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单元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380228阅读:来源:国知局
。通过该第二卡合部220与装置侧第二卡合部620的卡合,限制盒20的后端侧朝+Z方向移动。之后,如图6的(C)所示,降低盒20的前端侧,将盒20的第一卡合部920插入到作为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贯通孔中。然后,当使用者如箭头所示那样朝下方推入操作部910时,第一卡合部920与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卡合被固定。
[0100]图7是示出盒20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截面图。该图与图6的(C)中朝下方推入操作部910的状态相当。在盒20安装于保持器60内的状态下,盒20的墨水供给口280从保持器60的墨水供给管640的周围的弹性部件648承受+Z方向的作用力Ps。另外,盒20的电路基板40从接触点机构70承受倾斜方向的作用力Pt。该作用力Pt具有+Z方向分量,因此,与墨水供给口 280所承受的作用力Ps—起作为将盒20朝+Z方向(“第一方向”)施力的力起作用。盒20的第一卡合部920与第二卡合部220具有对抗这些作用力Ps、Pt而将盒20在保持器60内以稳定的状态固定的功能。此处,“稳定的状态”意味着墨水供给口 280与墨水供给管640处于无泄漏的连通状态、以及电路基板40与接触点机构70之间的电连接稳定。
[0101]图8的(A)?(C)是示出将盒20安装于保持器60内时的第一卡合部920的运动的主要部分截面图。此处,示出包含第一卡合部920与操作部910的XZ方向的截面。当盒20在保持器60内逐渐降低时,如图8的(A)、(B)所示,构成盒20的第一^^合部920的腿部920a、920b插入到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贯通孔中。此时,操作部910朝上方退避,因此,第一卡合部920的腿部920a、920b—边摆动或者弯曲一边进入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贯通孔中。之后,当使用者朝下方推入操作部910时,如图8的(C)所示,第一卡合部920被固定。具体而言,位于操作部910的下端部的固定部914的外表面亦即推压面推压腿部920a、920b的内表面亦即被推压面,将腿部920a、920b按压于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贯通孔的内壁面的一部分。另外,为了实现这样的状态,优选以当操作部910到达其下端位置时固定部914的前端到达相比保持器60的装置侧底壁部601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构成操作部910。结果,在操作部910的固定部914与装置侧第一^^合部610的贯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夹持固定第一^^合部920的腿部920a、920b。并且,设置于腿部920a、920b的卡合形状部922与装置侧第一^^合部610的贯通孔的周围的壁面在卡止的状态下被固定。即,第一卡合部920与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卡合,限制盒20朝上方向(+Z方向)移动的运动。另一方面,当从图8的(C)的状态起使用者朝上方抬起操作部910而返回到图8的(B)的状态时,固定部914对腿部920a、920b的推压状态被解除或者释放,腿部920a、920b能够摆动或者变形,使用者能够拿起盒20。
[0102]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将能够限制盒20从保持器60朝上方(+Z方向)移动的运动的卡合构造900设置于盒20的底面亦即第一面201,所以能够使用与以往不同的构造使盒20与保持器60卡合。另外,作为卡合构造900,将能够限制盒20朝上方(+Z方向)移动的运动的第一卡合部920设置于盒20的第一面201,另外,将能够解除第一卡合部920与保持器60的卡合的操作部910设置于第二面202,因此,能够利用现有技术所没有的新的卡合机构将盒20从保持器60卸下。
[0103]另外,如图6的(C)所示,优选将第一卡合部920设置于相比盒20的长度L20的中央位置CL20靠+Y方向侧的位置。此处,“盒20的长度L20”是第三面203与第四面204之间的距离。换言之,优选将第一卡合部920设置于相比第四面204接近第三面203的位置。该理由在于为了通过对抗电路基板40从接触点机构70承受的作用力使盒20的安装状态稳定,而期望在接近电路基板40的位置设置第一卡合部920。另外,通过在接近电路基板40的位置设置第一卡合部920,起到使电路基板40与接触点机构70的电接触稳定化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了对抗墨水供给口 280从保持器60承受的作用力而使盒20的安装状态稳定,优选将第二卡合部220设置于盒20的后端。另外,优选墨水供给口 280在+-Y方向上位于第一^^合部920与第二卡合部220之间。这样一来,能够实现平衡性良好地对抗墨水供给口 280从保持器60承受的作用力的卡合状态。另外,能够使墨水供给口 280与墨水供给管640的连接更加可靠。
[0104]B.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构造的变形例
[0105]图9的(A)和(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构造的变形例的图,且是与图8的(B)、
(C)对应的图。该卡合构造中的第一卡合部920与图8的(A)?(C)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操作部910a的构造和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该操作部910a具有推杆凸轮(knock_and-cam)机构911、以及对固定部914朝上方施力的弹簧913。推杆凸轮机构911是多用于圆珠笔的公知的机构,是进行当按动一次位于推杆凸轮机构911的后端的推杆棒时前端突出,当再一次按动时前端后退的动作的机构。在图9的(A)和(B)中,操作部910a的上端的部件作为推杆棒发挥功能。在推杆凸轮机构911,除了该推杆棒之外,还包含凸轮主体和旋转件,但省略其详细的图示以及说明。
