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255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LED老化生产线采用一条线设计,上料、组装、老化、测试、包装和成品下料一条线完成,老化线长度长,占用厂房面积大,不适合长度有限的厂房来使用,由于其采用一条线设计,工装板的回收利用只能通过人工回收后再搬运到上料工位进行上工装板,人工回收工装板工作效率低。如果要实现工装板能全自动回收利用,那么就需要组建一条与老化线长度等同的回收传送线,这样的结构不但增加了厂房的占地面积,还增加了老化线的组建成本,结构复杂,维护困难。
[0003]因此,针对传统的LED老化生产线存在上述结构问题的不足,本申请人研发一种将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传送设计为上、下层结构,利用升降机构完成上下层之间物品的传送,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场地的利用效率,其通过在传送上层设置有第一老化线、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第一老化线、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并列平行设置,改变了以往一条线的设计方式,适合长度有限的厂房布局使用,各老化线之间过渡传送采用平移机构,取代了以往采用顶升平移机构和皮带线组合使用,避免了过渡传送机构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组建成本高、维护难的缺点,第一老化线和第二老化线之间设置有维修通道,方便对第二老化线进行维护,传送下层的组装线和测试包装线同样采用并列平行设置,以达到大大减少占地面积的目的;测试包装线完成LED的测试包装后,工装板经工装板输送线过渡传送流入工装板上料线上、并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对上下层之间的LED进行移载传送,以便于使其进行下一轮的老化测试包装,传送下层的顶升平移机构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对工装板的转移传送,传送下层还实现了工装板的自动循环回收利用,效率高,效果好,结构简单,方便维护的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确属必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可提高场地的利用效率,改变了以往的LED老化生产线为一条线的设计方式,取代了以往采用顶升平移机构和皮带线组合使用,避免了过渡传送机构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组建成本高、维护难的缺点,实现了工装板的自动循环回收利用,解决了传统的工装板通过人工回收搬运的现象,效率高,效果好,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包括老化LED的传送上层和位于传送上层下面作组装、测试和包装LED用的传送下层。
[0006]作为优选,所述传送上层包括老化LED的第一老化线、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第一老化线、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呈并列平行设置,第一老化线尾端和第二老化线首端连接设置有过渡传送LED的第一平移机构,第二老化线尾端和第三老化线首端连接设置有过渡传送LED的第二平移机构,第一老化线的首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第三老化线的尾端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传送下层包括组装LED的组装线、放置LED于工装板上传送的工装板上料线、测试和包装LED的测试包装线及回收工装板并将之过渡传送到工装板上料线的工装板输送线,组装线与测试包装线呈平行设置,组装线与工装板上料线之间连接设置有过渡传送LED的第一顶升平移机构,所述工装板输送线连接测试包装线的尾端与工装板上料线的首端,测试包装线尾端与工装板输送线首端连接设置有转移传送LED的第二顶升平移机构,工装板输送线尾端与工装板上料线首端通过第一顶升平移机构进行转移传送。
[0008]作为优选,所述传送下层的工装板上料线尾端与安装在传送上层的第一老化线首端的第一升降机构连接设置,测试包装线首端与安装在第三老化线尾端的第二升降机构连接设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组装线包括组装线底架和组装传送机构,组装传送机构设置在组装线底架上表面,组装传送机构的上面和下面均设置有导条皮带传送组件,组装传送机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铝导轨,所述组装传送机构安装于两条铝导轨之间,组装线底架的上层安装设置有供电用的插座安装槽,组装线底架的下层安装设置有供气用的气管组件,组装线底架下面分别设置有调节高度用的脚杯。
[0010]作为优选,所述测试包装线包括测试包装线底架和测试包装传送机构,测试包装传送机构安装设置在测试包装线底架上表面;测试包装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测试包装线底架顶部两侧的三倍速铝导轨,及滑动设置在三倍速铝导轨上的三倍速链条,及设置在两条三倍速链条之间的导电槽,及设置在导电槽上面的工装板,及设置在工装板侧边的工装板阻挡器;测试包装线底架顶部右侧也安装设置有供电用的插座安装槽,测试包装线底架底部也安装设置有供气用的气管组件,测试包装线底架下面分别也设置有调节高度用的脚杯。
