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16641阅读:来源:国知局
贯通隔板的上下两端面采用带剖口的对接焊缝连接,U形钢底板切肢后与贯通隔板采用对接焊缝连接,其焊缝不易开裂,连接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此外,所述钢管中沿组合梁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通孔和套筒,所述套筒与钢管的外壁焊接,该焊接工作在工厂完成,从而减少了现场焊接工作量。所述通孔和套筒的中心线共水平面,且套筒对称设置在通孔的两侧,这种结构形式可以降低因在钢管侧壁上开孔数量多造成对钢管承载力的削弱,同时又减少焊接工作量、便于施工与实现装配化。为了进一步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U形钢侧板与钢管壁通过连接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连接板通过角焊缝与钢管壁连接,焊接在工厂内完成。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0037]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
[0038]图4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1]图7为贯通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8为浇筑混凝土后节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9为浇筑混凝土后节点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44]图中:1_钢管,2-U形钢,3-贯通隔板,4-负弯矩钢筋,5-负弯矩钢筋,6-套筒,7-连接板,8-高强螺栓,9-焊缝,10-浇筑孔,11-圆弧倒角,12-透气孔,13-通孔,14-钢管混凝土柱,15-组合梁,16-抗剪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46]切肢:是指按要求将U形钢的底板切去一部分。
[0047]组合梁:是指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简称。
[0048]高强螺栓:是指高强度的螺栓,属于一种标准件。一般情况下,高强螺栓可承受的载荷比同规格的普通螺栓要大。
[0049]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如图所示,它包括贯通隔板3,所述贯通隔板3上设置有浇筑孔10和透气孔12,保证钢管I内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所述贯通隔板3中沿组合梁15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切肢后的U形钢2底板通过对接焊缝连接,以保证焊缝9不易开裂,提高连接强度和抗震性能。所述U形钢2底板的切肢长度为沿组合梁15的长度方向贯通隔板3的一端伸出钢管I外壁的长度。所述贯通隔板3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上下两钢管I焊接,优选上下两钢管I与贯通隔板3的上下两端面的焊接为对接焊缝连接,以保证焊缝不易开裂,提高连接强度。
[0050]为了减轻U形钢2底板与贯通隔板3连接处的应力水平,贯通隔板3在隔板变截面处设置圆弧倒角11,所述圆弧倒角11的半径大于或等于35mm。所述贯通隔板3和U形钢2底板的对接焊缝9与圆弧倒角11的圆弧端点之间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20mm,以使焊缝9远离贯通隔板3的变截面处,减少应力集中对焊缝9的影响。
[0051]所述钢管I中沿组合梁15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通孔13和套筒6,所述套筒6与钢管I的外壁焊接,优选套筒6与钢管I外壁采用的焊接方式为部分焊透与角接组合焊。所述通孔13的中心线和套筒6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即共水平面),且套筒6对称设置在通孔13的两侧,通孔13和套筒6的中心线与负弯矩钢筋4和负弯矩钢筋5的中心线重合,套筒6与负弯矩钢筋5的端部螺纹连接,负弯矩钢筋5的端部进行车丝处理后直接拧入套筒6内,即与套筒6连接的负弯矩钢筋5在节点处断开,所述通孔13内穿过有贯穿钢管I内腔的负弯矩钢筋4,即位于内侧的负弯矩钢筋4通过钢管I上的通孔13连续贯通节点区,这种结构形式可以降低因在钢管I侧壁上开孔数量多造成对钢管I承载力的削弱,同时又可以减少焊接工作量、便于施工与实现装配化。
[0052]为了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所述U形钢2的两侧板通过高强螺栓8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通过焊接方式与钢管混凝土柱14中的钢管I外壁连接,优选连接板7与钢管混凝土柱14中的钢管I外壁的焊接方式为角焊,该焊接工作在工厂内完成。
[0053]所述钢管I的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多边形,该节点的适用范围比较广。
[0054]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贯通隔板,所述贯通隔板上设置有浇筑孔和透气孔,所述贯通隔板中沿组合梁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切肢后的U形钢底板通过对接焊缝连接,所述贯通隔板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上下两钢管焊接;所述钢管中沿组合梁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通孔和套筒,所述套筒与钢管的外壁焊接,所述通孔和套筒的中心线共水平面,且套筒对称设置在通孔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负弯矩钢筋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通孔内穿过有贯穿钢管内腔的负弯矩钢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套筒的中心线与负弯矩钢筋的中心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钢的两侧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钢管外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钢管混凝土柱中的钢管外壁的焊接方式为角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钢底板的切肢长度为沿组合梁的长度方向贯通隔板的一端伸出钢管外壁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隔板在隔板变截面处设置圆弧倒角,所述圆弧倒角的半径大于或等于35mm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隔板和U形钢底板的对接焊缝与圆弧倒角的圆弧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 20mmo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钢管与贯通隔板的上下两端面的焊接为对接焊缝连接,所述套筒与钢管外壁采用的焊接方式为部分焊透与角接组合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多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节点,为了避免钢管壁产生层状撕裂以及柱壁板的平面外变形,在组合梁底板处的钢管内设置贯穿钢管的贯通隔板,钢管在贯通隔板处断开,上下两钢管与贯通隔板的上下两端面采用带剖口的对接焊缝连接,U形钢底板切肢后与贯通隔板采用对接焊缝连接,其焊缝不易开裂,连接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此外,所述钢管中沿组合梁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通孔和套筒,所述套筒与钢管的外壁焊接,所述通孔和套筒的中心线共水平面,且套筒对称设置在通孔的两侧,这种结构形式可以避免因在钢管侧壁上开孔数量多造成对钢管承载力消弱过大,同时又减少焊接工作量、便于施工与实现装配化。
【IPC分类】E04B1/58
【公开号】CN204781359
【申请号】CN201520410037
【发明人】林彦, 周学军, 颜培强
【申请人】山东建筑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