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型生态护岸漫流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4266阅读:来源:国知局
(4)种植层的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输送到植物根际,为吸附-硝化层5中的微生物提供碳源,从而维持根际旺盛的微生物活性。(5)湿地植物通过中空的组织输送氧气至根系,为该系统中的吸附-硝化层5提供有氧环境。(6)种植层的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污水中的氮,达到除氮的目的。
[0028]吸附-硝化层5由沸石组成,沸石材料是一种能够无限次吸附氨态氮,又不易发生饱和现象的新型材料。沸石对铵态氮具有极强的选择吸附性,可快速吸附污水中的铵态氮,但并不作为氨态氮去除的最终途径。由于沸石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是一种理想的微生物载体。沸石大量吸附的氨态氮和硝化细菌共存,使沸石吸附的氨态氮很容易被转化为硝态氮。
[0029]优选地,所述吸附-硝化层5为层状结构。所述碎石层6的厚度为5?20mm,也层状结构,位于所述吸附-硝化层5的下方。面源污染物经过种植层8和吸附-硝化层5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形成的硝态氮,经过所述碎石层6迅速的淋溶至厌氧-反硝化层7。
[0030]优选地,所述厌氧-反硝化层7为U型结构,并且所述厌氧-反硝化层7的由粉煤灰组成。所述厌氧-反硝化层7的材料由粉煤灰组成,粉煤灰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所述厌氧-反硝化层7为U型结构,位于所述碎石层6的下方,有利于带有硝酸根离子的雨水渗滤液快速下渗并在厌氧-反硝化层6汇集。
[0031]更优选地,所述吸附-硝化层5、碎石层6、厌氧-反硝化层7的厚度比为2:1:1,并根据现场径流水质情况,按照上述比例确定该生态护岸净化系统的总体积,以使得采用上述比例能够使得各层的效能最大化。
[0032]该净水型生态护岸漫流系统中,所述反应池3侧面均铺设一层土工膜,并且所述反应池3与所述石笼护岸9之间的隔离层10比所述种植层8高I?2cm,保证面源污染物在所述反应池3内有序进行生化反应。所述溢出管11位于所述碎石层6内,垂直于河流方向沿水面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当所述厌氧-反硝化层7中的渗滤液饱和时,可以通过所述溢出管11将溢出的渗滤液靠自身重力作用排出,保证整个系统继续正常有节奏的进行渗透、吸附、分解、转化和外排的工作流程。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护岸漫流系统的末端采用常规的石笼护岸9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
[0033]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主要原理如下:
[0034]由于种植层为吸附-硝化层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和有氧环境,因此吸附-硝化层中易形成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群落,且繁殖速度快,是所述生态护岸漫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中心。当面源污染物进入该生态护岸漫流系统时,污水中的氨态氮可以快速被吸附-硝化层吸附和固定,随后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NO3-N)。有机态氮首先经过氨化细菌转化为氨态氮(NH4+-N)后被沸石固定,随后再次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N03-N)。硝态氮在此阶段不参加任何反应,随着缓冲吸附层和淋溶层直接进入反硝化层。
[0035]由于厌氧-反硝化层中溶解氧浓度极低,粉煤灰为厌氧型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附着位点,因此厌氧-反硝化层中易形成以反硝化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群落,淋溶下来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达到除氮的目的。
[0036]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型生态护岸漫流系统通过减缓面源污染物在河道坡面的径流速度,控制面源污染物在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各层结构的水利停留时间,使面源污染物在该系统内自然、有序的进行渗透、吸附、分解、转化和外排的工作流程,最终达到面源污染物高效净化的目的。
[003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净水型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包括沿坡面向水面方向依次设置的引水横沟(4)、减速堰(2)、反应池(3)、石笼护岸(9),所述反应池(3)的侧面设有隔离层(10),所述反应池(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种植层(8)、吸附-硝化层(5)、碎石层(6)以及厌氧-反硝化层(7),所述碎石层(6)中设有沿水面方向向下倾斜的溢出管(11),当所述厌氧-反硝化层(7)中的渗滤液饱和时,所述溢出管(11)将溢出的渗滤液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堰(2)由级配的卵砾石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8)的厚度为20cm,所述种植层(8)内种植有水生植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硝化层(5)由沸石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6)的厚度为5?20mm 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硝化层(7)为U型结构,并且所述厌氧-反硝化层(7)的由粉煤灰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硝化层(5)、碎石层(6)、厌氧-反硝化层(7)的厚度比为2: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10)为土工膜,并且所述反应池(3)与所述石笼护岸(9)之间的隔离层(10)比所述种植层(8)高I?2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型生态护岸漫流系统,所述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包括沿坡面向水面方向依次设置的引水横沟、减速堰、反应池、石笼护岸,所述反应池的侧面设有隔离层,所述反应池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种植层、吸附-硝化层、碎石层以及厌氧-反硝化层,所述碎石层中设有沿水面方向向下倾斜的溢出管。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型生态护岸漫流系统通过减缓面源污染物在河道坡面的径流速度,控制面源污染物在生态护岸漫流系统各层结构的水利停留时间,使面源污染物在该系统内自然、有序的进行渗透、吸附、分解、转化和外排的工作流程,最终达到面源污染物高效净化的目的。
【IPC分类】C02F9/14, E02B3/12
【公开号】CN205296070
【申请号】
【发明人】谭德远, 都丽萍, 翟鹏辉, 郭宏凯, 蔡飞
【申请人】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