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437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口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
【背景技术】
:
[0002]某型别航空发动机的孔探仪堵头采用收口的结构,将腰鼓型堵头的一端和弹簧封闭在一盲孔中间(如图3所示),利用弹簧实现某机构内部自动调压。该堵头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具有高韧性和塑性的奥氏体不锈钢并不能承受此工作环境,且材质为GH4169的零件在650°C以下的屈服强度,是居于变形高温合金的首位,且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抗辐射、抗氧化、耐腐蚀性,故设计要求选用高温合金GH4169进行加工。
[0003]根据以往加工经验,收口采用车床滚压进行。但材质为GH4169的零件塑性相对较大,而且硬度较高,利用车床采用点接触的受力方式进行滚压,致使滚压时孔口出现大量断裂,致使零件的加工陷入困境,且GH4169材质零件经过固溶时效热处理后,硬度较高,延展性差,变形时容易出现裂纹,同时零件的堵头收口时内侧没有支撑,滚压变形不受控制,会产生大量的褶皱。零件无法合格交付,验证影响了该型号发动机的如期交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收口模具,实现零件的收口,满足工作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成功解决收口时孔口断裂的问题的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用以对零件进行封闭,零件包括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第一零件设置有盲孔,第二零件具有腰鼓型堵头及设于腰鼓型堵头一端的弹簧,所述腰鼓型堵头连接弹簧的一端及所述弹簧插设于第一零件的盲孔中,所述收口模具对盲孔开口端收口,以将所述腰鼓型堵头一端及所述弹簧封闭于所述盲孔内,所述收口模具包括:围设于零件外侧的衬套,衬套一端设置有模头,所述模头由两个垫铁扣合而成,两垫铁之间形成的空腔与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相配合,两个所述垫铁内壁朝向彼此设置有凸台,凸台端面抵持于收口处上端的第二零件,凸台设置有斜面抵持于收口处两侧的第一零件的圆角面。
[0007]所述两垫铁之间形成的空腔,包括第一导入槽和第二导入槽,及第一导入槽与第二导入槽之间的夹紧口和收口,所述腰鼓型堵头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及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之间的连接柱,所述第二堵头下端连接所述弹簧,所述第一堵头置于所述第一导入槽中,夹紧口围设于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零件置于所述第二导入槽中,收口围设于第一零件的上部。
[0008]所述垫铁与衬套之间间隙为0.008?0.016mm。
[0009]所述衬套为环形。
[0010]所述垫铁为半圆形,两垫铁扣合为环形。
[0011]在所述凸台端面与第二零件之间设置有垫块。
[0012]所述凸台一侧的斜面与垫铁内壁所成角度为51°?53°。
[0013]所述垫铁材质为T8A。
[0014]所述第一零件材质为GH4169。
[0015]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的有益效果:收口模具结构新颖、简单,质量稳定,不再对零件收口处进行焊接或者车床滚压,避免零件表面在焊接加工或者车床滚压加工时产生大量的褶皱甚至裂纹,导致零件报废,本装置的市场运用前景广阔,已经在工厂中投入使用,且收口处通过了着色检查的检查,收口后的零件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两垫铁之间形成的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组成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9]1-第一零件,2-第二零件,3-盲孔,4-第一零件的圆角面,5-腰鼓型堵头,6-弹簧,7-第一堵头,8-第二堵头,9-连接柱,10-衬套,11-垫铁,12-凸台,13-凸台端面,14-凸台斜面,15-第一导入槽,16-第二导入槽,17-夹紧口,18-收口,19-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 ]根据图1和图3所示,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用以对零件进行封闭,零件包括第一零件I和第二零件2,所述第一零件I材质为GH4169,第一零件I设置有盲孔3,第二零件2具有腰鼓型堵头5及设于腰鼓型堵头一端的弹簧6,所述腰鼓型堵头5连接弹簧的一端及所述弹簧6插设于第一零件的盲孔3中,所述收口模具对盲孔开口端收口,以将所述腰鼓型堵头一端及所述弹簧6封闭于所述盲孔3内,所述收口模具包括:围设于零件外侧的环形衬套10,衬套一端设置有模头,所述模头由两个垫铁11扣合而成,垫铁11为半圆形,两垫铁11扣合形成环形,避免对零件收口处造成影响,垫铁11材质为T8A,淬火后HRC 2 60,所述垫铁11与衬套10之间间隙为0.008?0.016mm,两垫铁11之间形成的空腔与第一零件I和第二零件2相配合,两个所述垫铁11内壁朝向彼此设置有凸台12,凸台端面13抵持于收口处上端的第二零件2,或者在所述凸台端面13与第二零件之间设置有垫块19,凸台12设置有凸台斜面14抵持于收口处两侧的第一零件的圆角面4,凸台斜面14与垫铁11内壁所成角度为51°。
