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747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
【背景技术】
[0002]麻醉科是一个承担了全院所有外科手术的科室,责任重大,为确保术中安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其中监测动脉压在术中显尤为重要。方便麻醉医生随时检测手术当中血压变化。动脉穿刺术就显的尤为重要,由于临床患者病情复杂化,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不同的部位穿刺动脉辅助工具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一个可调节多功能的动脉穿刺垫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快速穿刺动脉。节省时间同时也减少病人痛苦。
[0003]动脉穿刺首先将动脉穿刺部位放置在动脉穿刺垫上。充分暴露好动脉,麻醉医生将患者要穿刺的部位暴露清楚,并固定。但由于现临床上所用的动脉穿刺垫,统一规格,大小,没有办法做到因人而异,所以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固定,也无法清晰的暴露动脉,给动脉穿刺工作造成不便,从而延长了手术开展时间,无法第一时间监测动脉压。再则,穿刺结束后动脉穿刺针连接动脉压测量仪时往往由于动脉压力高,而导致渗血给日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事后要及时浸泡清洗,浪费时间和物力。长时间浸泡消毒给现动脉穿刺垫带来损耗。目前,医院用来动脉穿刺垫都比较昂贵且数量较少,无法达到每人一用,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所述穿刺垫在底座内设有延伸底座,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延伸底座的公共弧形面上设有拉伸部件,可以拉出所述延伸底座从而加长穿刺垫长度,以适应放置不同患者的穿刺部位。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所述穿刺垫包括:底座、延伸底座、可调节宽度杆和调节槽;
[0006]所述底座、延伸底座、可调节宽度杆和调节槽均为立方体;
[0007]所述底座的截面为拱形状,所述底座的截面分为A、B两部分,其中,所述A部分为圆弧状,所述B部分为矩形状;
[0008]所述延伸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所述延伸底座的截面为拱形状,所述延伸底座的截面分为C、D两部分,所述C部分为圆弧状,所述D部分为矩形状;
[0009]所述延伸底座与所述底座共有一块公共弧形面,所述公共弧形面上设有拉伸部件,用于拉出所述延伸底座;
[0010]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下方设有所述调节槽,且所述调节槽位于所述延伸底座上方;
[0011]所述调节槽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调节槽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接触的部分设有凹槽,用于所述可调节宽度杆的插入;
[0012]所述底座的高度大于所述延伸底座的高度;
[0013]所述可调节宽度杆的数量是2,所述调节槽的数量是2,且所述可调节宽度杆与所述调节槽相互匹配对应;
[0014]所述调节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可调节宽度杆的宽度。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0016]所述穿刺垫在底座内设有延伸底座,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延伸底座的公共弧形面上设有拉伸部件,可以拉出所述延伸底座从而加长穿刺垫长度,以适应放置不同患者的穿刺部位;
[0017]所述可调节宽度杆插入所述调节槽,且所述调节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可调节宽度杆的宽度,便于所述可调节宽度杆在所述调节槽内有一定移动的间隙,从而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手腕。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左右侧表面上各设有一粘带,可以在穿刺桡动脉时固定手掌。
[0019]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底座的左右侧表面上各设有一粘带,可以在穿刺足背动脉时固定足背,以及穿刺肱动脉时固定手臂。
[0020]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垫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为可拆卸式,可以粘于所述延伸底座上使用。
[0021]进一步地,对穿刺垫的组成部件的尺寸进行了限定,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0022]进一步地,穿刺垫的组成部件的材质均采用高密度海绵,节约经济成本,可以达到每人一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7]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图1是该穿刺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所示,所述穿刺垫包括:底座1、延伸底座2、可调节宽度杆3和调节槽4。
[002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延伸底座2、可调节宽度杆3和调节槽4均为立方体。
[0030]所述底座I的截面为拱形状,所述底座I的截面分为A、B两部分,其中,所述A部分为圆弧状,所述B部分为矩形状。
[0031]所述延伸底座2设置在所述底座I内部,所述延伸底座2的截面为拱形状,所述延伸底座2的截面分为C、D两部分,所述C部分为圆弧状,所述D部分为矩形状。
[0032]所述延伸底座2与所述底座I共有一块公共弧形面,所述公共弧形面上设有拉伸部件5,用于拉出所述延伸底座2。
[0033]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的下方设有所述调节槽4,且所述调节槽4位于所述延伸底座2上方。
[0034]所述调节槽4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且所述调节槽4与所述底座I的上表面接触的部分设有凹槽,用于所述可调节宽度杆3的插入。
[0035]所述底座I的高度大于所述延伸底座2的高度。
[0036]所述可调节宽度杆3的数量是2,所述调节槽4的数量是2,且所述可调节宽度杆3与所述调节槽4相互匹配对应。
[0037]所述调节槽4的宽度大于所述可调节宽度杆3的宽度。
[0038]扩展:所述底座I和延伸底座2的截面不局限于拱形状,也可以是矩形状、梯形状等形状。
[003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垫在底座I内设有延伸底座2,且所述底座I与所述延伸底座2的公共弧形面上设有拉伸部件5,可以拉出所述延伸底座2从而加长穿刺垫长度,以适应放置不同患者的穿刺部位;
[0040]所述可调节宽度杆3插入所述调节槽4,且所述调节槽4的宽度大于所述可调节宽度杆3的宽度,便于所述可调节宽度杆3在所述调节槽4内有一定移动的间隙,从而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手腕。
[0041]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动脉穿刺垫,图2是该穿刺垫的结构示意图。
[0042]如图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底座I的左右侧表面上各设有一粘带6,可以在穿刺桡动脉时固定手掌;所述延伸底座2的左右侧表面上各设有一粘带6,可以在穿刺足背动脉时固定足背,以及穿刺肱动脉时固定手臂;所述穿刺垫还包括绑带7,所述绑带7为可拆卸式,可以粘于所述延伸底座2上使用。
[0043]具体地说:
[0044]所述底座I的左右侧表面上各设有一粘带6,用于在穿刺桡动脉时固定手掌。
[0045]所述延伸底座2的左右侧表面上各设有一粘带6,用于在穿刺足背动脉时固定足背,以及穿刺肱动脉时固定手臂。
[0046]所述穿刺垫还包括绑带7,所述绑带7为可拆卸式,用于粘于所述延伸底座2上使用。
[0047]所述拉伸部件5为八边形,且所述拉伸部件5的斜边为向里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