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sual image视觉图像
1.Arithmetic of welding visual image centroi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焊接视觉图像质心算法及其特性
2.Behind the ice cold visual images are waving the vehement feelings of jealousy.在《嫉妒》的视觉图像中 ,包涵着嫉妒者的关爱和鄙夷 ,融会着嫉妒者发热的联想 ,蕴藏着嫉妒者坚毅的理智。
英文短句/例句
1.visual defect in which the shape and size of an ocular image differ in the two eyes.两眼中的视觉图像不等。
2.DSP Based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Visual Prosthesis;基于DSP的人工视觉图像采集系统
3.Image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DSP for Visual Prostheses;基于DSP的人工视觉图像处理系统
4.The Research on the Unwarpping of Image and Obtaining the Position of Space Point in Omnidirectional Vision;全方位视觉图像展开和空间定位研究
5.New Ideas of Visual Image Communication for Website--Experience Design;网页中视觉图像传播新理念——体验设计
6.Omnidirection Image Restoration Based on FPGA基于FPGA的全方位视觉图像畸变校正
7.Stereo Vision Image Matching Based on RANSAC Algorithm基于RANSAC算法的立体视觉图像匹配方法
8.Study on New Visual Aesthetic Phenomenon of Two-Dimensional Graphics and Image;二维图形与图像新视觉审美现象研究
9.The Figure and Picture Design of Computer and the Design of Visual Sense Transmitting;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10.Perceptual Color Clustering for Image Segmentation基于视觉颜色聚类的彩色图像分割
11.Intelligent Robot Visual Servoing System Based on Image;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
12.Research on Blind Image Watermarking Algorithm Based on Visual Model;基于视觉模型的图像盲水印算法研究
13.Research on Image Matching of Binocular Stereo Vision;双目立体视觉中的图像匹配技术研究
14.Control Research of Image-Based Robotic Visual Servo System;基于图像的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研究
15.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in the Tube-type Bottle Visual Inspection;图像处理在管制瓶视觉检测中的应用
16.Study on a Technology for System of Exact Vision Detection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基于图像处理的高精密视觉检测系统
17.Research on the Image Processing in Real-Time Measurement Technique;机器视觉在线检测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18.Words vs. Pictur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arginality of Visual Anthropology;文字VS图像—兼谈视觉人类学的边缘性
相关短句/例句
visual picture视觉图像
1.Broken-line analysis of the visual picture really degree and the quantity of study;视觉图像真实程度与学习量的折线法分析
2.Relations of the various visual picture degree really with study quantity is a foundation theory of modern education theory, dissemination, multi-medium teaching and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视觉图像真实程度的理解量的抽样分析,获得了大致相同的分布曲线,并通过学习量与信息熵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深度上是不同的,但在认知特征上是基本一致的,为视图辅助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3)full vision image全视觉图像
4)visual image sensing视觉图像传感
1.Based on the visual image sensing method,extra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weld penetration in electron beam welding of aluminum alloy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flat plate and the slope plate experiments.基于视觉图像传感方法,通过设计的平板和斜板试验,对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熔透特征量的提取进行了研究。
5)omni-directional image全景视觉图像
1.I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unwrapping algorithm cylindrical theory for omni-directional image;全景视觉图像柱面理论展开算法实现及其改进
6)image visual transducer视觉图像传感器
延伸阅读
明视觉和暗视觉 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在两种亮度范围内作用于视觉器官而产生的视觉现象。光刺激的亮度在约3个坎德拉(cd)以上时,主要由人眼锥体细胞获得的视觉称明视觉或锥体细胞视觉;光刺激的亮度约在10-3尼特以下,即在暗适应情况下主要由杆体细胞获得的视觉称暗视觉或杆体细胞视觉。人眼视网膜中央凹内锥体细胞最多,视网膜边缘只有少数锥体细胞掺杂在杆体细胞中。杆体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中央凹内没有杆体细胞,而偏离中央凹20°时,单位面积上的杆体细胞密度最大。明视觉主要是中央视觉,而暗视觉则是边缘视觉。因此在微光条件下,如想发现发光暗淡的星星,把目标保持在视觉注视中心反而不如以边缘视觉观察时清楚。 在明视觉的情况下,人眼能分辨物体的细节,也能分辨颜色,但对不同波长可见光的感受性不同,因此能量相同的不同色光表现出不同的明亮程度。一般说来黄绿色看着最亮,光谱两端的红色和紫色则暗得多。不同波长的光的这种相对发光效率通常称作光谱相对视亮度函数(简称V(λ)函数)或相对发光效率函数、视见函数等,可用光谱相对视亮度曲线表示(见图 )。V(λ)函数是人们看不同色光时产生同等亮度感觉所需要的能量的倒数,即V(λ)=1/E(λ)。式中:V(λ)为相应波长λ的光谱视亮度函数值;E(λ)为波长λ的单色光能量。目前通用的V(λ)函数主要是K.S.吉布森和E.P.T.廷德尔用步进法与W.科布伦茨和W.B.埃默森用闪烁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值。1924年为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所采纳。其峰值在555纳米处。 CIE V(λ) 函数是根据白种人眼的测定材料确定的。后来有好几位学者对不同人种(埃及人、高加索人、中非人等)的V(λ)函数进行过测定。结果表明,非白种人的视亮度函数在短波段比CIE V(λ)低些。中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近年来用闪烁法对V(λ)函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中国人眼的V(λ)函数与CIE V(λ)函数很一致。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人种学上的差别影响V(λ)函数;②随着年龄的增长,光谱短波一侧的V(λ)函数有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水晶体发黄所致。 近60年来不断有人对CIE V(λ)函数提出异议,比较集中的意见是短波段偏低。1951年D.B.贾德提出对CIE V(λ)函数在短波段的修正值。随着气体放电光源和单色光源的发展,CIE V(λ)函数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协作,用异色明度匹配法研究V(λ)函数。实验数据已被国际照明委员会采纳,列入1988年CIE第75号出版物推荐的V(λ)2°视场(简称Vb12(λ))和V(λ)10°视场(简称Vb110(λ))的国际平均值中。 除年龄外,实验条件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均影响V(λ)函数,如在明视觉条件下,观察大面积表面时,由于黄斑色素的影响不同和杆体细胞参加,V(λ)曲线比2°视野的V(λ)曲线略有变动。 就正常人眼来说,杆体细胞本身并不能产生彩色视觉,它们只产生无彩色的白、灰和黑的视觉,反以在微光条件下,一切物体呈中性色。暗视觉的光谱相对视亮度函数(简称V′(λ)函数)曲线较V(λ)曲线向短波方面偏移如上图。这说明对长波的感受性降低,而对短波的感受性提高了。这种现象称为普尔金耶现象。 CIE V′(λ)函数是1951年 CIE根据B.H.克劳福德用直接比较法和G.沃尔德用阈限法所得结果推荐使用的。其峰值在507纳米处。这条曲线代表30岁以下经过完全暗适应的观察者,在刺激物离开中央凹超过5°时杆体细胞的平均光谱感受性。V′(λ)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杆体细胞的感光化学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特性。视紫红质的吸收曲线与V′(λ)曲线很相似。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家用直接比较法测定了中国人的V′(λ)结果表明:①V′(λ)曲线形状与CIE V′(λ)曲线形状比较接近,峰值稍向长波位移;②年龄对函数也有影响。 人眼对于亮度约为 10-3~3尼特的光刺激的感觉叫做间视觉。在间视觉中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同时活动并相互作用,它们的相应关系不断变化,致使人们对颜色判断很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