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烟锅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4213阅读:1998来源:国知局
新型水烟锅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烟的吸食装置的新型水烟锅头,包括硅胶碗壳,硅胶碗壳的顶部为用于盛装烟丝的碗体,碗体与连接座的中端设有相互导通的导烟通道,碗体的内部设有两个以上可拆卸的装载器,装载器的顶面为用于盛装烟丝的容纳槽,两个以上的装载器组合后形成与碗体的内部形状相同的圆形装载体,圆形装载体的中端留有与导烟通道导通的入烟口,且相邻两个装载器之间留有用于排出烟雾的导烟间隙。装载器设置有入烟口及导烟间隙,使烟雾可从导烟间隙进入至入烟口,最后从入烟口流向导烟通道,烟雾可同时从导烟间隙及入烟口进入,增设的导烟间隙可大大提高进入导烟通道的入烟量,使用方便,可便于拆卸下来进行清洁,另外还可增加硅胶碗壳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新型水烟锅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烟的吸食装置,具体涉及新型水烟锅头。
【背景技术】
[0002]水烟是在中东地区流行的一种烟草制品,加热水烟专用烟草后产生的烟雾用水过滤后吸食,水烟的吸食装置为水烟壶。水烟壶通常包括烟锅头、托盘、烟管、排烟筒和烟瓶,在排烟筒上连接吸烟软管,在吸烟软管的端部连接吸嘴供吸食着吸食。使用时在烟锅头内放置烟丝,在烟瓶内装水,在烟锅头上方覆盖一层开有孔洞的铝箔,再在铝箔上放置一些点燃的木炭对烟丝进行加热并产生烟雾,烟雾再经烟管进入烟瓶内,被水过滤后的烟雾再经吸烟软管被吸食,烟雾在烟锅头与软管上的吸嘴之间的流通气路即为水烟壶管路。
[0003]现有的烟锅头大多由陶瓷材料制成,也有部分是由硅胶材料制成的。烟锅头的中端为与流通气路导通的入烟口,使用时烟丝直接放置在烟锅头内,烟雾从入烟口进入至流通气路内,传统的烟锅头有部分设置多个入烟口,而入烟口均设置在底部,这样的结构会导致烟雾流通不畅,因为烟丝及烟汁会堵住或者流进入入烟口,从而影响烟雾正常流通;有的只设置一个入烟口,而且入烟口不设置在底部,避免因烟丝及烟汁直接堵住或者流入烟口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这种结构却只有一个导烟通道,导致减少了进烟量。另外,烟丝直接放置在烟锅头内,清洗时很不便,需要将烟锅头整体拆卸下来进行清洁,同时也会影响到烟锅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新型水烟锅头,其使用方便,便于清洁,烟雾量大,且使用寿命长。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06]新型水烟锅头,包括硅胶碗壳,硅胶碗壳的底部为用于连接水烟入烟接头的连接座,硅胶碗壳的顶部为用于盛装烟丝的碗体,碗体的边缘为弧形护边,碗体与连接座的中端设有相互导通的导烟通道,碗体的内部设有两个以上可拆卸的装载器,装载器为扇形结构,装载器的底面紧贴着碗体的内底面,装载器的顶面为用于盛装烟丝的容纳槽,两个以上的装载器组合后形成与碗体的内部形状相同的圆形装载体,圆形装载体的中端留有与导烟通道导通的入烟口,且相邻两个装载器之间留有用于排出烟雾的导烟间隙,导烟间隙与入烟口导通,使烟雾可从导烟间隙进入至入烟口。
[0007]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碗体的内部底面设有用于固定装载器的定位孔,装载器的底面设有向下突起且与定位孔位置相配对的定位柱。安装装载器时,将定位柱对准定位孔,直接用力按下即可进行连接固定,拆卸时则直接用力拨出装载器即可,拆卸后可进行清洁,使用方便。
[0008]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于装载器的左右两端底面。
[0009]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柱与装载器通过一体成型构成。
[0010]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装载器的顶面设有用于支撑炭盘的支撑柱,该支撑柱竖直向上突起。使用时,安装完装载器后需要在装载器的上方安装炭盘,炭盘用于盛装炭,支撑柱可将炭盘支撑起,避免炭盘直接贴紧装载器,可增加装载器的使用寿命,防止入烟口被炭盘堵塞。
[0011]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于装载器的左右两端顶面。
[0012]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柱与装载器通过一体成型构成。
[0013]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碗体的弧形护边的内侧边沿设有两个以上用于卡住炭盘的卡牙,安装炭盘后使炭盘边缘卡紧在卡牙内,以确定炭盘安装的稳定性,卡牙的结构使得炭盘的安装与拆卸更加简便。
[0014]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卡牙共设有三个,相邻两个卡牙间距相等,所述装载器共设有三个。
[0015]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装载器由玻璃材料构成。
