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71951阅读:来源:国知局
叶片和多块上下叶片时,多块导风小叶片分别与多块上下叶片一一对应。所述导风小叶片4与所述上下叶片3间隔设置,且导风小叶片4位于与其对应的上下叶片的上方或后方。在本实用新型中,为清楚地表明“后方”所指的方位,以出风口 11为基准进行说明:如果,设定出风口 11的前方为空调器外侧,其后方为空调器内侧;则相应地,上下叶片3的前方为空调器外侧,上下叶片3的后方为空调器内侧,也即,位于上下叶片3后方的导风小叶片4是位于空调器内侧和上下叶片3之间的。
[0034]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导风小叶片往与其对应的上下叶片的方向向下倾斜,与水平方向形成一大于0°且小于90°的夹角。
[0035]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导风小叶片与其对应的上下叶片之间的水平距离为O?30mm,竖直距离为O?39mm。
[0036]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导风小叶片的底面面积大于等于25mm2。
[0037]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的防结露原理进行说明:
[0038]通过于每一上下叶片的上方或后方增设导风小叶片4,使得每一上下叶片顶面的上方或后方均存在有一导风小叶片。则当将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安装于空调机体上后,开启空调器,使冷风从吹出格I的出风口 11吹出。当上下叶片往下送风时,通过上下叶片两端上表面的冷风将于导风小叶片和上下叶片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吹出,由此改变了上下叶片上表面处的气流组织。并且,导向小叶片将冷风集中吹到其前面的上下叶片的上表面,实现对冷风的局部导向作用,从而缩小了上下叶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差,有效增大了上下叶片上表面处的气压,减小了热风回流,防止了上下叶片向下送风时在上表面形成结露,并达到了现有技术中上下叶片采用穿孔结构防止结露的同等性能。
[0039]以下,分别对实现导风小叶片4安装于上下叶片的上方或后方的多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0](I)实施方式一:请同时参阅图6和7,当上下叶片是通过上下叶片连杆安装于出风口 11时,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竖直设置于上下叶片3后方的上下叶片连杆5。则所述导风小叶片4沿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上下叶片连杆5上,且其一端与上下叶片连杆5连接,另一端朝向上下叶片。为进一步加固导风小叶片4和上下叶片连杆5连接的紧凑性和协调性,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导风小叶片4与所述上下叶片连杆5是一体成型的。
[0041]进一步,为解决上下叶片两端上表面较其它部分更易结露、避免上下叶片连杆5过多而造成成本增加等问题,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出风口结构仅包括两根所述的上下叶片连杆5,以及每一上下叶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上下叶片连杆5。所述两上下叶片连杆5中对应于同一上下叶片的两导风小叶片4分别位于该上下叶片的左右两端上方。为进一步说明,请同时参阅图8,以下以两上下叶片连杆(51和52)分别为左连杆和右连杆进行说明其导风小叶片4与上下叶片的对应关系。左连杆51上的导风小叶片41分别与上下叶片3—一对应,右连杆52上的导风小叶片42分别与上下叶片3—一对应;则可知同一上下叶片同时与左连杆51上的一导风小叶片及右连杆52上的一导风小叶片对应,也即,图8中的上下叶片31同时与左连杆51上的导风小叶片411和右连杆52上的导风小叶片421对应,且导风小叶片411和导风小叶片421分别位于上下叶片31的左右两端端部(311和312)顶面的上方或后方。
[0042]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在两上下叶片连杆5之间适当地增设其它上下叶片连杆5,以更好地解决上下叶片工作时除其两端上表面外的其它表面的结露现象。
[0043](2)实施方式二:所述导风小叶片4分别设置于位于与其对应的上下叶片上方的一上下叶片下表面。
[0044](3)实施方式三: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竖直设置于上下叶片后方的安装连杆。该安装连杆竖直可设置于上下叶片两端后方,也可设置于上下叶片两端之间的后方。所述导风小叶片4沿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连杆中朝向上下叶片的一侧上,其一端与所述安装连杆连接,另一端朝向上下叶片。
[0045](4)实施方式四:所述导风小叶片4分别沿竖向间隔设置于吹出格I的两侧,每一导风小叶片4一端连接于吹出格I 一内侧,另一端朝向上下叶片。
[0046]另外,还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组合实现导风小叶片4安装于上下叶片的上方或后方。
[0047]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机体及设置于空调机体上的出风口结构。所述出风口结构的结构与上述空调器出风口结构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004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空调器通过对导风小叶片,实现对吹出风进行局部导向,使得在上下叶片向下送风时冷风能够更加集中地从上下叶片的上表面通过,从而缩小了上下叶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差,避免了结露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解决了现有上下叶片穿孔结构而产生的不良问题,由此延长了上下叶片和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0049]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包括开设有出风口的吹出格、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并可左右摆动的左右叶片、以及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中并可上下摆动的上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内还设有导风小叶片;所述导风小叶片与上下叶片沿空调器吹风方向依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小叶片与所述上下叶片对应,并与所述上下叶片间隔设置,且导风小叶片位于与其对应的上下叶片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风小叶片往与其对应的上下叶片的方向向下倾斜,与水平方向形成一开口方向朝向出风口外侧的夹角,该夹角的角度大于O。且小于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风小叶片与其对应的上下叶片之间的水平距离为O?30mm,竖直距离为O?39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风小叶片的底面面积大于等于25mm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竖直设置于上下叶片后方的上下叶片连杆;所述导风小叶片沿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上下叶片连杆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上下叶片连杆,以及上下叶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上下叶片连杆;所述两上下叶片连杆中对应于同一上下叶片的两导风小叶片分别位于该上下叶片的左右两端上方。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小叶片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上下叶片上方的一上下叶片下表面。9.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机体及设置于空调机体上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结构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出风口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包括吹出格、左右叶片、上下叶片以及导风小叶片。所述导风小叶片设置于出风口内,并与上下叶片沿空调器吹风方向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导风小叶片实现对吹出风进行局部导向,使得在上下叶片向下送风时冷风能够更加集中地从上下叶片的上表面通过,从而缩小了上下叶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差,避免了结露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解决了现有上下叶片采用穿孔结构而产生的不良问题,由此延长了上下叶片和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F24F13/08, F24F13/15, F24F13/075, F24F13/22
【公开号】CN205299864
【申请号】
【发明人】陈观炎, 叶金勇, 谭浩志
【申请人】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