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箱送箱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8145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箱送箱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特别是一种开箱送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包装箱技术的发展,包装箱形式越来越多,尤其只需要通过展开即可投入装箱操作的包装箱,例如图1所示的包装箱9,一般包括一个底板91、两个长度侧板92、两个宽度侧板93、一个顶板94和一个连接板95,一个宽度侧板9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度侧板92的一端连接,另一个宽度侧板9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长度侧板92的另一端连接,在宽度侧板93的两端设置折痕线,具体是宽度侧板93的端部盖在长度侧板92的端部,宽度侧板93的端部设置有相对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倾斜45度的折痕线,两个长度侧板92分别连接在底板91的两条长边上,长度侧板92与底板91之间也有折痕线,其中一个长度侧板92的一条长边与顶板94的一条长边连接,两者之间有折痕线,顶板94的另一条长边则与连接板95的一条长边连接,同样具有折痕线。上述折痕线即图1中虚线。包装箱9没有经过开箱操作时处于片材结构状态,长度侧板92、宽度侧板93都是与底板91、顶板94和连接板95处于平行状态。经过开箱操作后,片材结构的包装箱9会变成箱体结构的包装箱9,如图2所示,长度侧板92与宽度侧板93会相对底板91垂直,而长度侧板92与宽度侧板93之间也是相互垂直,当宽度侧板93和长度侧板92相对底板91垂直时,宽度侧板93的端部就顺着45度折痕线弯折,使位于45度折痕线两侧三角形结构叠在一起,同时,三角形结构会相对宽度侧板93的其它部分弯折90度,并且与长度侧板92保持在同一个平面。顶板94与连接板95则是等等产品装入包装箱9后再将包装箱9封闭,通过连接板95与另外一个没有与顶板94连接的长度侧板92连接固定。包装箱9的大致结构也可以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3111779U的实用新型专利。
[0003]上述包装箱9的开箱操作一般都是由人工实现,即通过工人施加作用力而得到可装物品的包装箱9,包装箱9从片材结构变为立体的箱体结构,人工开箱操作的缺点在于效率低、生产成本大、管理成本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开箱送箱装置,通过机械控制实现对片材结构的包装箱的开箱操作,使之成为箱体结构的包装箱,箱体结构的包装箱自动输送,开箱、送箱操作无须人员参与,开箱效率得到提高,经过开箱操作得到的箱体结构的包装箱能够迅速被输送到下一工序,例如产品装箱,对整条产品线的效率提高有所贡献,能够较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箱送箱装置,包括开箱部件、升降部件和输送部件,开箱部件包括开箱驱动器和开箱操作件,开箱驱动器具有输出端,开箱操作件安装在开箱驱动器的输出端上,开箱驱动器带动开箱操作件作直线往复运动,开箱操作件至少设有两个,所有开箱操作件的运动方向平行,其中至少有一个开箱操作件在开箱驱动器带动下的运动方向与另外一个开箱操作件在开箱驱动器带动下的运动方向相反,开箱操作件具有导向面和插入端,导向面的朝向倾斜于开箱操作件在开箱驱动器带动下的运动方向,插入端位于导向面的一端,升降部件包括升降驱动器,升降驱动器具有输出端,开箱驱动器与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输送部件上设有循环的输送路径和分布在输送路径上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沿着输送路径运动,升降部件带动开箱部件运动的范围与定位组件的运动范围部分重合。
