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635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谷电蓄热装置I的上方,蓄热恒压水箱2通过保温管道和阀门与谷电蓄热装置1、太阳能集热器16和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连接,智能控制装置13分别控制蓄热恒压水箱2的出水温度、谷电蓄热装置I的蓄热量,由智能控制装置13控制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向用户采暖系统供应热能。集热器循环栗14和太阳能集热器16根据用户采暖系统的现场实际进行布置,收集日间的太阳能量输送到蓄热恒压水箱2作为采暖的热能。智能控制装置13分别与蓄热恒压水箱2、谷电蓄热装置1、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连接,智能控制装置13根据用户采暖系统需求和气候变化控制谷电蓄热装置1、太阳能集热器16的运行,向用户采暖系统输送热能。
[0030]在回水管ΙΠ21上设置二次循环栗4,在用户采暖系统与谷电蓄热装置I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对热网和用户起到隔离的作用,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通过管路与一次循环栗3、二次循环栗4的出水管连通。蓄热恒压水箱2的侧面上部设置出水管117,出水管117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连接,在所述管路上设置一次循环栗3,使出水管117中的热水进入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蓄热恒压水箱2的侧面下部设置出水管Π18,出水管Π18上设置淋水栗9。用户采暖系统的回水管Π 20与回水管ΙΠ21连通,回水管ΙΠ 21与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的二次侧进水口连接,在回水管ΙΠ21上设置的二次循环栗4为用户热水系统提供循环动力,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的二次侧出水口通过管路接至用户采暖系统供水管。在用户采暖系统中设置膨胀水箱8,在膨胀水箱8上设置浮球补水装置,在用户采暖系统供水管路高点设置自动排气阀11。出水管Π 18、回水管V12的旁路管汇合于回水管IV22,并在回水管IV22与蓄热恒压水箱2的顶部连通处设置蒸汽回收器10将蓄热恒压水箱2中的蒸汽冷凝成热水,便于使用。
[0031]在回水管V12与谷电蓄热装置I连通的管路上,设置电动流量调节阀7和电动截止阀6,根据供热需求可以使用电动截止阀6停止向蓄热装置I供水,实现间断供热。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7的启闭和开度大小,可以用来控制进入谷电蓄热装置I的回水的流量,调节蓄热恒压水箱2的温度。谷电蓄热装置I的出水口与蓄热恒压水箱2上部连通。当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7关闭时,回水全部直接经回水管IV22进入蓄热恒压水箱2的顶部。当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7完全开启时,回水大部分进入谷电蓄热装置I进行加热,被加热的水和产生的蒸汽通过回水管119进入蓄热恒压水箱2的上部。由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7和蓄热恒压水箱2组成恒温调节系统,当用户采暖系统需要的热量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谷电蓄热装置I的供热能力,使用户采暖系统的供热系统平稳运行。
[0032]蓄热恒压水箱2内设置静压线(恒压点),蓄热恒压水箱2侧面上部与所述静压线水平位置设有溢流水封装置,在蓄热恒压水箱2内水面超过静压线时,通过溢流水封装置排放多余的水使水面达到静压线。蓄热恒压水箱2中设有补水管,补水采用脱盐水,蓄热恒压水箱2设置浮球阀,浮球阀与补水管上的截止阀门连接。在蓄热恒压水箱2内水面低于静压线时,浮球阀开启,通过补水管向蓄热恒压水箱2加水,使水面达到静压线,实现蓄热恒压水箱2的自动恒压功能。
[0033]谷电蓄热装置I通常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或地下室内,谷电蓄热装置I为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蓄热能力的模块式结构,谷电蓄热装置I可以根据蓄热需求,使用不同规格的蓄热模块组,提供不同的蓄热能力。谷电蓄热装置I设有金属框架结构和金属外壳103,金属外壳103内置蓄能材料102(金属氧化物或相变材料),在蓄能材料102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导热蛇形管101和谷电加热部件104;导热蛇形管101中供热介质(如:水)由蓄能材料提供的热量升温。导热蛇形管101为至少一组,组成导热蛇形管换热装置,可以通过改变导热蛇形管101的使用数量,来调整谷电蓄热装置I的热传导面积。
[0034]智能控制装置13分别在蓄热恒压水箱2的出水管117上、谷电加热蓄能装置I中设置温度传感器,智能控制装置13根据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分别控制谷电加热部件104、一次循环栗3和电动流量调节阀7的启闭和开度。
[0035]本实施例中,太阳能集热器16接收的太阳能用来加热蓄热恒压水箱2中的水,谷电蓄热装置I在谷电时段蓄储由谷电转换来的热量,同时也加热蓄热恒压水箱2中的热水,其他时段由智能控制装置13控制谷电蓄热装置I向蓄热恒压水箱2供热,保持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与太阳能集热器16—起共同满足用户采暖系统供热的需求,以上所述的光、谷电组合式加热蓄能热水供热装置生产的热能,根据用户采暖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保温管道与用户采暖系统的供热设备(散热器或换热器等)连接,供热系统的循环动力由循环水栗(一次循环栗3、二次循环栗4、集热器循环栗14等)提供。
[0036]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是将太阳能和低谷电的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即将太阳能集热器16和谷电蓄热装置I结合起来使用,同时采用智能控制装置13对低谷电加热蓄能进行管理的高科技蓄热供热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采暖期室外气温的变化及用户采暖系统的需要调整蓄热和供热量。
[0037]实施例2
[0038]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为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主要包括:谷电蓄热装置1、蓄热恒压水箱2(闭式)、智能控制装置13、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等,具体结构如下:
[0039]蓄热恒压水箱2布置在谷电蓄热装置I的上方,蓄热恒压水箱2通过保温管道和阀门与谷电蓄热装置I和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连接,智能控制装置13分别控制蓄热恒压水箱2的出水温度、谷电蓄热装置I的蓄热量,由智能控制装置13控制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向用户采暖系统供应热能。智能控制装置13分别与蓄热恒压水箱2、谷电蓄热装置1、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连接,智能控制装置13根据用户采暖系统需求和气候变化控制谷电加热蓄能二次换热供热系统的运行,向用户采暖系统输送热能。
[0040]在回水管ΙΠ21上设置二次循环栗4,在用户采暖系统与谷电蓄热装置I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对热网和用户起到隔离的作用,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通过管路与一次循环栗3、二次循环栗4的出水管连通。蓄热恒压水箱2的侧面上部设置出水管117,出水管117通过管路与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连接,在所述管路上设置一次循环栗3,使出水管117中的热水进入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蓄热恒压水箱2的侧面下部设置出水管Π18,出水管Π18上设置淋水栗9。用户采暖系统的回水管Π 20与回水管ΙΠ21连通,回水管ΙΠ21与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二次侧进水口连接,在回水管ΙΠ21上设置二次循环栗4为用户热水系统提供循环动力,板式换热器二次换热装置5 二次侧出水口通过管路接至用户采暖系统供水管。在用户采暖系统中设置膨胀水箱8,在膨胀水箱8上设置浮球补水装置,在用户采暖系统供水管路高点设置自动排气阀11。出水管Π 18、回水管V12的旁路管汇合于回水管IV22,并在回水管IV22与蓄热恒压水箱2的顶部连通处设置蒸汽回收器10将蓄热恒压水箱2中的蒸汽冷凝成热水,便于使用。
[0041]在回水管V12与谷电蓄热装置I连通的管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