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微孔直液结构的储液式书写笔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0300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固定罩111还可以呈椎台状或棱柱筒状。
[004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前座8的处于容置空间中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82,第三通孔81在该第二固定槽82的槽底形成开口。
[004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引液转换芯7包括由棉絮材质制成的芯体71以及套设在该芯体71上的包皮72。本实施例中,芯体71以其棉絮材质的特性,具有很好吸水的性能,可防止漏液。包皮72为塑料薄膜,包覆在芯体71外表面,从而固定芯体71的形状,该引流转换芯7卡设在第二固定槽82中。
[004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图5,中继芯6穿设于第一通孔31中,该中继芯6后端固定地卡设于固定罩111中,该中继芯6的前端插设于引液转换芯7的后端,这样,中继芯6可以将储液空间中的液体墨水引流到引液转换芯7中。
[0047]书写笔芯9插设于引液转换芯7的前端,可吸收引液转换芯7中的液体墨水,且该书写笔芯9穿设于前座8的第三通孔81中,并伸出容置空间,笔帽10可分离地套设在前座8上,用于保护书写笔芯9的伸出容置空间的前端。
[0048]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中继芯6和书写笔芯9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而不是直接接触,这样设计可以使中继芯6中的墨水先注入到引液转换芯7中,然后流入书写笔芯9中,能使书写笔芯9中的墨水流量保持恒定,书写字迹颜色更均匀。
[004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中继芯6和第一通孔31的内壁之间可隔出一段间隙,如图6-图10所示。在图6-图10中,用斜线标识的部位是中继芯6剖面,与中继芯6剖面相切的封闭圈为第一通孔31的横截面。其中,第一通孔31的横截面可以是角为棱角或圆角的多边形;中继芯6和第一通孔31之间的间隙可形成一个或多个通道。这样,储液空间内外的气压可保持平衡,从而使在储液空间中的液体墨水可被中继芯6引入到引液转换芯7中。当然,可以理解,中继芯6和气压平衡塞3的第一通孔31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大,当该间隙过大时,储液空间中的液体墨水会从储液空间中流出。
[005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的横截面可以呈多边形,该多边形的角可为棱角或圆角(圆角的半径精度大于R0.05),而中继芯6的横截面呈圆形,该中继芯6的横截面内切于第一通孔31的横截面;进一步地,通过对中继芯6的横截面和第一通孔31的横截面的设计,中继芯6和第一通孔31之间可形成长方形通气槽,如图8所示;中继芯6与第一通孔31还可形成梯形通气槽,如图9所示。
[0051]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将储液空间的液体墨水引入到引液转换芯7中的引液效果,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气压平衡塞3的第二通孔32有两个。透气芯5和气压平衡塞3之间设置有纳米透气片4。该纳米透气片4也占据了整个第二通孔32的截面。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气芯5还通过纳米透气片4与引液转换芯7接触,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引液效果。纳米透气片4是经纳米微孔技术处理的纳米材料制成的;透气芯5和纳米透气片4的气孔率均在10%-90%之间,最佳为25%-80% ;进一步地,透气芯5和纳米透气片4的平均孔径在50um-100um之间,这样,能保证储液空间内外连通的情况下,防止液体墨水的泄露。
[0052]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的内径为0.5mm-10mm之间,第二通孔32的内径为0.5mm-1Omm0
[005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引液转换芯7在容置空间中移动,储液式书写笔还包括三个挡片12,该三个挡片12分别插接在气压平衡塞3上,并分别与引液转换芯7相抵持,从而使引液转换芯7固定在第二固定槽82中。
[0054]本实施例中,中继芯6和书写笔芯9之间的间隙与透气芯5、纳米透气片4配合,使储液空间内外气压平衡,以实现向引液转换芯7供应液体墨水的目的。当使用书写笔时,储液管11中液位下降,负压增大,外界空气通过透气芯5和纳米透气片4进入储液管11中,实现气流畅通和气压平衡。
[0055]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继芯6和书写笔芯9之间的间隙、透气芯5以及纳米透气片4,实现了储液空间内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书写笔结构简单,并且透气芯的制造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005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书写笔芯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为带笔珠的金属笔尖、通用的钢笔芯等,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透气片是采用纳米界面技术制造的材料,是在微孔通气的材料表面采用了研制成功的超双疏性纳米材料技术,该纳米透气片在具有很好疏液性的同时,还具有透气性。
[0057]在图10中,平口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可设计为从一个孔至无数个孔。
[0058]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微孔直液结构的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书写笔芯(9);所述微孔直液结构包括气压平衡塞(3)、用于储存液体墨水的储液管(11)和用于将所述储液管(11)中的液体墨水引入所述书写笔芯(9)的引液装置;储液管(11)包括储液筒(112)以及安装在该储液筒(112)后端的固定罩(111);所述气压平衡塞(3)塞在储液筒(112)的前端;所述气压平衡塞(3)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所述微孔直液结构还包括带有微孔的用于占据整个第二通孔(32)的截面以保持储液管(11)内外气压平衡的透气芯(5);所述储液管(11)、所述气压平衡塞(3)和所述透气芯(5)围成用于储存液体墨水的储液空间; 所述引液装置包括引液转换芯(7)和中继芯(6);所述中继芯(6)穿设于第一通孔(31)中,该中继芯(6)后端固定地卡设于所述固定罩(111)中;该中继芯(6)的前端插设于所述引液转换芯(7)的后端,用于将所述储液空间中的液体墨水引流到所述引液转换芯(7)中,所述书写笔芯(9)插设于所述引液转换芯(7)的前端,用于吸收所述引液转换芯(7)中的液体墨水; 所述透气芯(5)和所述气压平衡塞(3)之间设置有纳米透气片(4);所述透气芯(5)还通过纳米透气片(4)与所述引液转换芯(7)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芯(6)和所述第一通孔(31)的内壁之间隔出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中继芯(6)的横截面呈圆形,该中继芯(6)的横截面内切于所述第一通孔(31)的横截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笔筒(2)、前座(8)以及后座(I);所述前座(8)为一回转体,该前座(8)轴向上开设有第三通孔(81);所述后座(I)呈柱状;所述前座(8)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笔筒(2)的前端,所述后座(I)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笔筒(2)的后端,使所述前座(8)、所述后座(I)以及所述笔筒(2)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储液筒(112)为笔筒(2)的一段;所述固定罩(111)、所述气压平衡塞(3)、所述透气芯(5)、所述引液装置和所述书写笔芯(9)均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书写笔芯(9)还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81)中,并伸出所述容置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I)的处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01);所述固定罩(111)固定地卡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101)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8)的处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端面上开设有笫二固定槽(82),所述第三通孔(81)在该笫二固定槽(82)的槽底形成开口;所述引液转换芯(7)卡设在所述笫二固定槽(82)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挡片(12),该三个挡片(12)分别插接在所述气压平衡塞(3)上,并分别与所述引液转换芯(7)相抵持。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所述的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液转换芯(7)包括由棉絮材质制成的芯体(71)以及套设在该芯体(71)上的包皮(72)。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微孔直液结构的储液式书写笔,包括书写笔芯(9);所述微孔直液结构包括气压平衡塞(3)、用于储存液体墨水的储液管(11)和用于将所述储液管(11)中的液体墨水引入所述书写笔芯(9)的引液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继芯和书写笔芯之间的间隙、透气芯以及纳米透气片,实现了储液空间内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书写笔结构简单,并且透气芯的制造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IPC分类】B43K8/04
【公开号】CN205292011
【申请号】
【发明人】储祥伟
【申请人】东益企业国际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