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分配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337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5]电容用导体图案P2212、P2312形成于电介质层906的第1、第2方向的大致中央。电容用导体图案P2212、P2312沿第I方向,配置于电感用导体图案P1224、P1324之间。电容用导体图案P2212配置于电感用导体图案P1224—侧,电容用导体图案P2312配置于电感用导体图案Pl 324—侧。
[0086]电容用导体图案P2212连接至电感用导体图案P1214、P1224。电容用导体图案P2312连接至电感用导体图案P1314、P1324。
[0087]电容用导体图案P2222、P2322形成于电介质层906的第2方向的另一端附近。电容用导体图案P2222形成于电介质层906的第I区域Rel,电容用导体图案P2322形成于电介质层906的第2区域Re2。电容用导体图案P2222、P2322形成为与接地用导体图案P9051彼此部分重叠。
[0088]在电介质层907上形成有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Ol、PP02、PP03以及接地用导体图案P907。此面成为层叠基板90的外部连接面(另一个主面)。
[0089]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Ol、接地用导体图案P907在电介质层907的第I方向的大致中央,沿第2方向空开间隔进行配置。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Ol与电容用导体图案P2103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并重叠配置。接地用导体图案P907是长方形,并与接地用导体图案P905(特别是接地用导体图案P9052)重叠配置。
[0090]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2、PP03形成于电介质层907的第2方向的另一端附近。夕卜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2形成于第I区域Rel,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2形成于第2区域Re2。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2、PP03将接地用导体图案P907介于两者之间进行配置。
[0091]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Ol相当于第I输入输出端子POl,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2相当于第2输入输出端子P02,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3相当于第3输入输出端子P03。
[0092 ] 接地用导体图案P90 7经由层间连接导体V i与接地用导体图案P90 3、P90 5连接。这些接地用导体图案P903、P905、P907成为功率分配器10的接地。
[0093]电感用导体图案P1211、P1212、P1213、P1214分别通过层间连接导体Vi依次连续地进行连接。此时,通过使各电感用导体图案P1211、P1212、P1213、P1214在俯视时大致一致,从而构成具有与层叠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的螺旋状的电感元件。通过此电感元件来实现电感
121。此外,电介质层902的走线用导体图案P912、层间连接导体Vi也作为电感121的一部分起作用。而且,实现此电感121的电感元件形成为使传输信号的相位变化90[°]的形状。即,电感121通过集总常数型的电感来实现。
[0094]电感用导体图案P1221、P1222、P1223、P1224分别通过层间连接导体Vi依次连续地进行连接。此时,通过使各电感用导体图案P1221、P1222、P1223、P1224在俯视时大致一致,从而构成具有与层叠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的螺旋状的电感元件。通过此电感元件来实现电感
122。此外,电介质层902的走线用导体图案P911、层间连接导体Vi也作为电感122的一部分起作用。而且,实现此电感122的电感元件形成为使传输信号的相位变化90[°]的形状。即,电感122通过集总常数型的电感来实现。
[0095]电感用导体图案P1311、P1312、P1313、P1314分别通过层间连接导体Vi依次连续地进行连接。此时,通过使各电感用导体图案P1311、P1312、P1313、P1314在俯视时大致一致,从而构成具有与层叠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的螺旋状的电感元件。通过此电感元件来实现电感
131。此外,电介质层902的走线用导体图案P922、层间连接导体Vi也作为电感131的一部分起作用。而且,实现此电感131的电感元件形成为使传输信号的相位变化90[°]的形状。即,电感131通过集总常数型的电感来实现。
[0096]电感用导体图案P1321、P1322、P1323、P1324分别通过层间连接导体Vi依次连续地进行连接。此时,通过使各电感用导体图案P1321、P1322、P1323、P1324在俯视时大致一致,从而构成具有与层叠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的螺旋状的电感元件。通过此电感元件来实现电感
