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球型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662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球型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扁球型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0002]地震波主要由横波和纵波组成,而对建筑物破坏最严重的是横波,横波所带来的很大的加速度是使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元凶。目前的抗震技术主要是努力使建筑坚固,使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以刚克刚,然后这种抗震方式的抗震效果有限,而且震后建筑物基本无法继续使用,既不安全,又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球型隔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扁球型隔震支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下球窝、扁球和上球窝,所述扁球设置在上球窝和下球窝之间,所述扁球设置在下球窝上方的窝槽内,所述上球窝的窝槽面设置在扁球上方,所述上球窝、扁球和下球窝之间均未刚性连接。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扁球为变形的球体,其剖切面由直线段、螺旋线段和圆曲线段组成。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球窝和下球窝的剖切面由直线段、螺旋线段和圆曲线段组成。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球窝与扁球、下球窝与扁球均为直线段连接。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上球窝、下球窝和扁球材质均为高强度钢筋混凝土。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平时没有发生地震时,上球窝与扁球、下球窝与扁球均为直线段相接触,保证了建筑物的承压稳定,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功能无异;在遇到地震时由于上层建筑物与下层基础之间的水平相对加速度,扁球形支座受到扰动,上层建筑物连同上球窝带动扁球发生滚动,同时由于扁球的滚动,上下球窝之间的垂直间距加大,建筑物被抬高,在这过程中建筑物与基础之间的水平加速度减小,竖向加速度加大,水平动能转化为竖向动能,从而实现耗能隔震;在由于地震作用,所述扁球发生滚动时,原来的静态稳定被破坏,建筑物的重量对扁球形成回复力矩,扁球很快在回复力矩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扁球形隔震支座在与建筑物关系结构不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为扁球形隔震支座剖面图。
[0014]图4为地震状态下扁球形隔震支座状态图。
[0015]图中:1-上球窝、2_扁球、3-下球窝、4_直线段、5_螺旋线段、6_圆曲线段、7_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扁球型隔震支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下球窝3、扁球2和上球窝I,所述扁球2设置在上球窝I和下球窝3之间,所述扁球2设置在下球窝3上方的窝槽内,所述上球窝I的窝槽面设置在扁球2上方,所述上球窝1、扁球2和下球窝3之间均未刚性连接,所述的上球窝1、下球窝3和扁球2材质均为高强度钢筋混凝土
[0018]将本实用新型均布设置在建筑物7的底端,建筑物7的重量通过柱传递到上球窝1,下球窝3直接与粧基础等传统基础相连,扁球2支撑在上球窝I和下球窝3之间,所述扁球2为变形的球体,其剖切面为直线段、螺旋线段和圆曲线段组成,对应的上球窝I和下球窝3也由直线段、螺旋线段、圆曲线段组成,在平时没有发生地震时,所述的扁球形支座上球窝I与扁球2、下球窝3与扁球2均为直线段相接触,保证了建筑物的承压稳定,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功能无异,在遇到地震时由于上层建筑物与下层基础之间的水平相对加速度,扁球形支座受到扰动,上层建筑物7连同上球窝I带动扁球2发生滚动,同时由于扁球2的滚动,上球窝I和下球窝3之间的垂直间距加大,建筑物7被抬高,在这过程中建筑物7与基础之间的水平加速度减小,竖向加速度加大,水平动能转化为竖向动能,从而实现耗能隔震;在由于地震作用,所述扁球2发生滚动时,原来的静态稳定被破坏,建筑物7的重量对扁球2形成回复力矩,扁球2很快在回复力矩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001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扁球型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下球窝(3)、扁球(2)和上球窝(1),所述扁球(2)设置在上球窝(I)和下球窝(3)之间,所述扁球(2)设置在下球窝(3)上方的窝槽内,所述上球窝(I)的窝槽面设置在扁球(2)上方,所述上球窝(1)、扁球(2)和下球窝(3)之间均未刚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球型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球(2)为变形的球体,其剖切面由直线段、螺旋线段和圆曲线段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球型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窝(I)和下球窝(3)的剖切面由直线段、螺旋线段和圆曲线段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球型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球窝(I)与扁球(2)、下球窝(3)与扁球(2)均为直线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球型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球窝(I)、下球窝(3)和扁球(2)材质均为高强度钢筋混凝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球型隔震支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下球窝、扁球和上球窝,所述扁球设置在上球窝和下球窝之间,所述扁球设置在下球窝上方的窝槽内,所述上球窝的窝槽面设置在扁球上方,所述上球窝、扁球和下球窝之间均未刚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建筑物的承压稳定,实现耗能隔震,建筑物的重量对扁球形成回复力矩,扁球很快在回复力矩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IPC分类】E04B1/36, E04B1/98
【公开号】CN204781339
【申请号】CN201520475032
【发明人】李瑜
【申请人】李瑜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