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8760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炉膛水冷壁焊接连接在一起。该方案中,水冷中隔墙布置在与炉膛烟气出口通道正对的炉膛水冷壁上,有利于炉膛内烟气有组织流动,防止出现不规则的涡流,发生烟气冲刷磨损。水冷中隔墙和四周水冷壁焊接连接,有利于防止水冷中隔墙震动和变形。
[0020]作为选择,水冷中隔墙双面受热,组成水冷中隔墙的管子内径大于组成炉膛四周水冷壁的管子内径。该方案中,水冷中隔墙在炉膛内,管子吸热强烈,优选的方案水冷中隔墙的管径大于四周水冷壁的管径。
[0021]作为选择,炉膛四周水冷壁弯曲形成烟气出口通道的部分的管子内径大于其他位置管子的内径。该方案中,在四周水冷壁上部有较多弯管,造成工质流动阻力大的区域,例如烟气出口等,这些区域的管子内径大于其他位置管子的内径。
[0022]作为选择,水冷中隔墙受热长度不同,在水冷中隔墙的上部对吸热长度短的管子覆盖耐火材料。
[0023]作为选择,水冷中隔墙的宽度不超过炉膛深度的一半。该方案不影响炉膛内烟气有组织流动。
[0024]作为选择,水冷中隔墙布置多个,各水冷中隔墙在炉膛断面上对称布置。该方案中,为增加水冷壁系统的面积,可以多个水冷中隔墙布置在四周水冷壁形成的炉膛内,水冷中隔墙多个布置时,应对称布置在炉膛内,有利于炉膛温度均匀。
[0025]作为选择,锅炉的炉膛两侧都布置有烟气出口通道,多个水冷中隔墙布置在两侧烟气出口通道之间并排列成一排面,且各水冷中隔墙之间留有烟气通道。
[0026]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实用新型,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解决低质量流速下增加水冷壁面积和炉膛高度问题;特别是,解决低质量流速的超临界CFB锅炉水冷壁在低负荷下流动稳定性下降问题,防止水冷壁系统负向反馈发生。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锅炉的炉两侧都布置炉膛烟气出口通道时的水冷中隔墙布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I为炉膛,2为分离装置,3为省煤器,5为尾部烟道,6为回料装置,8为水冷壁,11为四周水冷壁,14为汇聚集箱,16为集中下降管,17为水冷中隔墙,18为烟气出口通道,21为过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2]参考图1所示,一种超临界循环锅炉水冷壁系统,包含低质量流速(最佳的质量流速范围是700?350kg/m2.s)的炉膛四周水冷壁11和水冷中隔墙17,锅炉的给水由集中下降管引至并行的炉膛四周水冷壁11和水冷中隔墙17。工质在四周水冷壁11和水冷中隔墙17中被加热,由连接管引起汇聚集箱14混合。在超临界工况下,汇聚集箱14出口的蒸汽被引至下游的过热器21。为了满足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安全,防止炉膛四周水冷壁11和水冷中隔墙17内工质吸热膨胀引起的压力波动和流动不稳定,在组成炉膛四周水冷壁11和水冷中隔墙17上部的管子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即在蒸汽比例大于50%以上的位置增大管径。且作为优选,上部管子的截面积是下部管子截面积的1.05?3倍。
[0033]水冷中隔墙17布置在与炉膛烟气出口通道18正对的炉膛水冷壁11上,在相接位置,水冷中隔墙17与四周水冷壁11焊接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能够防止水冷中隔墙17震动。当水冷中隔墙17是双面受热时,即水冷中隔墙17置于炉膛中,且两侧均不与四周水冷壁11连接固定,此时组成水冷中隔墙17的管子内径大于组成炉膛四周水冷壁11的管子内径。
[0034]四周水冷壁11弯曲形成烟气出口通道18的部分的管子内径大于其他位置管子的内径。
[0035]水冷中隔墙17受热长度不同时,在水冷中隔墙17的上部对吸热长度短的管子覆盖耐火材料,以防止低负荷是工质停滞引起的过热。
[0036]为了降低水冷中隔墙17对炉膛内烟气流动的影响,水冷中隔墙17的宽度尺寸B宜不超过0.5A,即不超过炉膛深度的一半。当水冷中隔墙17布置多个时,宜在炉膛断面上对称布置,即沿炉膛左右侧墙方向左右对称排列或沿前后墙方向前后对称排列。
[0037]另外一种实施实例,当锅炉的炉两侧都布置炉膛烟气出口通道18在炉膛时(如附图2的左右两侧均布置炉膛烟气出口通道18),多个水冷中隔墙17布置在两侧烟气出口通道18的之间排列成一排面。这种情况下,水冷中隔墙17多个布置,各水冷中隔墙17之间宜留有烟气通道,平衡炉膛的烟气压力。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包括低质量流速的炉膛四周水冷壁和水冷中隔墙,以及集中下降管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炉膛四周水冷壁和水冷中隔墙的上部的管子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工质流动在四周水冷壁和水冷中隔墙是并联的,锅炉的给水由集中下降管分别引至四周水冷壁和水冷中隔墙,然后由连接管引至汇聚集箱混合,汇聚集箱出口的蒸汽引至下游的过热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水冷中隔墙布置在与炉膛烟气出口通道正对的炉膛水冷壁上,在相接位置,水冷中隔墙与炉膛水冷壁焊接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水冷中隔墙双面受热,组成水冷中隔墙的管子内径大于组成炉膛四周水冷壁的管子内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其特征在于:炉膛四周水冷壁弯曲形成烟气出口通道的部分的管子内径大于其他位置管子的内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水冷中隔墙受热长度不同,在水冷中隔墙的上部对吸热长度短的管子覆盖耐火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水冷中隔墙的宽度不超过炉膛深度的一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水冷中隔墙布置多个,各水冷中隔墙在炉膛断面上对称布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其特征在于:锅炉的炉膛两侧都布置有烟气出口通道,多个水冷中隔墙布置在两侧烟气出口通道之间并排列成一排面,且各水冷中隔墙之间留有烟气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负荷下高流动稳定性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四周水冷壁和水冷中隔墙,且组成炉膛四周水冷壁和水冷中隔墙的上部的管子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锅炉的给水由集中下降管分别引至四周水冷壁和水冷中隔墙,然后由连接管引至汇聚集箱混合,汇聚集箱出口的蒸汽引至下游的过热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低质量流速下增加水冷壁面积和炉膛高度问题;特别是,解决低质量流速的超临界CFB锅炉水冷壁在低负荷下流动稳定性下降问题,防止水冷壁系统负向反馈发生。
【IPC分类】F23C10/18
【公开号】CN205299491
【申请号】
【发明人】徐鹏, 胡修奎, 巩李明, 陈震宇, 苏虎, 杨雪芬, 薛大勇, 聂立, 薛燕辉, 王鹏
【申请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