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共模差模电感功能的电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91263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具有共模差模电感功能的电感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共模差模电感功能的电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展,电子产品逐渐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电子产品内的组件密度提高,而易被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影响,一般常使用电感器以将EMI滤除。详细而言,在电路流通的传导型EMI能被分解成共模噪声与差模噪声二个分量,现有技术是采用共模电感器(common mode choke ,CMC)消除共模噪声,并采用差模电感器(differential mode choke,DMC)消除差模噪声。然而电路的共模电感器以及差模电感器所占据的空间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电感装置,能消除共模噪声及差模噪声的功能且体积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电感装置,能够提供共模差模电感功能且体积更小。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具有共模差模电感功能的电感装置,包含:电感框体,具有第一绕线部、第二绕线部及由所述的第一绕线部与所述的第二绕线部所环绕的容置区,所述的第一绕线部及所述的第二绕线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的容置区的两侧,所述的第一绕线部具有第一绕线部正表面及第一绕线部背表面,所述的第二绕线部具有第二绕线部正表面及第二绕线部背表面,所述的第一绕线部正表面与所述的第二绕线部正表面面向第一方向,所述的第一绕线部背表面与所述的第二绕线部背表面面向第二方向,且所述的第一方向与所述的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第一线圈,具有第一绕组上端部及第一绕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绕组上端部位于所述的第一绕线部正表面的外侧,所述的第一绕组下端部位于所述的第一绕线部背表面的外侧;第二线圈,具有第二绕组上端部及第二绕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绕组上端部位于所述的第二绕线部正表面的外侧,所述的第二绕组下端部位于所述的第二绕线部背表面的外侧;以及一导磁构件,为磁性材质,所述的导磁构件以相对两端部接合或间隔于所述的电感框体的内缘从而设置于所述的容置区中,且所述的导磁构件隔设于所述的第一线圈与所述的第二线圈之间从而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线圈与所述的第二线圈为磁感应。
[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所述的导磁构件的导磁率与所述的电感框体的导磁率为相异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所述的导磁构件的导磁率与所述的电感框体的导磁率为相同。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所述的电感框体为环形框体。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所述的电感框体为四边形框体。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所述的导磁构件黏接接合于所述的电感框体的内缘。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还包括一外覆构件,罩覆于所述的电感框体及/或所述的导磁构件外表面。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所述的外覆构件为绝缘漆及/或绝缘的框架。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所述的导磁构件的材质为铁氧体、铁娃招、镍铁合金。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感装置,所述的第一线圈及所述的第二线圈为扁平线圈,扁平线圈厚度小于2mm及/或宽度小于10mm。
[0014]本实用新型的电感装置与现有的共模电感器的绕线方式相同,从而具有与一般共模电感器同等的高阻抗特性。导磁构件为磁性材质,导磁构件分别能与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为相互磁感应,提高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感应的漏电感(leakage inductance),从而具有良好的差模电感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感装置同时具有共模及差模电感的功能,电路无须额外设置差模电感器以消除差模噪声,从而能免去制作差模电感器的成本以及差模电感器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感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感装置的右视、主视及左视的三面视图;
[0017]图3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电感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4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电感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5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电感装置的主视图;
[0020]图6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电感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7a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感装置的于EMI作用下的示意图;
[0022]图7b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感装置于共模噪声作用下的示意图;
[0023]图7c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感装置于差模噪声作用下的示意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100电感装置
[0026]10a电感装置
[0027]10b电感装置
[0028]10c电感装置
[0029]10d电感装置
[0030]10e电感装置
[0031]Ula电感框体
[0032]11第一绕线部
[0033]111第一绕线部正表面
[0034]112第一绕线部背表面
[0035]12第二绕线部
[0036]121第二绕线部正表面
[0037]122第二绕线部背表面
[0038]13容置区
[0039]2第一线圈
[0040]21第一绕组上端部[0041 ]22第一绕组下端部
[0042]3第二线圈
[0043]31第二绕组上端部
[0044]32第二绕组下端部
[0045]4导磁构件
[0046]5间隔构件
[0047]6外覆构件
[0048]Dl第一方向
[0049]D2第二方向
[0050]I1、12噪声电流[0051 ]Icm共模噪声电流
[0052]Idm差模噪声电流
[0053]L漏电感
[0054]P对称面
[0055]Φ磁通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以下根据图1至图7c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说明并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
[0057]如图1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感装置100,包含:电感框体I,具有第一绕线部11、第二绕线部12及由第一绕线部11与第二绕线部12所环绕的容置区13,第一绕线部11及第二绕线部12对称设置于容置区13的两侧,第一绕线部11具有第一绕线部正表面111及第一绕线部背表面112,第二绕线部12具有第二绕线部正表面121及第二绕线部背表面122,第一绕线部正表面111与第二绕线部正表面121面向第一方向Dl,第一绕线部背表面112与第二绕线部背表面122面向一第二方向D2,且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为相反方向;第一线圈2,具有第一绕组上端部21及第一绕组下端部22,第一绕组上端部21位于第一绕线部正表面111的外侧,第一绕组下端部22位于第一绕线部背表面112的外侧;第二线圈3,具有第二绕组上端部31及第二绕组下端部32,第二绕组上端部31位于第二绕线部正表面121的外侧,第二绕组下端部32位于第二绕线部背表面122的外侧;以及导磁构件4,为磁性材质,导磁构件4以相对二端部接合或间隔于电感框体I的内缘从而设置于容置区13中,且导磁构件4隔设于第一线圈2与第二线圈3之间从而分别与第一线圈2与第二线圈3为磁感应。
[0058]如图1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感装置100,电感框体I为磁性材质从而为电感装置100的铁芯。电感框体I以第一绕线部11与第二绕线部12中央的一对称面P呈镜射对称,第一绕线部11与第二绕线部环绕出方形的容置区13。其中,电感框体I为一体的框体。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感框体I可以是由二个以上的子框体构成。
[0059]在本实施例中,电感框体I为四边形框体。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电感框体I除了可以为四边形以外,也可以是以对称面P呈镜射对称的其他形状,例如图6所示的电感装置10e的电感框体Ia为环形框体。
[0060]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绕线部正表面111、第一绕线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