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高能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097113阅读:来源:国知局
l的另一端、三极管Ql的发射极以及MOS管Ul的I?3脚连接,接插件P2的2、3脚、电阻R4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l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插件P3的I脚、电容C2的负极、集成稳压芯片U2的3、5、6脚、肖特基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3的负极以及电容C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的壳体(I)的壳体右侧壁上设置有一电源控制开关(15)和一电源插座(16),所述的电源控制开关(15)在壳体右侧壁上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接插件Pl,并且与该接插件Pl连接安装,所述的电源插座(16)在壳体右侧壁上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接插件P2,所述的电源插座(16)用于插接外部适配器电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高能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M2.5检测电路(1222)包括电阻R7?R9、电池C5、C6以及PM2.5感知模块端口 JP1,PM2.5感知模块端口 JPl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PM2.5感知模块(8)且与PM2.5感知模块(8)插接,电阻R7的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正极以及PM2.5感知模块端口 JPl的I脚连接,PM2.5感知模块端口 JPl的3脚连接所述的MCU控制电路(1211)中单片机U9的25脚,PM2.5感知模块端口 JPl的5脚与电阻R8的一端以及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9的11脚,电阻R7的另一端与PM2.5感知模块端口 JPl的6脚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DD,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5的负极、PM2.5感知模块端口 JPl的2、4脚以及电阻R9的另一端共同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高能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时时钟电路(1223)包括电容C7?C9、电阻RlO?R12、时钟芯片U3、晶振Y1、二极管DA1、DA2以及电池组BTl,所述的时钟芯片U3为PCF8563,所述的时钟芯片U3的I脚与晶振Yl的一端以及电容C9的一端连接,时钟芯片U3的2脚与晶振Yl的另一端连接,时钟芯片U3的5脚与电阻Rll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所述的MCU控制电路(1211)中的单片机U9的14脚,时钟芯片U3的6脚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单片机U9的13脚,时钟芯片U3的7脚与电阻RlO的一端连接,时钟芯片U3的8脚与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正极、二极管DAl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A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A2的正极连接电池组BTl的正极,电阻RlO的另一端、电阻Rll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Al的正极共同接直流电源VDD,电容C9的另一端、时钟芯片U3的4脚、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负极以及电池组BTl的负极共同接地;所述的语音输出电路(1224)包括电容ClO?C14、电阻R13、R14、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语音程序存储芯片U5以及接插件P4、P5,所述的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为YX202,语音程序存储芯片U5为W25Q16,接插件P4为语音程序下载接口,接插件P5为扬声器接口,所述的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I脚与语音程序存储芯片U5的5脚以及接插件P4的3脚连接,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4脚与电阻R13的一端以及电容ClO的一端连接,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6脚与接插件P5的2脚连接,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7脚与接插件P5的I脚连接,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8脚连接单片机U9的20脚,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9脚连接单片机U9的18脚,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13脚与接插件P4的2脚以及语音程序存储芯片U5的2脚连接,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14脚与接插件P4的4脚以及语音程序存储芯片U5的6脚连接,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15脚与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以及接插件P4的7脚连接,并共同连接单片机U9的19脚,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16脚与接插件P4的I脚以及语音程序存储芯片U5的I脚连接,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5、12脚、接插件P4的5脚、语音程序存储芯片U5的3、7、8脚、电容Cll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以及电阻R14的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DD,语音输出控制芯片U4的2、3脚、接插件P4的6脚、语音程序存储芯片U5的4脚、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lO的另一端、电容Cll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13的另一端共同接地。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高能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SB充电输出电路(1225)包括电阻R15?R18、肖特基二极管D3、USB接口端子U6以及保险丝F1,所述的USB接口端子U6的I脚与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以及肖特基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USB接口端子U6的3脚以及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USB接口端子U6的2脚以及电阻R16的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保险丝Fl的一端,保险丝Fl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VDD,USB接口端子U6的4脚、电阻R15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6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的壳体(I)的壳体右侧壁上设置有一USB充电插口(17),所述的USB充电插口(17)在壳体右侧壁上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USB接口端子U6。