[0016]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增设有可拆卸的装载器,装载器设置有入烟口及导烟间隙,使烟雾可从导烟间隙进入至入烟口,最后从入烟口流向导烟通道,烟雾可同时从导烟间隙及入烟口进入,增设的导烟间隙可大大提高进入导烟通道的入烟量,避免出现任何堵塞,同时,装载器为可拆卸结构,使用方便,可便于拆卸下来进行清洁,而且安装稳定,不易松脱,另外还可增加硅胶碗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硅胶碗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I为连接座,2为碗体,3为卡牙,4为装载器,5为入烟口,6为导烟间隙,7为定位孔,8为定位柱,9为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本实施例,参照图1?3,其具体实施的新型水烟锅头包括硅胶碗壳,硅胶碗壳的底部为用于连接水烟入烟接头的连接座I,硅胶碗壳的顶部为用于盛装烟丝的碗体2,碗体2的边缘为弧形护边,碗体2与连接座I的中端设有相互导通的导烟通道。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碗体2的弧形护边的内侧边沿设有三个用于卡住炭盘的卡牙3,相邻两个卡牙3间距相等,安装炭盘后使炭盘边缘卡紧在卡牙3内,以确定炭盘安装的稳定性。碗体2的内部设有三个可拆卸的装载器4,装载器4由玻璃材料构成,装载器4为扇形结构,装载器4的底面紧贴着碗体2的内底面,装载器4的顶面为用于盛装烟丝的容纳槽,三个装载器4组合后形成与碗体2的内部形状相同的圆形装载体,圆形装载体的中端留有与导烟通道导通的入烟口 5,且相邻两个装载器4之间留有用于排出烟雾的导烟间隙6,因此本实施例共形成三条导烟间隙6,导烟间隙6与入烟口 5导通,使烟雾可从导烟间隙6进入至入烟口5,烟雾分别从三条导烟间隙6进入至入烟口5,最后从入烟口 5流向导烟通道,整体流向清晰,确保烟雾的稳定流向,可大大提高进入导烟通道的入烟量,避免出现任何堵塞。
[0024]装载器4为可拆卸结构,使用方便,可便于拆卸下来进行清洁,为了便于安装及拆卸装载器4,碗体2的内部底面设有用于固定装载器4的定位孔7,装载器4的底面设有向下突起且与定位孔7位置相配对的定位柱8,定位柱8与装载器4通过一体成型构成,本实施例的定位柱8分别设置于每个装载器4的左右两端底面。安装装载器4时,将定位柱8对准定位孔7,直接用力按下即可进行连接固定,拆卸时则直接用力拨出装载器4即可,拆卸后可进行清洁,使用方便。
[0025]另外,装载器4的顶面设有用于支撑炭盘的支撑柱9,支撑柱9与装载器4通过一体成型构成,支撑柱9分别设置于装载器4的左右两端顶面,该支撑柱9竖直向上突起。使用时,安装完装载器4后需要在装载器4的上方安装炭盘,炭盘用于盛装炭,支撑柱9可将炭盘支撑起,避免炭盘直接贴紧装载器4,可增加装载器4的使用寿命,防止入烟口被炭盘堵塞。
[002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新型水烟锅头,包括硅胶碗壳,硅胶碗壳的底部为用于连接水烟入烟接头的连接座,硅胶碗壳的顶部为用于盛装烟丝的碗体,碗体的边缘为弧形护边,碗体与连接座的中端设有相互导通的导烟通道,其特征在于:碗体的内部设有两个以上可拆卸的装载器,装载器为扇形结构,装载器的底面紧贴着碗体的内底面,装载器的顶面为用于盛装烟丝的容纳槽,两个以上的装载器组合后形成与碗体的内部形状相同的圆形装载体,圆形装载体的中端留有与导烟通道导通的入烟口,且相邻两个装载器之间留有用于排出烟雾的导烟间隙,导烟间隙与入烟口导通,使烟雾可从导烟间隙进入至入烟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的内部底面设有用于固定装载器的定位孔,装载器的底面设有向下突起且与定位孔位置相配对的定位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于装载器的左右两端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装载器通过一体成型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器的顶面设有用于支撑炭盘的支撑柱,该支撑柱竖直向上突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于装载器的左右两端顶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装载器通过一体成型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者6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的弧形护边的内侧边沿设有两个以上用于卡住炭盘的卡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牙共设有三个,相邻两个卡牙间距相等,所述装载器共设有三个。10.根据权利要求1、2、3、4、6、7或者9所述新型水烟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器由玻璃材料构成。
【文档编号】A24F5/10GK205456021SQ20162013383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发明人】陈子超
【申请人】陈子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