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662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屋架与阳脊梁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集成房屋以其施工周期短、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小、造型美观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为了能更好地保障集成房屋的安全稳定性,不但其相关的零部件要求有很好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而且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件,也要求要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连接性,例如,屋架和阳脊梁之间的连接件。
[0003]在目前的集成房屋中,屋架和阳脊梁无法直接连接,需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但常规的普通连接件难以较好的将屋架与阳脊梁有效地连接实现屋架整体的稳定性和连接性,而且其造价高、施工误差大,并加大施工周期。
[0004]因此,需要一种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其能够将屋架与阳脊梁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屋架与阳脊梁,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屋架、阳脊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屋架与所述阳脊梁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屋架为三角形屋架,包括屋架下弦、第一屋架上弦和第二屋架上弦,以及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所述阳脊梁包括第一阳脊梁和第二阳脊梁;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第三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为长方形,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三板件大小、形状相同且为直角梯形,其中,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侧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侧的第一侧端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侧的第一侧端对齐,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侧的第一侧端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侧的第一侧端对齐;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五边形板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屋架上弦、所述第二屋架上弦、所述第一腹板以及所述第二腹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阳脊梁与所述第二板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阳脊梁与所述第三板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第一阳脊梁和所述第二阳脊梁与所述屋架固定连接。
[0007]其中,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一板件的夹角为135°,所述第三板件与所述第一板件的夹角为135°。
[0008]其中,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侧的夹角为70.5°,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三侧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三侧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四侧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板件的第四侧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侧的夹角为109.5° ;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侧的夹角为70.5°,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三侧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三侧与所述第三板件的第四侧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板件的第四侧与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侧的夹角为109.5。。
[0009]其中,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侧和第三侧的长度为155.8mm,第二侧和第四侧的长度为70.5mm ;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侧的长度为87.6mm,第二侧的长度为132.6mm,第三侧的长度为84.4臟,第四侧的长度为10mm ;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侧的长度为87.6臟,第二侧的长度为132.6mm,第三侧的长度为84.4mm,第四侧的长度为100mm。
[0010]其中,沿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列连接通孔,相邻两个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且所述第一列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侧的距离为17.6mm ;沿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侧设置有第二列连接通孔,相邻两个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且所述第二列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侧的距离为17.6mm ;沿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三侧设置有第一列连接通孔、第二列连接通孔、第三列连接通孔、第四列连接通孔以及第五列连接通孔,其中,相邻两列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0mm,并且每列连接通孔中相邻两个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 ;沿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三侧设置有第一列连接通孔、第二列连接通孔、第三列连接通孔、第四列连接通孔以及第五列连接通孔,其中,相邻两列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0mm,并且每列连接通孔中相邻两个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
[0011 ]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夹角与所述第一屋架上弦与所述第二屋架上弦的夹角相同。
[0012]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侧的夹角为126.8°,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侧的夹角为116.6°,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四侧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四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五侧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五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侧的夹角为 116.6。 ο
[0013]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侧的长度是391.4mm,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侧的长度是391.4mm,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侧的长度是68.1mm,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四侧的长度是700mm,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五侧的长度是68.1mm。
[0014]其中,所述第一阳脊梁连接到所述第二板件朝向所述第三板件的一面,所述第二阳脊梁连接到所述第三板件朝向所述第二板件的一面。
[0015]本实用新型的用连接结构,利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将第一阳脊梁和第二阳脊梁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将第二连接件与屋架固定连接,再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到屋架上,进而将第一阳脊梁和第二阳脊梁固定连接到屋架上。这种连接牢固,稳定性好,并且施工简便、造价低廉。
[0016]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0017]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中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0]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图2中第一连接件的横截面图;以及
[0021]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中第二连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3]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是,使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第一阳脊梁和第二阳脊梁连接到屋架上。其中,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第三板件,第一阳脊梁与第二板件固定连接,第二阳脊梁与第三板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与屋架的第一屋架上弦、第二屋架上弦、第一腹板以及第二腹板固定连接。并且将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板件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借助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第一阳脊梁和第二阳脊梁连接到屋架上。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屋架与阳脊梁的连接件进行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