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前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055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前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前悬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发动机前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0002]在车辆生产制造中,发动机悬置主要用于支撑动力总成质量,确保动力总成在整车上的正确位置,避免动力总成和周边部件干涉造成相关部件的损坏,同时对动力总成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其在运动中产生的过大位移。
[0003]发动机悬置系统分为前悬置和后悬置系统,其中前悬置主要有两种结构,叉式结构和元宝梁结构。其中元宝梁结构有利于车架总成刚度的提升,但是对相关部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同时整体结构复杂,制造及维护成本较高,不便于动力总成后期市场维护。而叉式结构则具有安装方便且成本低廉、动力总成的维护方便且车辆通过性较好,因此一般前悬置设计中优先考虑叉式结构,便于对整车成本的控制及后期市场服务的便利性。
[0004]如图1所示为元宝梁结构,包括有元宝梁I和支撑板2;元宝梁的两端与车架总成3固定连接,支撑板同时连接车架总成与元宝梁的一端。元宝梁结构对车架总成精度要求高,当出现车架精度较低时左右两侧会出现元宝梁的孔位与支撑板的孔位错位而无法装配的情况;另一方面,元宝梁整体式结构、重量大、工艺复杂、加工制造成本较高;第三,元宝梁一般处于发动机油底壳下方,会影响到油底壳拆卸的便利性。
[0005]如图2所示为现技术的叉式结构,包括连接板4、前支架总成5及悬置软垫6;在前支架总成5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7。由于悬置软垫本身较宽,此处宽度设计要考虑悬置软垫边界、加强筋焊接时的焊缝宽度以及悬置软垫随发动机总成下降装配时的自由空间,因此一般预留15mm以上空间。从而支架宽度一般比软垫边界大约40mm。这样容易出现和其它相关部件干涉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前支架总成,改变现发动机前支架的结构,在保证强度及悬置系统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避免与其它相关部件的干涉。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种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包括有连接板和前支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支架固定连接;
[0009]所述前支架包括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所述第一前支架与所述第二前支架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前支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0]在所述前支架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贯通所述第一前支架;且所述开口槽的底边设置于所述第二前支架上;
[0011 ]还包括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二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
[0013]所述前支架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板的宽度。
[0014]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下部加强筋和第一上部加强筋;所述第一下部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部加强筋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5]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第二下部加强筋和第二上部加强筋;所述第二下部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部加强筋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6]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形状、结构及大小均相同。
[0017]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互平行。
[0018]在所述第一前支架上的所述开口槽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对应。
[0019]在所述第二前支架上设置有悬置软垫安装孔。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板与前支架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并且在前支架上设置开口槽及加强筋结构,并减小了前支架的宽度,在保证强度及悬置系统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避免与其它相关部件的干涉。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技术元宝梁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现技术叉式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前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前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前支架主视图;
[0027]图6为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带悬置软垫的发动机前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I元宝梁,2支撑板,3车架总成,4连接板,5前支架总成,6悬置软垫,7加强筋,01连接板,02前支架,03第一加强筋,04第二加强筋,05悬置软垫,011第二定位孔,021第一前支架,022第二前支架,023开口槽,024悬置软垫安装孔,025第一定位孔,031第一下部加强筋,032第一上部加强筋,041第二下部加强筋,042第二上部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如图3至图7所示,包括有连接板01和前支架02;所述连接板Ol与所述前支架02固定连接;连接板用于同车架总成连接,前支架用于安装悬置软垫05。连接板的总体结构同现技术的连接板结构相同。
[0033]所述前支架02包括第一前支架021和第二前支架022;所述第一前支架与所述第二前支架为一体结构;第一前支架与第二前支架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一前支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025;在所述连接板0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011;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对应。通过上述定位后进行焊接。
[0034]在所述前支架02上设置有开口槽023;所述开口槽贯通所述第一前支架;且所述开口槽的底边设置于所述第二前支架上;在将第一前支架与连接板焊接固定后,开口槽在第二前支架上形成的开口与连接板之间形成通孔。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为两个,分别设置于开口槽的两侧。
[0035]还包括有第一加强筋03和第二加强筋04;所述第一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03包括第一下部加强筋031和第一上部加强筋032;所述第一下部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部加强筋与第一上部加强筋之间的夹角,同第一前支架与第二前支架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一下部加强筋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36]所述第二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04包括第二下部加强筋041和第二上部加强筋042;所述第二下部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下部加强筋与第二上部加强筋之间的夹角,同第一前支架与第二前支架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二下部加强筋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00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形状、结构及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互平行。
[0038]所述前支架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板的宽度。
[0039]在所述第二前支架上设置有悬置软垫安装孔024,用于安装悬置软垫05。
[004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板与前支架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并且在前支架上设置开口槽及加强筋结构,并减小了前支架的宽度,在保证强度及悬置系统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避免与其它相关部件的干涉。
[0041]以上所述仅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连接板和前支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前支架包括第一前支架和第二前支架;所述第一前支架与所述第二前支架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前支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在所述前支架上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贯通所述第一前支架;且所述开口槽的底边设置于所述第二前支架上; 还包括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板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下部加强筋和第一上部加强筋;所述第一下部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部加强筋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一上部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第二下部加强筋和第二上部加强筋;所述第二下部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部加强筋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前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二上部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形状、结构及大小均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互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前支架上的所述开口槽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前支架上设置有悬置软垫安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前支架总成,包括有连接板和前支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前支架固定连接;还包括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穿过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连接板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板与前支架通过焊接为一体结构;并且在前支架上设置开口槽及加强筋结构,并减小了前支架的宽度,在保证强度及悬置系统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避免与其它相关部件的干涉。
【IPC分类】B60K5/12
【公开号】CN205292262
【申请号】
【发明人】陈小平, 杨华波, 李敏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