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389964阅读:来源:国知局
节装置3的瞬时温度/一段时间内之平衡温度,或第一液温调节装置2和第二液温调节装置3的管道内的液体的温度,或第一液温调节装置2和第二液温调节装置3的输出液体的温度。上述逻辑所利用到的温度感应器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温度感应器5和第二温度感应器6,亦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额外添加与各液体传输装置有关联的温度感应装置,亦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额外添加能直接接触管道内的液体的温度感应装置,亦可以是同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各种配置的温度感应装置。
[0054]上述工作状态中控制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发热体的功率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包括而不限于以固定功率(可以是零)控制,以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自身热容量,和流经的液体接触并让热量自然地物理性地转移,达致流经的液体的温度向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温度变化,在流经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温度较高时向下变化,在流经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温度较低时向上变化,从而使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出液体的温度波幅比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液体的温度波幅为小。
[0055]上述工作状态中控制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发热体的功率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包括而不限于透过以温度感应装置判断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出液体的温度或第二液温调节装置中流经的液体的温度或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温度作为反馈讯息控制两个液温调节装置各自的发热体的功率,达致在流经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目标的液体温度较高时向下变化,在流经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目标的液体温度较低时向上变化,从而使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出液体的温度波幅比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液体的温度波幅为小。
[00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液温调节装置于工作状态把输出的液体的平衡温度由比目标温度较低的温度提升到系统目标温度,第二液温调节装置以一个固定的功率操作,透过自身和来自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差和自身的热容量使来自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目标的液体温度较高时向下变化及使来自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目标的液体温度较低时向上变化,从而使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出液体的温度波幅比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液体的温度波幅为小。
[005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液温调节装置于工作状态把输出的液体的平衡温度由比目标温度较低的温度提升到一个较高但未达系统目标的温度,第二液温调节装置以一个固定的功率操作,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来自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一方面透过自身和来自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差和自身的热容量使来自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目标的液体温度较高时向下变化,并使来自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目标的液体温度较相差较小时以较慢速度向上变化及使来自第一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相对目标的液体温度相差较大时以较快速度向上变化,从而使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出液体的温度波幅比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液体的温度波幅为小。
[005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液温调节装置于工作状态把输出的液体的平衡温度由比目标温度较低的温度提升到一个较高温,系统会判断进入到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的变化。当判断进入到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比目标的输出液体温度较高时,系统会减少第二液温调节装置供率,并当判断进入到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液体的温度比目标的输出液体温度较低时,系统会增加第二液温调节装置供率,从而使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出液体的温度波幅比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入液体的温度波幅为小。
[0059]请同时参照图4、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从第一液温调节装置流出的液体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从第二液温调节装置流出的液体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当然上述从第二液温调节装置流出的液体具体来说是先经过第一液温调节装置,再从第二液温调节装置流出的,且两个液温调节装置以电子控制器分别控制,过程中液流曾开始及停止5次。可见从第一液温调节装置流出的液体的温度最大波幅接近7度,而从第二液温调节装置流出的液体的温度的波幅不足4度。
[0060]为了说明同时采用两个液温调节装置的重要性,下面将2个咖啡机分别改装成具有单液温调节装置的实验机和具有双液温调节装置的实验机,并于同一工作环境下测量和比较输出液体的温度:请同时参照图6、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个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出的液体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液温调节装置的输出的液体的温度-时间曲线图。可以看出,单液温调节装置系统的输出液体温度波幅大约为+/_2.75°C,而双液温调节装置处理相同工作的输出液体温度波幅大约为+/-1.5°C,稳定性各上提升了45%以上。
[00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系统及其方法,以串联方式利用第一液温调节装置预先加热至目标温度,然后利用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热容量以及来源液和第二加热块间的温度差的自然热能传输,或以低功率率加热协助温控,达到减少输出液的温度波幅,还能通过系统控制装置接收第一液温调节装置和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温度,并据此确定第一液温调节装置和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功率,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以加热块作主要的将液体加热,并对液体温度波幅有要求的液态水加热装置。
[0062]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液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液温调节装置,其上设有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通过第一水管与液体源头相连; 第二液温调节装置,其上设有第二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一端通过第二水管与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水管,用于输出加热液; 液体动力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水管上,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 系统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温调节装置和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温调节装置或所述第二水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二液温调节装置或所述第三水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温度感应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液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的讯号,得出平衡温度或瞬时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液体动力控制装置的开启或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温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导热体以及设置在所示第一导热体内部的第一发热体以及所述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二液温调节装置包括第二导热体以及设置在所示第二导热体内部的第二发热体以及所述第二液体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液体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由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体内部的通道直接构成;所述第二液体通道由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体内部的通道直接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液温调节装置,其上设有第一液体通道,该第一液体通道通过第一水管与液体源头相连;第二液温调节装置,其上设有第二液体通道,该第一液体通道的一端通过第二水管与该第一液体通道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三水管,用于输出加热液;液体动力控制装置,位于该第一水管上,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系统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该第一液温调节装置和第二液温调节装置的功率。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加热块预先加热至目标温度,然后利用第二加热块的热容量以及源液和加热块间的温度差的自然热能传输,或以低功率率加热协助温控,从而减少输出液的温度波幅。
【IPC分类】G05D23/30
【公开号】CN205302038
【申请号】
【发明人】叶中力
【申请人】通用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