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1)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中国旅游地理
1.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is a basic course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and its theories research has been an hot spot of academic front attention.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其理论研究一直是学术前沿关注的热点之一。
2.Bringing into innovation education effect, bringing up high diathesis and creativity person with ability, popularizing tourism geography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country tour diathesis, serving the main batterfield of country econom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tourism industry, these depend on the creativity labor of the teacher of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普及旅游地理知识,提高国民旅游素质,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促进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都有赖于中国旅游地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3.Tourism special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generally sets up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curricula in our country.我国的高职旅游类专业普遍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其课程教材建设问题值得深入探索。
英文短句/例句

1.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dia in China Tourism Geography Teaching;多媒体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Development of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04;中国旅游地理学1998至2004的进展
3.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 Geography Textbooks in China;论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的改革创新
4.A Study of Non\|Optimal Tourism District: A New Field of Tourism Geography Science of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
5.On the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Chinese Tourism Geograhy;试论《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6.New Ideas for a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of Geography of Tourism in China;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7.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in Vocational Colleges;高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8.Explor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Common Elective Course--Chinese Tour and Geograph in Universities;高校公选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探索
9.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enior Vocational Textbook of Chinese Tourist Geography Orientated towards Occupational Capacity;论职业能力取向的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
10.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1978-2003):A Review and Retrospect;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11.Try to Discuss the New Century Innovation of College Chinese Travel Geography Curriculum;试论新世纪高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创新
12.Research on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of Tourism Geograohy;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13.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Travel Geography Course Constru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
14.Study on the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Teachers Troop Building in the 21st Century;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15.Research on the 21st Century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Curriculum Textbook Brought Forth New ldeas and Optimized;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创新优化研究
16.Study and Practice on the Textbook of "China Tourism Geography" Course Construction;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
