保证动力的传递及人员安全。
[004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后固定座(3)、支承座(10)、滑动压块座(15)和前固定座(16),所述后固定座(3)、所述支承座(10)、所述滑动压块座(15)和所述前固定座(16)通过第一导向柱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承座(10)和所述滑动压块座(15)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向柱的轴向滑动;所述后固定座(3)上设置有第一压轴承装置,所述支承座(1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定位电机转子工件的支撑架(11),所述滑动压块座(15)上设置有第二压轴承装置;所述第一压轴承装置包括后轴承尾顶(8)和设置于所述后轴承尾顶(8)的轴心处并与所述后轴承尾顶(8)滑动连接的后轴承顶针(9),所述后轴承顶针(9)能够伸出和缩入所述后轴承尾顶(8),所述后轴承顶针(9)用于悬挂轴承和磁环,所述第二压轴承装置包括轴承压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尾顶(8)的轴心为第一阶梯孔,所述后轴承顶针(9)为第一阶梯轴,所述第一阶梯轴能够相对后轴尾顶(8)轴向滑动,在所述第一阶梯孔内设置尾部弹簧(7),所述尾部弹簧(7)置于所述后轴承顶针(9)的尾部,所述尾部弹簧(7)的第一端抵接所述后轴承尾顶(8)的后压盖(5),所述尾部弹簧(7)的第二端抵接所述后轴承顶针(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轴承装置还包括缓冲弹簧(17)和中空的导向套(14),所述滑动压块座(15)内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包括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所述第一段孔的纵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段孔的纵截面面积;所述导向套(14)镶嵌在所述第一段孔内,所述导向套(14)的一端部外缘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置于所述第二段孔内,位于所述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形成的台阶处,所述轴承压头(13)为中空的第二阶梯轴,所述第二阶梯轴包括第一段轴和第二段轴,所述第一段轴贯穿所述导向套(14)并与所述导向套(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段轴置于所述第二段孔内并与所述滑动压块座(15)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17)设置在所述第二段孔内,所述缓冲弹簧(17)套设在所述滑动压块座(15)的端盖(19)上,所述缓冲弹簧(17)的一端抵接所述轴承压头(13),所述缓冲弹簧(17)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端盖(19),在所述轴承压头(13)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段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段轴的长度与所述限位凸缘的厚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柱平行的第二导向柱(12),所述第二导向柱(12)依次贯穿所述后固定座(3)和所述滑动压块座(15),所述后固定座(3)与所述滑动压块座(15)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12)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动压块座(15)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向柱(12)的轴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12)均为两根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座(3)、所述支承座(10)、所述滑动压块座(15)和所述前固定座(16)上设置有一次加工完成的用于装配所述第一导向柱或/和所述第二导向柱(12)的导柱孔,所述导柱孔内设置有导柱滑套(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柱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复位弹簧(6)置于所述后固定座(3)和所述支承座(10)之间,另一个所述复位弹簧(6)置于所述支承座(10)和所述滑动压块座(1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支承座(10)。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20),所述气缸(20)的活塞杆通过连接头(18)连接到所述滑动压块座(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启动开关、光栅保护器(23)、位移感应器和继电器,所述启动开关、所述光栅保护器(23)、所述位移感应器的控制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端串联在电路中,所述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气缸(20)的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2)和支架(22),所述后固定座(3)和所述前固定座(16)固定在所述底板(2)上,所述底板(2)固定在所述支架(2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或所述支架(22)上设置防护架(I)。
13.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头(1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轴承的U型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轴承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后固定座、支承座、滑动压块座和前固定座,各部件通过第一导向柱连接在一起,支承座和滑动压块座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柱的轴向滑动;后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压轴承装置,支承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和定位电机转子工件的支撑架,滑动压块座上设有第二压轴承装置;第一压轴承装置包括后轴承尾顶和设置于后轴承尾顶的轴心处并与后轴承尾顶滑动连接的后轴承顶针,后轴承顶针能够伸出和缩入后轴承尾顶,后轴承顶针用于悬挂轴承和磁环,第二压轴承装置包括轴承压头。本实用新型的压轴承装置采用卧式结构,在压装过程中,磁环和轴承受力均匀、稳定,降低了轴承损伤的不良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且降低了成本。
【IPC分类】B23P19-027
【公开号】CN204321535
【申请号】CN201420732331
【发明人】张平怀, 李爱中, 朱其香, 程新庆, 罗峰
【申请人】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