[0006]开箱操作件由开箱驱动器带动的方式,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成本低,而针对片材结构的包装箱所具有的两个宽度侧板,至少利用两个开箱操作件分别将两个宽度侧板相对底板向上翻开,设置插入端是为了伸入片材结构的包装箱中宽度侧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隙,使导向面可以在开箱操作件进行开箱操作时将宽度侧板相对底板向上翻开,并且在开箱操作件运动到位后,使宽度侧板相对底板垂直,此时长度侧板在宽度侧板的带动下会相对底板弯折,从而实现开箱操作,整个过程无须人工参与,只需要工人将片材结构的包装箱放到开箱操作件底部后启动开箱驱动器。由于开箱操作件的运动行程精确稳定,不会出现宽度侧板相对底板过度翻开或翻开不够的情况,也不会出现长度侧板相对底板过度弯折或弯折不够的情况,开箱效率高且开箱质量好。开箱部件对片材结构的包装箱进行开箱操作后得到箱体结构的包装箱,然后将箱体结构的包装箱置入定位组件,输送部件带动定位组件和定位组件内的箱体结构的包装箱运动至下一工序,例如进行产品装箱操作,从而实现自动送箱。升降部件带动开箱部件运动的范围与定位组件的运动范围部分重合,是指升降部件带动开箱操作件将完成开箱操作的包装箱送入定位组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开箱操作件包括导向块,导向块与开箱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导向面和插入端设在导向块上,导向块上设有面向包装箱底板的导向块底面,导向块底面的一端与导向面的一端连接使导向块的一端形成插入端。
[0008]导向块将导向面与插入端集成到一起,导向面的作用是在开箱驱动器驱动开箱操作件进行开箱操作时,引导宽度侧板运动,使宽度侧板相对底板逐渐翻开。导向面的一端和导向块底面的一端连接形成插入端,适合采用类似楔形的结构,插入端插入宽度侧板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后,宽度侧板上远离底板的边缘就落在导向面上,直线气缸会带动导向块运动时,导向面引导宽度侧板运动,实现了开箱目的,同时导向面进一步保证了导向块可以快速运动而避免导向块对宽度侧板产生有害冲击的情况,即可以达到快速开箱的目的,所以在实现自动化开箱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开箱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面为平面或弧面。
[0009]平面或弧面都能很好地引导宽度侧板运动,使宽度侧板相对底板翻开。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开箱驱动器包括两个直线气缸,开箱驱动器的输出端为直线气缸的活塞杆,开箱操作件设有两个,开箱操作件还包括推板,每个开箱操作件的推板的一端固定在开箱驱动器的活塞杆上,每个开箱操作件的导向块固定在推板的另一端上,推板的延伸方向垂直开箱操作件在开箱驱动器带动下的运动方向。
[0011]在实际应用中,开箱驱动器采用直线气缸,直线气缸行程固定,控制成本低,适合作为直线往复运动的执行元件,为了保证足够的开箱操作行程,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用于容纳直线气缸的运动行程,包装箱的内部无法提供这个空间,若是缩小直线气缸的体积,使开箱驱动器能够置入包装箱内,则会使活塞杆的伸缩量也相应减小,无法将宽度侧板完全翻开,因此增加推板,通过推板将导向块置于远离开箱驱动器的位置,由导向块进入包装箱进行开箱作业,而开箱驱动器在开箱作业时位于包装箱外部,可以保证开箱操作不受开箱驱动器的干扰,避免出现开箱驱动器与开箱作业区域干涉的情况。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件包括输送带,输送路径沿着输送带延伸,定位组件固定在输送带上,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定形面,第一定形面分别位于定位组件上两个相对的部位,第一定形面的朝向平行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第一定形面之间形成夹持区域。
[0013]输送带用于带动定位组件来运输包装箱,第一定形面用于配合导向面使包装箱的宽度侧板定形(即宽度侧板垂直底板),不会出现宽度侧板过度翻开的情况,确保包装箱的开箱质量,在输送箱体结构的包装箱的过程中,第一定形面形成的夹持区域能够夹持住包装箱,确保箱体结构的包装箱在输送带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包装箱从输送带上掉落。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部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定形面,第二定形面分别位于输送路径的两侧,第二定形面之间的区域与夹持区域重合形成定形区域,定形区域位于开箱操作件的作业路径上。
[0015]限于包装箱的材质影响,有些材质的包装箱仅通过开箱部件进行开箱操作后,包装箱与开箱部件脱离后无法保持箱体结构,因此通过第二定形面来配合包装箱的定形工作,确保各种材质的包装箱都可以实现高效开箱且保持箱体结构,第二定形面用于使包装箱的长度侧板定形(即长度侧板垂直底板),不会出现长度侧板弯折不够的情况,同时由于长度侧板被第二定形面限制,无法相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