17.A Study of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Tourism Geography Curriculum in China高校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改革创新探索
18.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about Teaching Materials Building of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in Vocational Colleges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
相关短句/例句

China tourism geography中国旅游地理
1.Single implementation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China tourism geography will influence whole teaching resul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dia teching can exeit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 s, solvethe problem that in teaching, inspire student s thinking and imporve teaching quality.在中国旅游地理课中单一的实施传统教学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3)Chinese travel geography中国旅游地理
1.Heweuer Chinese travel geography construction of .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建设是在中国现代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旅游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中国旅游教育稳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
4)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中国旅游地理学
5)the educat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中国旅游地理教育
6)course of China Tourism Geography中国旅游地理课程
延伸阅读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991年全国有组织接待的海外旅游者达47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近3亿人次。    旅游资源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具有四大特征:    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多种功能。以地貌景观而论,从海平面以下155米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再以旅游气候资源为例,中国不仅有纬向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南北既有四时如春的繁花似锦的美景,又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和高纬地区的避暑胜地,还有银装玉雕的冰雪世界,以及可避寒趋暖的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绚丽多姿。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业绩,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汇融的结晶,又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而宗教文化影响较为深远。    丰厚性 中国旅游资源雄厚,开发利用保证程度高,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劈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组分特性而导致的球状风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至于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古代建筑,园林艺术,民风习俗,更是不可胜数,多采多姿,其资源之丰度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古老性 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许多旅游资源以其历史悠久、文化古老而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29省、市、自治区。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见开远市),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禄丰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在世界上乃属首次发现(见禄丰县)。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猿人化石有元谋人(见元谋县)、蓝田人(见蓝田猿人遗址)、北京人(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丁村人(见丁村文化遗址)、长阳人、大荔人、桐梓人、柳江人、峙峪人、资阳人、山顶洞人及安徽和县龙潭洞和营口金牛山(见营口市)的古人类遗址。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其他如仰韶文化(见仰韶村文化遗址)、半坡遗址(见西安市)、阳城故都(夏都)、安阳殷墟、岐山周原、丰镐周京、咸阳秦城(见咸阳市)、京杭运河、万里长城(见长城)、秦陵兵马俑坑(见临潼县)、银雀山汉墓(见临沂市)等,无不以古称绝。旅游资源的古老性是发展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巨大优势所在。    奇特性 从万里长城到大熊猫的故乡皆中国所特有的旅游资源。以喀斯特地貌风景为例,千形万状、千嶂叠瘁、怪石嶙峋的路南石林,奇幻无比的兴文石林洞乡和具有奇山、碧水、异洞三绝的桂林山水(见桂林市)皆著称于世。1980年贵州发现织金打鸡洞,全长13公里,最大跨度1750米,洞内有各种类型的喀斯特构造,还有举世罕见的特异景象──发育在钟乳石上的卷曲石,其中心为密封储水的空心管道所贯通,管壁极薄,通体透明,在周围的障碍中曲屈四旋,自由伸展。这种奇异的喀斯特构造,引起了旅游者、世界洞穴家们的兴趣和关注。    中国的自然奇观不可胜数,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见大理市),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随节令变化不断更换羽色的大兴安岭的柳雷鸟,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见钱塘江),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等(见查布间歇泉、玛旁雍热田)。    