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厂房生态流量小机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00513阅读:来源:国知局
置方式。厂区枢纽建筑物主要由主厂房14、主变洞15、大机组母线洞16、小机组母线洞17,出线竖井18、通风洞19、排水廊道20、厂变交通洞21等地下洞室和尾水平台22、地面式开关站等组成。
[0029]为了满足坝址下游减脱水河段生态及景观流量的需要,根据环保要求,设置一台生态小机组,装机容量为18丽。当3台单机容量180丽的大机组全部停止运行时,小机组发电,按31m3/s下泄生态流量;当汛期有多余水量,大机组满发仍有弃水,小机组也可参与发电,充分利用水能资源。该水电站为单元引水式,引水发电系统进水口安装事故快速门加检修门,2 #、3 #机为“一洞一机”,I #机和4 #机(生态流量小机组2)共一条引水隧洞和尾水隧洞即生态流量小机组2的引水系统为“一管二机”形式,并在生态流量小机组2蜗壳前装设一台蝶阀7,小机组尾水隧洞6中部设置尾水闸门9。生态流量小机组2引水发电系统由进水口段、I #引水隧洞段、I #压力钢管段、岔管段、4 #压力钢管支管段和地下厂房生态流量小机组段、4 #尾水隧洞、I #尾水隧洞等组成。整个引水发电系统线路总长约102.75m0
[0030]生态小机引水管道取水口接于I #大机压力钢管中部,管道轴线方位由N34° E经转弯半径为40m夹角为30°的水平弯转至Ν1Γ W,正向进入地下厂房。4 #压力钢管内径2.4m,钢管管壁为16MnR,钢板衬厚平均为32mm,压力钢管段长42.11m,回填C20素混凝土厚0.6m,纵向坡度i= 0%。
[0031]如图4所示,小机组尾水隧洞6为城门洞型,洞内尺寸3.5mX4.01m,其中边墙净高3.0m,拱顶净高1.01m,衬砌混凝土厚为0.8m。隧洞轴线方向N4° E,4#尾水隧洞长60.64m。4 #尾水隧洞出口为I #尾水隧洞中部右侧边墙中部处,其底板在I #尾水隧洞边墙的高程为494.30 m0在生态流量小机组尾水隧洞6中部设置尾水闸门9,并在上部排水廊道20扩挖形成尾水闸室10,宽5.8m,长10m,高度5.7m,在尾水闸室10底板继续向下开挖8.2m布置检修平台,宽5.8m,长8.3m,在小机组尾水隧洞6顶板至检修平台底板之间岩体内开孔布置尾水闸门门槽11,宽3.4m,长6.7m,高32.9m以供生态流量小机组2检修时截断尾水水流。
[0032]4#生态流量小机组水轮机安装高程499.0Om,机组段长22m,机组中心距上游边墙11.5m,距下游边墙11.8mο厂房顶拱开挖高程542.80m,尾水管底板开挖高程491.20m,主机间4最大开挖高度51.6m。主机间4沿高程共分六层,根据机电设备布置及结构的需要,各层高程分别为 517.40m、511.80m、505.90m、502.50m、495.80m 和 494.30m。517.40m 层主要布置机旁盘、调速器及其油压装置、吊物孔等,511.80m层主要布置I台型号为SF18-16/360的发电机组、蓄电池室、厂房直流屏室及吊物孔等,505.90层主要布置透平油库及油处理室、发电机中性点设备、发电机引出线、1kv开关柜、励磁变、技术供水系统设备及管路、尾水管检修排水盘形阀及吊物孔等,498.60m层主要布置交通廊道、事故油池、蝶阀及其附属设备、蝶阀液压站,494.30m层主要布置尾水肘管、尾水管扩散段等,尾水管采用斜向出水方式,管轴线与主厂房纵轴线的夹角为75°。
[0033]如图1和图3所示,主厂房14由主机间4和安装间5组成,主机间4长135m,大机组间距24.5m,小机组与大机组的间距为19.5m,岩锚梁以上开挖宽度25.0m,以下开挖宽度23.3m,安装三台单机容量为180MW和一台单机容量为18MW (生态小机组)的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安装高程500.90m,顶拱开挖高程547m,尾水管底板开挖高程大机组为480.0Om,小机组为493.20m,厂房总高67m。安装间5长45.0m,宽23.3m,高26m。小机组位于1#大机组右侧原来布置副厂房的部位,长22m,高53.Sm,上游侧布置蝶阀,副厂房移至安装间下部扩挖部位。
[0034]安装间5及其下副厂房沿高程共分五层,根据机电设备布置及结构的需要,各层高程分别为 517.40m、511.80m、505.90m、499.50m、474.50m。517.40m 层主要用于机组安装和检修,下游侧布置一吊物孔;511.80m层尺寸为19.45X23.3 (长X宽),主要布置厂用高低压配电室、公用设备控制室和吊物孔等;505.90m层尺寸为14X23.3 (长X宽),主要布置空压机及向下的楼梯等;499.50m层尺寸为14X21.3 (长X宽),主要布置检修排水栗和渗漏排水栗等;474.50m层布置检修集水井和渗漏集水井等。
[0035]如图1所示,主变洞15位于主厂房14下游侧40.0m处,与主厂房14平行布置,长83.4m,较不设置生态流量小机组2时加长了 7m,开挖宽度15.3m,高16.2m。1~3#机母线洞位于主厂房14和主变洞15之间,共三条,长40.0m,开挖断面尺寸7.5mX7.8m (宽X高)。4#机母线洞利用原有主厂房14与主变洞15之间交通廊道,开挖断面尺寸4mX4.5m(宽X高)。高压电缆自主变洞15通过出线竖井至地面GIS开关站。
[0036]前述生态流量小机组与原大机组厂房共用防渗排水系统、进排风系统、进厂交通、安装间、桥机及部分附属设备及施工支洞系统等。
[0037]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地下厂房生态流量小机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小机组引水线路(3)和生态流量小机组(2),其中小机组引水线路(3)布置在原引水发电系统靠河床侧大机组引水线路(I)的压力钢管上开孔分叉处,生态流量小机组(2)布置在地下厂房主机间(4)靠河床侧端部原来布置副厂房的部位;小机组尾水隧洞(6)出口接靠河床侧大机组尾水隧洞(8)的侧边墙中部处,在小机组尾水隧洞(6)中部设置尾水闸门(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厂房生态流量小机组布置结构,它是在原引水发电系统靠河床侧大机组引水线路(1)的压力钢管上开孔分叉进行小机组引水线路(3)的布置,在地下厂房主机间(4)靠河床侧端部原来布置副厂房的部位布置生态流量小机组(2);将安装间(5)下部扩挖并将一部分副厂房移至安装间(5)下部,另一部分副厂房移至生态流量小机组(2)靠河床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工建筑物,并兼顾整个枢纽建筑物布局协调、合理,节省了大量投资,经济效益显著,且施工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IPC分类】E02B9/00
【公开号】CN204753538
【申请号】CN201520471584
【发明人】周小乾, 宁华晚, 任兴普, 宋静, 阮祥明, 陈思聪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