[0011]作为优选,所述传送上层设置有支架,第一老化线、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均设置在支架上表面,支架左右两端向上分别设置有符合管护栏,支架左右两端下面分别设置有风批吊轨,第一老化线与第二老化线连接设置有维修通道,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之间设置有控制线槽,控制线槽安装于支架上表面,支架下表面左右两方分别安装设置有日光灯。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老化线、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设置均包括工装板阻挡器、三倍速铝导轨、三倍速链条、导电槽安装杆、导电槽和工装板,工装板阻挡器也安装设置在支架上、并位于相应的每条老化线下面,每条老化线下面均也设置有两条三倍速铝导轨,两条三倍速铝导轨安装设置在支架上表面,连接两条三倍速铝导轨安装设置有导电槽安装杆,垂直安装在导电槽安装杆上也设置有两条导电槽,两条导电槽分别位于工装板阻挡器两侧,两条三倍速铝导轨上分别也安装设置有三倍速链条,工装板设置在三倍速链条上面,工装板上安装有插座,工装板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阻挡缺口。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包括老化LED的传送上层和位于传送上层下面作组装、测试和包装LED用的传送下层。本实用新型将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传送设计为上、下层结构,利用升降机构完成上下层之间物品的传送,减少了占地面积,提高了场地的利用效率,其通过在传送上层设置有第一老化线、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第一老化线、第二老化线和第三老化线并列平行设置,改变了以往一条线的设计方式,适合长度有限的厂房布局使用,各老化线之间过渡传送采用平移机构,取代了以往采用顶升平移机构和皮带线组合使用,避免了过渡传送机构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组建成本高、维护难的缺点,第一老化线和第二老化线之间设置有维修通道,方便对第二老化线进行维护,传送下层的组装线和测试包装线同样采用并列平行设置,以达到大大减少占地面积的目的;测试包装线完成LED的测试包装后,工装板经工装板输送线过渡传送流入工装板上料线上、并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对上下层之间的LED进行移载传送,以便于使其进行下一轮的老化测试包装,传送下层的顶升平移机构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对工装板的转移传送,传送下层还实现了工装板的自动循环回收利用,效率高,效果好,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传送上层俯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传送下层俯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剖视结构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的工装板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2]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记忆功能高效灵活的LED老化生产线,包括老化LED的传送上层11和位于传送上层11下面作组装、测试和包装LED用的传送下层12。
[002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上层11包括老化LED的第一老化线1、第二老化线2和第三老化线3,第一老化线1、第二老化线2和第三老化线3呈并列平行设置,第一老化线I尾端和第二老化线2首端连接设置有过渡传送LED的第一平移机构41,第二老化线2尾端和第三老化线3首端连接设置有过渡传送LED的第二平移机构42,第一老化线I的首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51,第三老化线3的尾端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52。
[002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下层12包括组装LED的组装线6、放置LED于工装板85上传送的工装板上料线7、测试和包装LED的测试包装线8及回收工装板85并将之过渡传送到工装板上料线7的工装板输送线9,组装线6与测试包装线8呈平行设置,组装线6与工装板上料线7之间连接设置有过渡传送LED的第一顶升平移机构71,所述工装板输送线9连接测试包装线8的尾端与工装板上料线7的首端,测试包装线8尾端与工装板输送线9首端连接设置有转移传送LED的第二顶升平移机构72,工装板输送线9尾端与工装板上料线7首端通过第一顶升平移机构71进行转移传送。
[002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下层12的工装板上料线7尾端与安装在传送上层11的第一老化线I首端的第一升降机构51连接设置,测试包装线8首端与安装在第三老化线3尾端的第二升降机构52连接设置。
[002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线6包括组装线底架60和组装传送机构61,组装传送机构61设置在组装线底架60上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