人文方面的奇景更加丰富多姿,如周原一带出土的《大丰簋》、《盂鼎》、《毛公鼎》等西周著名的青铜重器和1976年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发现的数量众多的青铜器,其中《史墙盘》铭文284字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土铜器中铭文最长者,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诸王业绩,后段历叙家世,是研究西周历史极珍贵的资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见临潼县)。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 (见长沙市)、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见江陵县)、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见满城县)及监沂银雀山汉墓的大量竹简文献等出土令中外考古界神往,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被公认为世界艺术宝库(见敦煌石窟)。"柱脚悬空永不落,三层木阁无钉铁,绝招结构圣人作"的广西真武阁也是建筑史上的一绝。雄踞凌云山,俯视三江的乐山大佛,坐像高71米,体宽28米,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石佛(见乐山市)。    中国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有山、水、生物景、历史古迹等11个类型。(见彩图)      山景 著名的五岳是中国山景的代表。四川的四大山景胜迹"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皆从大尺度造型论其意境(见恒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青城山、峨眉山)。奇异的山石以鸟兽物象喻景者比比皆是,加上绘声绘色的神话传说,使许多山石更富神秘色彩。 承德的磬锤峰、武夷山的玉女峰、桂林象鼻山、雁荡合掌峰、黄山莲花峰等属中尺度的造型山景。 小尺度乃至微尺度的山景,如厦门万石园笑石,普陀双龟听法石,东山岛风动石,黄山梦笔生花,路南石林中的象踞食台、凤凰灵仪、孔雀梳翅等。    中国山景依其成因大体可分为:①新生代造山运动隆起的世界高峰。如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慕士塔格峰等。 ②花岗岩形成的风景名山,如黄山、九华山、华山、盘山、碣石山、崂山、千山等。③石灰岩溶蚀而成峰林和溶洞喀斯特景观,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兴文石林、安顺龙宫等。④砂岩经过湿热气候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丹霞地貌,如武夷山脉、韶关金鸡峰、剑川石钟山、承德双塔山、僧帽山等。⑤砂页岩不均衡侵蚀而构成的奇峰,如庐山、梵净山、新疆乌尔禾的"魔鬼城"。⑥火山喷发物流纹岩再经风化作用造就的奇峰,如 雁荡山、天目山等。⑦由火山喷溢的玄武岩构成的火山景观,如云南鸡足山、长白山白头峰和五大连池火山群。⑧古老变质岩形成的名山,如泰山、嵩山、五台山等。⑨由构造断裂而隆起的名山,如点苍山(见苍山)、峨眉山、恒山等。⑩新构造运动和冰川作用塑造的奇峰,如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水景 水景按其形态又可细分为河、湖、瀑、泉、海不同类型。    ①河景。中国江河如织,从涓涓细流的山涧到坦荡宽阔的大江皆有。在众多的河景中,尤以桂林-阳朔间神奇的漓江和雄伟磅礴的长江三峡为佼佼者。饱含诗情画意的富春江,恰赛人间仙乡的九寨沟(见九寨沟自然风景区),咆哮奔腾的黄河峡谷,潺潺流水隽永幽雅的北京西山樱桃沟,均系别具情趣以水景为主体的不同尺度的旅游资源。      ② 湖景。波光潋滟的湖泊自古被人视为风景佳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驰名于世(见西湖风景名胜区),全国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不下数十处。中国拥有大小湖泊 2万多个,许多湖泊因其风光明媚而具有疗养与旅游价值。构成不同旖旎风光的湖泊成因有构造湖、河迹湖、海岸潟湖、火口湖、堰塞湖、冰川湖、风蚀湖、喀斯特湖等多种类型。 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与洞庭湖,烟波浩渺的太湖与五百里滇池,美如碧玉的洱海,天山天池、赛里木湖和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湖(见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到京都侧畔的昆明湖(见颐和园),都是著名旅游胜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地兴建大量的人工湖──水库,其中已有多处辟为游览地,如新安江水库、刘家峡水库(见刘家峡水电站)、红枫湖水库、大伙房水库、燕塞湖水库、十三陵水库(见明十三陵)等。    ③瀑景。中国瀑布大多集中南方,著名的黄果树瀑布上下22级并连,其中18级为地面瀑布,4级为地下瀑布,组成一组典型的喀斯特发育过程的瀑布群,其中主瀑落差74米。除了黄河壶口瀑布、镜泊湖吊水楼瀑布(见镜泊湖),许多名山也不乏瀑布胜景,如庐山香炉瀑布、三叠泉瀑布、黄山百丈瀑、人字瀑,北雁荡山的大小龙湫瀑,鸡足山玉龙瀑,台湾阳明山第一瀑,广东西樵山玉岩瀑等。金华冰壶洞瀑布则是在岩洞中形成的地下瀑,瀑布跌入地下暗河潜流而去,人称其为"银河倒泻入冰壶"。    ④泉景。可分为甘泉、矿泉、奇泉三大类。北京玉泉被赐名"天下第一泉",是金元明清皇家的饮用泉,为中奥陶系与中石炭系灰岩接触带形成的断层上升泉,以"玉泉垂虹"成为燕景八景之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济南,有"平地忽堆三尺雪"的趵突泉,在七十二泉中日涌水量最大,平均为13万立方米/日,是大城市区内少见的涌泉(见济南市)。    奇异的泉类颇多,有声压诱发虹吸作用泉涌或阻止地下水毛细现象的喊泉、含羞泉;由于特殊地质现象构成的雌雄泉、双味泉;有因水温高,溶解大量纯净碳酸钙,涌出后水温骤降,使之随水流在泉口周围析出沉淀而形成蔚为奇观的乳泉、白泉;有在特殊地理环境中因地表气温低,地下冷泉涌出后立即成冰而成为罕见的冰泉,有的冰泉体积竟达100万立方米之巨;有受岩浆加热的浅层热储中的地热流体在特定的条件下突然爆发的水热爆炸泉等。    全国的各种矿泉不下2600多处,每处又有众多的泉点,其中西藏(630处)、云南(440处)、广东(230处)、福建(200处)、台湾(103处)最集中。开发历史最早,历久不衰的矿泉风景胜地首推西安骊山华清池(见临潼县)。云南安宁、广东从化、内蒙古阿尔山、辽宁汤岗子、北京小汤山、黑龙江五大连池(见五大连池火山群)都是驰名的矿泉疗养地。山东崂山、广东龙川矿泉为享有盛名行销世界的矿泉水产地。    ⑤海景。中国现有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大连(见大连市)、北戴河、烟台(见烟台市)、青岛(见青岛市)、普陀(见普陀山)、厦门(见厦门市)、深圳(见深圳市)、澎湖、崖县,目前正在开发与待开发的尚有辽宁金县、兴城(见兴城市),河北昌黎、抚宁,山东海阳,江苏连云港,福建湄州岛、崇武,广东大鹏湾、珠江口,广西北海等。其中有避暑胜地,也有难得的避寒胜地。    生物景 许多动植物既能起到烘托主景作用,又能独立成景,构成颇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就是常见的松柏也能成为名胜,如黄山的迎客松,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九龙松、活动松、松抱塔,河南中岳书院的将军柏,陕西轩辕庙的挂甲柏等。再如昆明黑龙潭的唐梅、宋柏、明茶,以梅饰山的南京梅花山、无锡梅园及浙江国清寺古老的隋梅等即是很好的例证。    中国具有世界上特有的奇花异木,珍禽贵兽。珍稀特有动物资源,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黄腹角雉以及扬子鳄等,均为中国特有种。