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学,engineering ethics
1)engineering ethics工程伦理学
1.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Apocalypse from Bio-ethics;初议工程伦理学的建设方向——来自生命伦理学的启示
2.Review of Engineering Ethics in Soviet Union and Russia;苏俄工程伦理学研究述评
3.The paper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n Canada,an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engineering ethic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harmony.本文首先介绍了加拿大的工程伦理学教育,然后分析了工程伦理学对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我国目前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工程伦理学在我国的学术建构和制度建构,工程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和理论伦理学的关系,最后笔者认为科技与人文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文短句/例句

1.Categorical imperative ethics and Coordinated ethics:the 4th discussion about engineering ethics;绝对命令伦理学和协调伦理学——四谈工程伦理学
2.Viewing Ethics from the Engineering--New Point of View of Engineering Ethics;从工程学视角看伦理学——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3.Engineering ethics or ethics in engineering will rapiddly develop by means of mutual permeation and conversa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ethics.工程伦理学将会在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中迅速得到发展。
4.Mutual Permeation and Conversa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Ethics;工程与伦理的互渗与对话——再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5.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Apocalypse from Bio-ethics;初议工程伦理学的建设方向——来自生命伦理学的启示
6.On Several Questions of the Target and the Range of Engineering Ethics;关于工程伦理学的对象和范围的几个问题——三谈关于工程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7.Engineering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工程伦理——法、德、日工程伦理的不同特征
8.The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 the Training of Mor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9.On th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for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关于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
10.Ethical Responsi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家和工程师对科学技术的伦理责任
11.On the Change of Medien Basic of Engineering Ethic from View of Information Philosophy;信息哲学视域下的工程伦理媒介基础转换
12.Reflections on the Yangzonghai Lake Event and the Chemical Projects Ethics由阳宗海事件引发的化学工程伦理思考
13.Engineering Ethical Education for Doctorate Candidat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理工科博士生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
14.New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thics新的金融工具和伦理学
15.Innovation of Integrating the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into Building Architecture Curricula Design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
16.A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Logic of Ethics,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Ethics from Perspective of Process Philosophy;伦理、环境伦理及科技伦理的生态逻辑——过程哲学的视角
17.Ethical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Forensic Medicine试论法医学教学过程中的伦理学问题
18.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the Engineering Category and the Education of Engineers Ethical Responsibility;工程范畴的历史演变与工程师伦理责任教育
相关短句/例句

engineering ethics工程伦理
1.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thics under the field of professional ethics vision;职业伦理视野中的建筑工程伦理
2.Thinking of engineering ethic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对工程教育中工程伦理问题的思考
3.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for the Insensitiveness to Engineering Ethics;工程伦理意识淡漠的原因分析
3)engineering ethic工程伦理
1.Civil engineers ought to lay strong emphasis on the engineering ethics.本文回顾了土木工程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探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所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阐明了土木工程师的工程伦理重心和伦理责任。
2.Presently the engineering ethic has been undergoing a great change,which can be elucid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philosophy.工程伦理目前正发生重大转变,这个转变可以从信息哲学角度给予阐明。
3.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and explain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to strengthen the moder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讨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从现代工程活动的特点,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责任,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社会,现代人才观以及工程教育国际化等几方面论述了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engineering applied ethics工程模式应用伦理学
5)Medial ethics医学伦理学课程
1.Meditation on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in Medial ethics;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优化的思考
6)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thics建筑工程伦理
1.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leve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which mainly focus on the stud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ician.建筑工程伦理是工程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延伸阅读

管理工程:工程心理学 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及其与机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的工业心理学分支。它的目的是使工程技术设计与人的身心特点相匹配﹐从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人机安全﹑并使人在系统中能够有效而舒适地工作。 人-机-环境系统是多学科研究的问题。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有心理学家﹑生理学家﹑人体测量学家﹑医生﹑工程师等。在不同的国家或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往往使用不同的名称。中国﹑美国和苏联等的心理学界多称“工程心理学”﹐美国还使用“人类工程学”﹑“人的因素工程学”等名称﹔西欧各国则普遍称“工效学”。中国国家标準局於1982年命名为“人类工效学”。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在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工程心理学家强调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和身心功能特点﹐为系统设计提供有关人的数据﹔而工效学家或人的因素工程学家则侧重於研究把有关人的数据应用於系统设计。 简史 工程心理学兴起於20世纪40年代后期﹐但关於人机关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F.W.泰勒关於铁铲形式与操作效率关係的试验。20世纪初﹐实验心理学家H.閔斯特伯格致力於心理学在工业中的应用。使人适应机器的要求﹐是40年代以前人机关係研究的基本特点。工程师设计机器往往只著眼於机械力学性能的改进﹐很少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心理学家的工作也局限於为现成的机器选拔和训练操作人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於武器性能和复杂性大大提高﹐即使经过选拔和训练的操作人员也很难适应﹐由此发生了许多机毁人亡或误击目标事故。这便迫使人们去重新审查装备的设计﹐并促使人们认识到机器和操作者是一个整体﹐武器只有与使用者的身心特点匹配时才能安全而有效地发挥作用。由这种认识出发﹐又提出了人机系统的概念。这样﹐人们开始了从主要研究由人适应机器转向研究使机器适应人的阶段﹐由此而形成了工程心理学这门学科。1949年出版的A.查普尼斯的《应用实验心理学》是这个时期经典性的工程心理学著作﹐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工程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指针式仪錶和开关按钮设计中的人机匹配问题﹐因此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工程心理学发展中的“开关和錶盘”时代。50年代以后﹐由於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影响﹐工程心理学採用信息接收﹑传输﹑加工﹑反馈﹑信道容量﹑系统控制等概念分析人和机器的相互作用过程﹐使人机系统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由於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生產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人机结合方式和人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例如﹐在系统中人由操作者转变为监控者﹐体力负荷降低﹑心理负荷增大﹔人机间的信息交换方式由机械式转为对话式等。认知因素是现代人机系统的核心问题﹐认知实验心理学成为现代工程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这种种变化给工程心理学提出了研究的新方向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