[0106]如果利用具备这样的推杆凸轮机构911的操作部910a,则当按动一次操作部910a的上端时,如图9的(B)所示,在第一^^合部920的腿部920a、920b与装置侧第一^^合部610的卡合的状态下第一^^合部920的运动被固定。另外,当再一次按动操作部910a的上端时,如图9的(A)所示,第一卡合部920的腿部920a、920b与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卡合被解除。因而,使用者仅凭借进行按动操作部910a的上端的动作便能够容易地执行第一卡合部920与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卡合的固定或解除。
[0107]图10的(A)?(C)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构造的另一变形例的图,且是与图8的(A)?(C)对应的图。但是,在图10的(A)?(C)中,简化了各部件的形状。与图8的(A)?(C)所示的卡合构造的差异在于在盒20的壁部205、206的内表面的两侧对置设置多个突起240、以及操作部910b的下端的固定部914b的厚度变大。在该变形例中,当下压操作部910b时,如图10的(C)所示,成为在位于操作部910b的下端的固定部914b与突起240之间夹持固定第一卡合部920的腿部920a、920b的状态。结果,设置于腿部920a、920b的卡合形状部922与装置侧第一^^合部610在卡合的状态下被固定。另一方面,在图8的(A)?(C)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腿部920a、920b固定于固定部914与装置侧第--^合部610的贯通孔的内壁面之间这一点与图1O的(A)?(C)的变形例不同。但是,两者均起到大致相同的效果。
[0108]图11的(A)?(C)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构造的又一变形例的图,且是与图6的(A)?(C)对应的图。与图6的(A)?(C)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构造的较大差异在于第 ^合部920的两个腿部920a、920b沿着Y方向排列设置。另一方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两个腿部920a、920b沿着X方向排列。图11的(A)?(C)那样的卡合构造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另外,第一卡合部920无需具有两个腿部920a、920b,也可以仅具有一个腿部920a(或者920b)。另外,第一卡合部920只要具有能够与保持器60的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卡合的构造即可,也可以具有腿部920a、920b以外的其他形状及构造的部件。
[0109]如从上述的图8的(A)?图11的(C)的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作为卡合构造900,能够利用如下各种机构,所述机构使用设置于盒20的第二面202的操作部910,能够固定设置于第一面201的第一卡合部920的运动或者解除其卡合。
[0110]图12的(A)?(D)是示出装置侧第一^^合部610的各种变形例的图,且是与图6的(A)相当的图。图6的(A)中说明的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形成为遍及装置侧底壁部601的厚度整体、以相同的截面形状贯通的贯通孔。图12的(A)的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a形成为在装置侧底壁部601的厚度方向具有阶梯差的贯通孔,在其最内侧的壁面形成有划定贯通孔的薄壁部件612。在该情况下,第一卡合部920的卡合形状部922(图2)能够与该薄壁部件612的壁面(或者其边缘)卡合。这一点对于图12的(B)?(D)也是同样的。图12的(B)的装置侧卡合部610b形成为沿从装置侧底壁部601的内表面朝外表面的方向(-Z方向)凹陷的凹部。
[0111]在该情况下,第一卡合部920卡止于在装置侧底壁部601的凹部的最内侧的壁面形成的薄壁部件612的壁面(或者其边缘)。图12的(C)的装置侧卡合部610c也形成为沿从装置侧底壁部601的内表面朝外表面的方向(-Z方向)凹陷的凹部这一点与图12的(B)相同,但划定贯通孔的周围的薄壁部件612形成于凹部的深度的中央这一点与图12的(B)不同。图12的
(D)是在图12的(B)中在位于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d的下方的底面也形成贯通孔的图。从图12的(A)?(D)的说明能够理解的那样,构成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贯通孔形成为供第一卡合部920从内表面朝外表面通过的空间。此处,“内表面”是保持器60的装置侧底壁部601中的面对盒20侧(+Z方向)的面,“外表面”是面对其相反侧(-Z方向)的面。另外,这样的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各种形状也能够应用于以下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0112]C.第二实施方式
[0113]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盒20a的立体图,且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对应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卡合构造900a的第一卡合部940和操作部930的构造以及动作不同。盒20a的其他构造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0114]第一卡合部940包括从盒20a的第一面201朝-Z方向突出的第一腿部940a和第二腿部940b。在各腿部940a、940b的下端分别具有卡合形状部942。该卡合形状部942具有沿与各腿部940a、940b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形状。在盒20a安装于保持器60的状态下,这些卡合形状部942与保持器60内的装置侧第一卡合部610的贯通孔卡合,由此限制盒20a朝+Z方向移动的运动。在盒20a的第二面202设置有操作部930。该操作部930是供使用者操作的部件,当固定第一^^合部940与装置侧第一^^合部610的卡合或者解除卡合时,利用该操作部930。操作部930设置于第二面202,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910(图2)不同,该操作部930通过使用者使其头部932旋转来进行第一^^合部940的卡合状态的固定或解除。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