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高能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离子控制电路(1226)包括电阻R19?R21、三极管Q3以及MOS管U7,所述的MOS管U7采用P沟道MOS管APM9435D,所述的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MCU控制电路(1211)中单片机U9的22脚,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19的一端以及电阻R20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MOS管U7的4脚,MOS管U7的1、2、3脚以及电阻R19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PP,MOS管U7的5、6、7、8脚共同连接所述的高能离子发生器(5)的正输入端,同时还与所述的电晕放电除尘装置(3)电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风机控制电路(1227)包括电阻R22?R24、电容C15、C16、三极管Q4、肖特基二极管D4、电感L2、接插件P6以及MOS管U8,所述的接插件P6为风机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的风扇装置(4)中的电机(43),所述的MOS管U8采用P沟道MOS管APM9435D,所述的电阻R22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9的21脚,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MOS管U8的4脚,MOS管U8的5、6、7、8脚共同连接肖特基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的正极、电容C16的一端以及接插件P6的I脚连接,MOS管U8的1、2、3脚以及电阻R23的另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P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肖特基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15的负极、电容C16的另一端以及接插件P6的2脚共同接地。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高能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1212)包括电阻R26?R28,其中电阻R28为NTC热敏电阻,电阻R26的一端与电阻R27的一端以及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MCU控制电路(1211)中单片机U9的16脚,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源VDD,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液晶驱动电路(1213)包括液晶驱动芯片U10、液晶显示屏U11、电阻R29以及电容C22,其中,所述的液晶驱动芯片UlO采用HT162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Ull为IXD段码液晶屏,采用江苏埃萨云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S-1XD液晶屏,液晶驱动芯片UlO的I?8脚分别连接液晶显示屏U11的12、11、1、9、8、7、6、5脚,液晶驱动芯片U1的9、11、12脚分别连接单片机U9的28、24、23脚,液晶驱动芯片UlO的16脚连接电阻R29的一端,液晶驱动芯片UlO的21?24脚分别连接液晶显示屏Ull的I?4脚,液晶驱动芯片UlO的32?44脚分别连接液晶显示屏Ull的17?29脚,液晶驱动芯片UlO的45?48脚分别连接液晶显示屏Ull的13?16脚,电阻R29的另一端、电容C22的一端以及液晶驱动芯片UlO的17脚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DD,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1214)配备有红外遥控器,该红外接收电路(1214)包括红外接收管U12、电阻R30?R32以及电容C23、C24,其中所述的红外接收管U12采用HS0038,电阻R30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9的29脚,电阻R30的另一端与电阻R31的一端以及红外接收管U12的3脚连接,红外接收管U12的I脚与电阻R32的一端、电容C23的正极以及电容C24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和电阻R32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直流电源VDD,红外接收管U12的2脚与电容C23的负极以及电容C2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的按键输入电路(1215)包括电阻R33、R34、电容C25、C26以及按键S1、S2,电阻R33的一端与按键SI的一端以及电容C25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单片机U9的31脚,电阻R34的一端与按键S2的一端以及电容C26的一端连接,并共同连接单片机U9的30脚,电阻R33的另一端和电阻R34的另一端共同接直流电源VDD,按键SI的另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按键S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26的另一端共同接地;壳体(I)在壳体前侧壁上并且对应于控制板(121)的位置设有操作显示面板(18),在该操作显示面板(18)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并且对应于液晶显示屏Ull的位置设有显示窗口(181),在该显示窗口(181)的右侧设有与按键S1、S2相对应的按钮(182),在该按钮(182)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的红外接收管U12相对应的红外接收口(183)。
【专利摘要】一种车载高能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属于车载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壳盖,壳体在一侧构成壳体腔和电气控制器腔,电晕放电除尘装置固定在壳体腔的前侧,风扇装置安装在壳体腔的后侧,高能离子发生器固定在壳体右侧壁上,过滤芯插设在壳体腔左侧壁和壳体腔右侧壁之间,离子管固定在过滤芯和鼠笼式离心风叶之间,PM2.5感知模块固定在壳体右侧壁上,壳体后侧壁上设有电池,电气控制器腔内还设有控制板和电源板,控制板固定在壳体前侧壁上,电源板设置在控制板的后侧且与控制板以及电池电连接。优点:由电源适配器和电池供电,免除了电池更换的麻烦;可根据空气质量自动调节工作状态,液晶显示屏能实时显示空气质量情况和工作状态。
【IPC分类】B60H3/00, A61L9/22, B60H3/06
【公开号】CN204749801
【申请号】CN201520477328
【发明人】奚儒俊, 田仕军
【申请人】江苏埃萨云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6日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