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9199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线端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有效提升组装良率及品质,且有助于朝微型化发展的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USB连接器技术的演进,从数据传输速率为1.5Mbit/s的USB1.00开始,至今数据传输速率已发展为提升至5Gbit/s的USB3.0;又,由于现今适用于大多数手持式数字装置的USB连接器类型为Micro USB,其规格采用数据传输速率为480Mbit/s的USB 2.0,为符合新世代的手持式数字装置,发展出一种基于USB3.1 Type-C规范全新设计的USB连接器。
[0003]具体来说,USB3.1Type-C连接器除了利用上、下共24根端子的结构克服了传统USB连接器无法正插或反插的问题外,还可提供高达1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与100W的输出功率;也由于USB3.1 Type C接口的导电端子数量较多,且体积亦随着变小,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克服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EMC)的问题,将会是此产品首要面对的挑战。
[0004]已知既有现有的USB3.1Type C接口设计线端连接器及板端连接器间均分别设有防磁机制;其中,USB3.1 Type C规范的线端连接器在一绝缘本体的上、下方分别安装有已预先设有端子的端子座,另将上述绝缘本体连同两个端子座安装于一金属壳件中,且另有复数防磁隔片分别设于两个端子座之间,以及两个端子座与金属壳件之间。
[0005]原则上,上述个别设于端子座与金属壳件之间的防磁隔片常态金属壳件接触以构成接地,且分别设有供与板端连接器接触的弹片,于线端连接器及板端连接器相互对接时,由弹片与板端连接器夹持,藉以克服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EMC)的问题。
[0006]然而,类似体积相对较小的微型连接器,在极为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其塑料射出部件及金属冲压部件的厚度亦必须配合缩减;尤其,主要用以衬设于第一、端子座与金属壳件之间的防磁隔片必须具有相对较大的平面设计,始能与金属壳件构成应有的接触效果,整个防磁隔片的结构强度更趋薄弱,不但容易在组装过程中造成折损,亦相对容易产生组装不良等瑕疵,以致于影响整体连接器的加工产能及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升组装良率及品质,且有助于朝微型化发展的线端连接器。
[0008]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0009]本实用新型的线端连接器,在一金属壳件内安装有一绝缘本体,于该绝缘本体的上、下方分别安装有已预先设有端子的端子座,另有两个第一防磁隔片分别衬于该两个端子座与该金属壳件之间;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形成一插槽,该金属壳件的前端形成一供该插槽外露的插接口 ;其中,各该第一防磁隔片设有一相对伸出该金属壳件的后端的延伸区段,于该延伸区段处冲压形成一阶级部。
[0010]利用上述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线端连接器,可由阶级部对第一防磁隔片产生防止变形的结构补强作用,有效防止第一防磁隔片于组装过程造成折损,藉以提升整体线端连接器的组装良率及品质,不但有助于线端连接器朝微型化发展,更可由延伸区段增加第一防磁隔片的遮蔽率,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解决克服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BK)等问题。
[0011]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线端连接器,进一步于该两个端子座之间衬设一第二防磁隔片,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狭槽,该第二防磁隔片在一板块体两侧凸设有两根分别对应伸入该绝缘本体两侧的狭槽中的弹臂,各该弹臂尾端形成一供对应伸入该绝缘本体的插槽中的勾部,该第二防磁隔片且分别于各该弹臂与该板块体之间形成有一道伸缩开槽。
[0012]依据上述结构特征,所述各该第一防磁隔片分别冲压形成至少一供对应伸入该绝缘本体的插槽中的弹片,各该弹片的尾端且形成有一反折部。
[0013]依据上述结构特征,该线端连接器,进一步于该两个端子座之间衬设一第二防磁隔片,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狭槽,该第二防磁隔片在一板块体两侧凸设有两根分别对应伸入该绝缘本体两侧的狭槽中的弹臂,各该弹臂尾端形成一供对应伸入该绝缘本体的插槽中的勾部,该第二防磁隔片且分别于各该弹臂与该板块体之间形成有一道伸缩开槽;以及,各该第一防磁隔片分别冲压形成至少一供对应伸入该绝缘本体的插槽中的弹片,各该弹片的尾端且形成有一反折部。
[0014]所述该第二防磁隔片于该板块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插孔,该两个端子座分别设有至少一供分别对应伸入插孔的插柱。
[0015]所述该金属壳件的插接口格式、该绝缘本体的插槽格式,以及各该端子座的端子数量,对应于USB3.1 Type-C线端连接器的规范。
[0016]所述该金属壳件相对该插接口另端设有至少一防磁遮蔽片。
[0017]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线端连接器,主要利用阶级部的结构设计有效提升第一防磁隔片的结构强度,防止其于组装过程造成折损,藉以提升整体线端连接器的组装良率及品质,不但有助于线端连接器朝微型化发展,更可由延伸区段增加第一防磁隔片的遮蔽率,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手段解决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EMC)等问题;以及,可利用伸缩开槽的结构设计,使第二防磁隔片的弹臂具有较佳的摆动、复位效果;以及,利用反折部的结构设计,有效提升第一防磁隔片的弹片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线端连接器外观结构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分解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线端连接器外观结构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分解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线端连接器结构分解图。
[0025]图号说明:
[0026]10金属壳件
[0027]11插接口
[0028]12防磁遮蔽片
[0029]20绝缘本体
[0030]21 插槽[0031 ]22 狭槽
[0032]30端子座
[0033]31 端子
[0034]32 插柱
[0035]40第一防磁隔片
[0036]41延伸区段
[0037]411阶级部
[0038]42 弹片
[0039]421反折部
[0040]50第二防磁隔片[0041 ]51板块体
[0042]511 插孔
[0043]52 弹臂
[0044]521 勾部
[0045]53伸缩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6]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升组装良率及品质,且有助于朝微型化发展的线端连接器,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线端连接器,在一金属壳件10内安装有一绝缘本体20,于该绝缘本体20的上、下方分别安装有已预先设有端子31的端子座30,另有两个第一防磁隔片40分别衬于该两个端子座30与该金属壳件10之间;该绝缘本体20的前端形成一插槽21,该金属壳件10的前端形成一供该插槽外露的插接口 11;其中:各该第一防磁隔片40设有一相对伸出该金属壳件10的后端的延伸区段41,于该延伸区段41处冲压形成一阶级部411;请同时配合参照图1至图3所示,所述各该第一防磁隔片40且分别冲压形成至少一供对应伸入该绝缘本体20的插槽21中的弹片42。
[0047]原则上,本实用新型的线端连接器,于使用时,由绝缘本体20的插槽21与另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