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清淤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78180阅读:来源:国知局
淤泥漏下,定期清理砂石渗透区10,还可将细致淤泥作为农作物肥料。
[0024]需要说明的是,渗水区3下方无缝连接一渗透箱9,渗透箱9没有底壁,顶壁即为渗水区3管道的外壁,容积为15立方米,其侧板直接插入地基上的砂石渗透区10内,砂石渗透区10由上至下依次为:砂土、土工布、烁石及土工布,砂土和烁石的厚度均为Im,这样能够使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图中为了方便示出旋转漏口 8,故标示出旋转漏口 8,实际上,旋转漏口 8应当是被渗透箱9的侧板遮挡住的。
[002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大气压差原理,利用高压部分对低压区域的趋向性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带动泥沙与垃圾迅速通过易淤积部分。具体的实施过程为:非雨季时,控制系统7控制第一阀门定期闭合,第一水位传感器5将渗水区3的水位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7,当水量超过一定限值(比如最高水位的三分之二)时,迅速关闭第二阀门,并且打开旋转漏口8,水流进入底部渗透箱9,直至渗水区3的水位为零时,再将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7,使旋转漏口 8闭合,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迅速打开,在大气压差的作用下,进水区4的水流冲击渗水区3,使淤积物在水流的作用下被迅速旋起,快速通过出水区2,达到区域性清淤的目的。而在雨季时,当进水区4的水位达到指定值(比如最高水位的四分之三)时,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7,使得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旋转漏口8迅速保持打开的状态,保证了水流量大时管道的畅通,同时也有一定的水流排入砂石渗透区1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进行补充,缓解了流量过大而引起的多种问题。
[0026I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管道I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为2000mm。该管道清游装置能够与城市常用排水管道无缝结合,安装于地理坡度小或非雨季管道流量小的容易发生淤积的地段,起到有效的防於清淤作用。为了方便安装阀门,在主管道I上形成有内径为3000mm的第一凸圈11和第二凸圈12,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安装于第一凸圈11和第二凸圈12内。具体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由两个半圆形金属板构成,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两个半圆形金属板均容纳于凸圈内;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两个半圆形金属板从凸圈中伸出并且互相配合。具体可通过榫卯结构实现配合连接,确保阀门关闭时具有极好的密封性。
[002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清淤装置利用简单的部件组合而成,安装方便,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定期自动清淤,大大节省了经费和人力,改善了工作环境,实现了自动化、持续性、有效性的防淤清淤。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设置于主管道内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主管道出水口之间为出水区,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为渗水区,所述第二阀门与主管道进水口之间为进水区;所述渗水区的内顶壁上安装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进水区的内顶壁上安装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渗水区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旋转漏口并且渗水区下方无缝连接一渗透箱,所述渗透箱的侧板插入地基上的砂石渗透区内,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将水位探测结果反馈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及旋转漏口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为2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均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漏口的数量为3个,每个旋转漏口均包括:地漏主体以及覆盖于其上的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渗透区由上至下依次为:砂土、土工布、烁石及土工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渗透箱的容积为15立方米。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上形成有内径为3000mm的第一凸圈和第二凸圈,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安装于第一凸圈和第二凸圈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由两个半圆形金属板构成,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两个半圆形金属板均容纳于凸圈内;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两个半圆形金属板从凸圈中伸出并且互相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半圆形金属板通过榫卯结构实现配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清淤装置,包括:主管道、设置于主管道内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与主管道出水口之间为出水区,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为渗水区,第二阀门与主管道进水口之间为进水区;渗水区的内顶壁上安装有第一水位传感器,进水区的内顶壁上安装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渗水区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旋转漏口并且渗水区下方无缝连接一渗透箱,渗透箱的侧板插入地基上的砂石渗透区内。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利用简单的部件组合而成,安装方便,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定期自动清淤,大大节省了经费和人力,改善了工作环境,实现了自动化、持续性、有效性的防淤清淤。
【IPC分类】E03F9/00
【公开号】CN205189114
【申请号】CN201520936979
【发明人】谢昊文, 陈学高, 余钟波, 衣鹏, 陈力
【申请人】河海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