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装置、自动定位装置及多工位冷压机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474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装置、自动定位装置及多工位冷压机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调节装置、自动定位装置及多工位冷压机模具。
【背景技术】
[0002]金刚石节块多层结构的自动冷压设备,目前较为先进,其中,生产效率较高的设备是以多工位来实现的。比如设计一个七层结构的节块,它用16工位来完成,分别由七套填料装置、六套平料预压装置、一个合成、一个脱模以及一个校模装置一共十六个装置来完成。十六个装置按序等距环布在一圆周上。如图1所示,利用一个高精度分度器I和推进器,以分度器I的轴心做一个圆盘2,把圆盘2的圆周平分为十六等分,并装上十六个夹模框7。把圆周360度分为十六等分,把夹模框7紧固在十六条圆周的等分线上,且使每个夹模框7的方格中心对正每一装置的垂直线,分度器I运行一步,推进器推动圆盘2前进一步。由于分度器I能确保圆盘2每推进一步距离的精确度,所以每个夹模7前进一步,其中心都能与上端的填料3,预压6,合成装置相对应。
[0003]夹模框7的厚度与模具4的上模高度基本一致,在末端开一个四方框,四方框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比模具4上模的长度和宽度各大出6mm。模具4放于夹模框的方格内,上模的周边各小于夹模框7的方格约1_,且模具4运行在一个可托住模具4又可以使模具4轻微左右晃动的圆型轨道5上,该圆型轨道5的中心对应上端装置(除平模装置)的填料出口和压机压头的中心。紧固在圆盘2上的夹模框7,跟随圆盘2,带动模具4前进,每前进一步,十六个工位同时工作,因此其效率比单工位压机大为提高。
[0004]多工位冷压机的模具不同于单工位冷压机的模具,单工位冷压机的模具是固定在一个位置,多工位冷压机的模具是装在移动的夹模框7里,模具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中心开有模腔,下模中心装有模杆,下模杆的尺寸稍小于模腔约0.01-0.02mm,既可插入模腔又要使两者的配合间隙尽可能的小,以保证粉末和金刚石不落入缝隙而卡死模具。下模杆插入模腔中,模腔外侧装有两根导位轴(也起限位作用)和两根压缩弹簧。弹簧受压到极限时,上模下降,相对下模杆上升,上升限度至与模具表面持平,这样当工件合成后,脱模机加压力于上模的表面时,上模下降,下模杆便把工件顶出,压力解除时,利用弹簧的反弹力又恢复原来的配合。上模不能被固定在夹模框7上,而夹模框7所起的作用只能是把模具限制在一个如上所述比上模周边都稍大约Imm方框之内;这样的间隙模具可以左右晃动和上下滑动,同时减少模具滑动时夹模框7壁与上模周边的摩擦力,保证脱模后模具能靠弹簧的弹力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由于模具和夹模框7存有间隙,就很难保证模腔的中心点和夹模框7的中心点吻合,导致填料口很难完全对准模腔。为保证预压机和合成机压杆对准模腔且不致压坏模具,压杆的尺寸只能小于模腔的尺寸,再减去夹模框7与模具的最大公差的尺寸;比如模腔的尺寸为40X 12mm,那么压杆的尺寸只能是小于39X 11mm,这大大超出了一般压杆以及模腔一般在大于0.1mm的配合。这一技术的缺点主要是没办法靠夹模框7四边的夹板来固定模具的位置和使模能上下滑动,同时还得保证当填料时万一漏料和扬起的粉末不致塞在夹模框7和模具周边的缝隙中导致上模不能上下滑动。解决上述技术缺陷,在全自动冷压机中显得甚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夹模框四边的夹板无法固定模具的位置同时使模具上下滑动,以及当漏料或粉末塞在夹模框和模具周边的缝隙中导致上模不能上下滑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定位准确的调节装置、自动定位装置及多工位冷压机模具。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调节装置,包括具有轴向贯穿通孔的调节轴、安装在所述通孔内一端的至少一个球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另一端的紧定件,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轴内且位于所述球体与所述紧定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球体部分凸出所述调节轴,所述球体、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紧定件依次抵接且均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紧定件用于挤压所述弹性件从而抵推所述球体沿所述通孔轴向移动的距离且调节所述球体凸出所述通孔外的表面积。
[000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球体之间的挡片,所述挡片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球体的弧形凹槽,所述挡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固定连接。
[000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装置中,所述调节轴安装有所述球体的一端开设有一个直径小于所述球体直径的开孔,所述球体穿过所述开孔凸出所述调节轴的端面。
[000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球体凸出所述调节轴的端面的表面积占所述球体表面积的25% -40%。
[00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装置中,所述紧定件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轴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工位冷压机模具自动定位装置,用于将模具固定在夹模框上并使所述模具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模框上下滑动,所述夹模框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模具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四周的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调节装置可活动地安装在每一所述安装孔内。
[001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冷压机模具自动定位装置中,所述通孔的四周开设有四个所述安装孔,每一所述调节装置安装有所述球体的一端插入每一所述安装孔并延伸至所述通孔;所述自动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上用于将所述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夹模框上的固定件。
[001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冷压机模具自动定位装置中,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固定件将所述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夹模框上。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工位冷压机模具,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多工位冷压机模具自动定位装置。
[001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冷压机模具中,所述模具的四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球体匹配的U形槽。
[0016]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节装置、自动定位装置及多工位冷压机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夹模框的通孔的四边各装一个自动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调节轴,在调节轴与模具接触的一端装有球体,且球体凸出调节轴的端面,凸出的面积通过安装在调节轴另一端的紧定件调节,具体地,通过紧定件挤压调节轴内的弹性件调节球体凸出调节轴的面积,调节轴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夹模框上,把模具的中心调好,让四个调节轴内的球体都顶到模具的U形槽内,由于每个调节轴的球体凸出的表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因此可以通过球体将模具固定;当模具静止时,利用弹性件的压力压迫球体,四个球体的压力自动平衡,使模具处于夹模框内的中心位置,脱模时,由于球体和U形槽只有点的接触,阻力很小,使模具能自由地上下滑动;由于球体和U形槽的接触使得模具与夹模框的间隙比较大,即使落料时漏下粉末或金刚石,也能从缝隙中排出,不至于卡死模具。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8]图1是现有技术的多工位冷压模具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模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难以通过夹模框四边的夹板来固定模具的位置并使模具能上下滑动,同时保证填料时万一漏料和扬起的粉末不致塞在夹模框和模具周边的缝隙中导致模具不能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是:让四个调节轴内的球体都顶到模具的U形槽内,由于每个调节轴的球体凸出的表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因此可以通过球体将模具固定;当模具静止时,利用弹性件的压力压迫球体,四个球体的压力自动平衡,使模具处于夹模框内的中心位置,脱模时,由于球体和U形槽只有点的接触,阻力很小,使模具能自由地上下滑动;由于球体和U形槽的接触使得模具与夹模框的间隙比较大,即使落料时漏下粉末或金刚石,也能从缝隙中排出,不至于卡死模具。
[0025]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包括具有轴向贯穿通孔的调节轴101,该调节轴101大致呈圆柱形。调节装置还包括安装在调节轴101轴向贯穿的通孔的一端的至少一个球体102,具体地,在调节轴101安装有球体102的一端开设一个直径小于球体102直径的开孔,使得球体102穿过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