[0022]根据图1所示,所述两垫铁11之间形成的空腔,包括第一导入槽15和第二导入槽16,及第一导入槽与第二导入槽之间的夹紧口 17和收口 18,所述腰鼓型堵头5包括第一堵头7和第二堵头8,及第一堵头7与第二堵头8之间的连接柱9,所述第二堵头8下端连接所述弹簧6,所述第一堵头7置于所述第一导入槽15中,夹紧口 17围设于所述连接柱9,所述第一零件I置于所述第二导入槽16中,收口 18围设于第一零件I的上部。
[0023]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是这样实现的:
[0024]将垫铁11夹住第二零件2,垫铁11的凸台端面13抵持于第二零件2,然后将垫铁11装入放置在工作台上衬套10中,将衬套10用卡箍箍紧,将衬套10翻转180°放置在工作台上,将第一零件I装入衬套10中,垫铁11的凸台上的斜面抵持于第一零件的圆角面4,通过压力机向下按压第一零件I,将第二零件的腰鼓型堵头5连接弹簧的一端及所述弹簧6插设入第一零件I的盲孔3中,同时,在凸台上的斜面对第一零件的圆角面4的作用力下,第一零件的盲孔3开口端进行收口,将第二零件2的腰鼓型堵头5及所述弹簧6封闭于第一零件I的盲孔3内,完成收口后,取出第一零件I和第二零件2组成的零件组件,抛光因垫铁收口造成的压痕;还可以根据收口的状况,更换更小半径的衬套和垫铁,用垫铁夹住将零件组件,将垫铁连同套装在衬套中,对零件组件进行再次的收口。
[0025]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用以对零件进行封闭,零件包括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第一零件设置有盲孔,第二零件具有腰鼓型堵头及设于腰鼓型堵头一端的弹簧,所述腰鼓型堵头连接弹簧的一端及所述弹簧插设于第一零件的盲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模具对盲孔开口端收口,以将所述腰鼓型堵头一端及所述弹簧封闭于所述盲孔内,所述收口模具包括:围设于零件外侧的衬套,衬套一端设置有模头,所述模头由两个垫铁扣合而成,两垫铁之间形成的空腔与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相配合,两个所述垫铁内壁朝向彼此设置有凸台,凸台端面抵持于收口处上端的第二零件,凸台设置有斜面抵持于收口处两侧的第一零件的圆角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垫铁之间形成的空腔,包括第一导入槽和第二导入槽,及第一导入槽与第二导入槽之间的夹紧口和收口,所述腰鼓型堵头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及第一堵头与第二堵头之间的连接柱,所述第二堵头下端连接所述弹簧,所述第一堵头置于所述第一导入槽中,夹紧口围设于所述连接柱,所述第一零件置于所述第二导入槽中,收口围设于第一零件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铁与衬套之间间隙为0.008?0.016mm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环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铁为半圆形,两垫铁扣合为环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台端面与第二零件之间设置有垫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一侧的斜面与垫铁内壁所成角度为51°?5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铁材质为T8A。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零件材质为GH416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支撑零件收口模具,用以对零件进行封闭,零件包括设置有盲孔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第二零件具有腰鼓型堵头及设于腰鼓型堵头一端的弹簧,收口模具对盲孔开口端收口,以将所述腰鼓型堵头一端及弹簧封闭于盲孔内,所述收口模具包括:围设于零件外侧的衬套,衬套一端设置有模头,模头由两个垫铁扣合而成,两垫铁之间形成的空腔与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相配合,两个垫铁内壁朝向彼此设置有凸台,凸台端面抵持于收口处上端的第二零件,凸台设置有斜面抵持于收口处两侧的第一零件的圆角面。收口模具结构新颖、简单,质量稳定,不再对零件收口处进行焊接或者车床滚压,避免零件表面在焊接加工或者车床滚压加工时产生大量的褶皱甚至裂纹。
【IPC分类】B21D37/10
【公开号】CN205165588
【申请号】CN201521019309
【发明人】孟辉, 陈庆华, 王建新, 王浩, 胡海霞, 袁方
【申请人】沈阳黎明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