132。此外,电介质层902的走线用导体图案P921、层间连接导体Vi也作为电感132的一部分起作用。而且,实现此电感132的电感元件形成为使传输信号的相位变化90[°]的形状。即,电感132通过集总常数型的电感来实现。
[0097]通过电容用导体图案P2101、P2102、P2103、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Ol与接地用导体图案P903、P905相重叠的区域;以及夹在该区域内的电介质层来实现电容210。
[0098]通过电容用导体图案P2211、P2212与接地用导体图案P903、P905、P907相重叠的区域;以及夹在该区域内的电介质层来实现电容221。
[0099]通过电容用导体图案P2221、P2222与接地用导体图案P903、P905、P907相重叠的区域;以及夹在该区域内的电介质层来实现电容222。
[0100]通过电容用导体图案P2311、P2312与接地用导体图案P903、P905、P907相重叠的区域;以及夹在该区域内的电介质层来实现电容231。
[0101]通过电容用导体图案P2321、P2322与接地用导体图案P903、P905、P907相重叠的区域;以及夹在该区域内的电介质层来实现电容232。
[0102 ] 而且,各电感、电容、电阻器、接地如下所示进行连接。
[0103]电容用导体图案P2101、P2102、P2103(电容210的构成要素)经由层间连接导体Vi与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Ol(第I输入输出端子)进行连接。
[0104]电容用导体图案P2101(电容210的构成要素)经由走线用导体图案P912以及层间连接导体Vi与电感用导体图案P1211(电感121的构成要素)进行连接。电感用导体图案P1214(电感121的构成要素)连接至电感用导体图案P1224(电感122的构成要素)。电感用导体图案P1221(电感122的构成要素)经由走线用导体图案P911以及层间连接导体Vi与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2 (第2输入输出端子P02)进行连接。
[0105]电感用导体图案P1214(电感121的构成要素)以及电感用导体图案P1224(电感122的构成要素)与电容用导体图案P2212进行连接,并且经由层间连续导体Vi与电容用导体图案P2211以及部件安装用导体图案P3011进行连接。
[0106]电感用导体图案P1221(电感122的构成要素)以及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2(第2输入输出端子P02)经由层间连接导体Vi与电容用导体图案P2221、P2222以及部件安装用导体图案P3021进行连接。
[0107]电容用导体图案P2101(电容210的构成要素)经由走线用导体图案P922以及层间连接导体Vi与电感用导体图案P1311(电感131的构成要素)进行连接。电感用导体图案P1314(电感131的构成要素)连接至电感用导体图案P1324(电感132的构成要素)。电感用导体图案P1321(电感132的构成要素)经由走线用导体图案P921以及层间连接导体Vi与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3 (第3输入输出端子P03)进行连接。
[0108]电感用导体图案P1314(电感131的构成要素)以及电感用导体图案P1324(电感132的构成要素)与电容用导体图案P2312进行连接,并且经由层间连续导体Vi与电容用导体图案P2311以及部件安装用导体图案P3012进行连接。
[0109]电感用导体图案P1321(电感132的构成要素)以及外部连接用导体图案PP03(第3输入输出端子P03)经由层间连接导体Vi与电容用导体图案P2321、P2322以及部件安装用导体图案P3022连接。根据这种连接结构,通过层叠基板90以及安装于此层叠基板90的安装部件91、92能够实现上述图1所示的功率分配器10的电路。
[0110]而且,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从而能够利用在层叠基板90内形成的集总常数型电感元件来实现电感121、122、131、132。由此,能够以比利用高频信号的1/4波长的分布常数线路来实现电感更小的面积,形成电感121、122、131、132。因此,能够使层叠基板90的面积变小,从而能够使功率分配器10的面积变小。
[0111]而且,电感121、122、131、132是沿层叠方向伸长的螺旋状。由此,即使电感的导体图案变长,面积也不会变大,容易使层叠基板90的面积更小。
[0112]此外,上述的结构中,电感121、122形成于层叠基板90的第I区域Rel,电感131、132形成于层叠基板90的第2区域Re2。因此,能够使电感121、122与电感131、132分隔开,能够抑制电感121、122与电感131、132之间的磁场耦合。由此,能够提高第2输入输出端子P02与第3输入输出端子P03之间的隔离。
[0113]此外,上述的结构中,如图3所示,电感121、122在俯视层叠基板90时的卷绕方向相同,在层叠基板90的外部连接面侧的端部进行连接。由此,通过电感121产生的磁场和电感122产生的磁场来形成封闭磁场。同样地,电感131、132在俯视层叠基板90时的卷绕方向相同,在层叠基板90的外部连接面侧的端部进行连接。由此,通过电感131产生的磁场和电感13 2产生的磁场来形成封闭磁场。
[0114]因此,能够抑制电感121、122与电感131、132之间的磁场耦合。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2输入输出端子P02与第3输入输出端子P03之间的隔离。
[0115]此外,电感121和电感131在俯视层叠基板90时的卷绕方向是相反的。由此,电感121的磁场与电感131的磁场不发生耦合而彼此独立。因此,能够抑制电感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