银杏、银杉、金钱松、台湾杉、白豆杉皆珍稀孑遗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中,中国占世界总科数的53%,其中不乏古老类群和特有种,如珙桐、香果树、昆栏树、连香树、鹅掌楸、水青树等。    一些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区, 如黑龙江扎龙鹤乡(见齐齐哈尔市), 江苏与青海鸟岛(见鸟岛),福建鸳鸯溪(见屏南宜洋鸳鸯猕猴保护区),云南大理蝴蝶泉,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有动植物生命摇篮之称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景色奇秀而新辟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列入联合国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长白山、卧龙(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和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的地方。    中国许多珍稀动物足以引起很多人有兴观赏,如大熊猫被称为"和平友好的使者",其他一些稀有动物──金丝猴、丹顶鹤、黑颈鹤、朱鹮、长臂猿、蜂猴、白唇鹿、泽鹿等都十分名贵。近年来在江苏海州湾、天津静海均发现了新的鸟岛和鸟类栖息地。1984年冬在江西永修县鄱阳湖区发现1350只白鹤越冬(见鄱阳湖),远远地打破了国际鸟类保护组织所公布的世界白鹤保有数字,吸引许多国家的鸟类专家来观赏研究。    历史古迹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古迹遍及各地,尤以黄河流域最集中,可供人们游览观赏并获得知识启迪的有古人类遗址、帝都宫苑、园林建筑、宝刹古寺、石窟碑碣、名人故居、革命文物等。    中国历史上作为中央王朝的京都或封建割据政权首府的,从禹都阳城到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不下百余处,其中安阳市、北京市、西安市、洛阳市、开封市、南京市、杭州市居于显赫地位,被称为中国七大古都,遗留古迹最多,西安与北京几乎平分了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帝都历史。举凡宫殿、园囿、稷坛、陵寝、王府、第宅、寺庙、道观等,大多集中在京城及其郊区,成为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名城。    文化胜迹 历史与文化之间有渊源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的文化遗存中,宗教文化影响深远,五台、普陀、峨眉、 九华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 厦门南普陀、宾川鸡足山、泉州开元寺、杭州灵隐寺等,亦终年香火不绝。寺庙、道观、经堂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精华,而造像、壁画、碑碣、题楹等也极富文化价值。敦煌莫高窟、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大同云冈(见云冈石窟)、洛阳龙门(见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见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见炳灵寺石窟)、固原须弥山(见固原县)、庆阳北石窟、巩县石窟、大足北山与宝顶、剑川石宝山、杭州飞来峰石窟等是吸取印度阿旃陀石窟艺术精华,结合华夏民族特色再创造的艺术结晶。石窟内珍藏着大量雕塑石刻和壁画,是一座座历史文库和艺术文化瑰宝。    古建筑工程 古代中国创造了众多的浩大工程,成为今日吸引中外游人观瞻的重要项目,如长城、京杭运河、都江堰、古栈道、赵州桥(见赵县)、应县木塔等。其他如布达拉宫(见拉萨市);耸立百米石峰上的云岩寺,只能靠两条铁索贯连,堪称建筑界的一绝。贵州黎平侗乡的纪堂鼓楼造型独特,是一种底呈方形,上为八角形九重檐木结构塔楼。五台山佛光阁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它把建筑、山池、园艺、雕刻、绘画、书法、装饰、美学等融合一体,使生境、画境、意境巧妙结合,虽为人作,却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帝王宫苑)、第宅园林和寺庙园林等类。    ①皇家园林。专门为帝王皇族游乐而建,以规模宏大、庄重、豪华为主要特色。保存下来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见承德市)等。    ②第宅园林。以苏州为荟萃之地,又称文人写意派山水园林,在当地先后建造园林200多处,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又具林泉之致。现存的有宋元明清的园林代表作,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怡园等。    ③ 寺庙园林。 是园林艺术和宗教建筑结合的产物。现存的寺庙园林如苏州狮子林、 灵岩寺, 南京灵谷寺、栖霞寺,镇江金山寺和扬州大明寺等。    民族风情 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服饰装束,民风习俗,节日喜庆。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好客的优良传统,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许多兄弟民族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尤以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美味佳肴 中国菜肴名誉四海,色香味形兼美。八大菜系,各具千秋,其共同的特点是用料考究,刀工精细,制作精绝,百菜百味,回味无穷,余香满口。    历史文化名城 国务院1982年2月批准将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 24座城市定名为国家第1批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中有作为统一国家的国都:西安市、北京市、洛阳市、开封市、南京市;有南北对峙或三足鼎立的王朝帝都:成都市、大同市(平城)、杭州市(临安);有诸侯国或封王都城:曲阜市、江陵县、苏州市、绍兴市、长沙市;有兄弟民族历史上割据政权或地方政权的首府:拉萨市、大理市;有风景名城:桂林市、昆明市、承德市;有历史上海外交通城市:广州市、扬州市、泉州市;有革命历史名城:遵义市、延安市;有特殊意义的瓷都景德镇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务院1983年公布的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旅游资源的精华,大多以山水兼胜,亦不乏优秀的人文景观。名山中包括五岳(恒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及其他名山;以湖为主体的景区:太湖、西湖、镜泊湖、东湖、星湖、洱海、天山天池;以矿泉、瀑布、壮丽的河川为主体的风景区:五大连池、骊山华清池、黄果树、长江三峡、桂林漓江、九寨沟、富春江-新安江;以古建筑工程为主体的风景区:八达岭-明十三陵、避暑山庄外八庙、青城山-都江堰、剑门蜀道;石窟艺术;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以及避暑胜地北戴河和具有热带风光的"植物王国"──西双版纳。1988年国务院又公布了第 2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包括野三坡、苍岩山、黄河壶口瀑布、鸭绿江、金石滩和天台山等44处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