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脉冲,Hydraulic impulse
1)Hydraulic impulse液压脉冲
1.Hydraulic impulse testing equipment was used for producing standard shape of impulse trace when testing for hoses and tubing assemblies.液压脉冲设备是用来对液压软管、导管组件进行冲击试验时,产生符合标准的脉冲波形。
英文短句/例句

1.Experimental Study about Activated Water Generated by Electro-hy draulic Impulse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oncrete电液压脉冲活化水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实验分析
2.Research on Test of Engine Piston Hydro-pulse Mechanical Fatigue发动机活塞液压脉冲机械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3.Pulse Hydraulic Fatigue Testing Machine's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Design液压脉冲疲劳试验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设计
4.Research and Appliment of Impact Energy in Rotary Type Hydraulic Pulse Vibrating Machine回转式液压脉冲型振动装置振动冲击的分析研究与应用
5.Rubber and plastics hose assemblies-Flexing combined with hydraulic impulse test (Half omega test)GB/T12722-1991橡胶和塑料软管组合件屈挠液压脉冲试验(半Ω试验)
6.Rubber or plastics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Hydraulic impulse test without flexingGB/T5568-1994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
7.Rubber and plastics hose and hose assemblies--Wire reinforced--Hydraulic impulse test with flexingGB/T14904-1994钢丝增强的橡胶、塑料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屈挠液压脉冲试验
8.The Influence of Strongly Polar Activated Water on the Combination Property of the Concrete;电液压脉冲强极性活化水对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
9.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Strongly Polar Activated Water Generated by Electro-hydraulic Impulse Strengthening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oncrete;电液压脉冲强极性活化水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10.Research on TNT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o-hydraulic pulse discharge/iron-inner-electrolysis电液压脉冲放电与铁屑内电解法联用处理TNT废水试验研究
11.Characteristics tests of pulse liquid rocket engine with high chamber pressure高室压脉冲液体火箭发动机特性试验
12.Principle Analysis and Control for Pressure Impluse Test of Airplane Hydraulic System;飞机液压系统压力脉冲试验的机理分析与控制
13.A Pressure Pulse Technique to Test Liquid Permeability of Core with Low Permeability.测量低渗岩心液体渗透率的压力脉冲技术
14.Experimental Study on Aqueous-phenol Degradation by High-voltage Pulsed Corona Discharge;高压脉冲电晕降解液相苯酚的试验研究
15.Research of Pulse Load Servo System Hydraulic Pressure Load Simulateion;脉冲载荷随动系统液压负载模拟的研究
16.Study on the Degradation of 4-chlorophenol by Pulsed High Voltage Gas-liquid Hybrid Discharge System;高压脉冲气液混合放电降解对氯苯酚的研究
17.Effects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s on Oleic Acid Oxidation in Emulsion高压脉冲电场对乳状液体系中油酸氧化的影响
18.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Pulse Hydraulic Fatigue Testing Machine脉冲液压疲劳试验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相关短句/例句

electro-hydraulic power impulse电液压脉冲
1.Research on controlling algae in water body by electro-hydraulic power impulse technology;利用电液压脉冲技术控制水体藻类的研究
2.Harness of eutrophication for lake water body based on electro-hydraulic power impulse technology;利用电液压脉冲技术清洗湖泊水体的试验研究
3)Electro-hydraulic Impulse电液压脉冲
1.The Principle and the Laboratorial Research on the Surface of Metal Strengthened by the Electro-hydraulic Impulse Water-air Jet;电液压脉冲水气射流强化金属表面性能的机理及实验研究
2.Application of resonance charging circuit to electro-hydraulic impulse apparatus for waste water treatment;充电回路在电液压脉冲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
3.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Strongly Polar Activated Water Generated by Electro-hydraulic Impulse Strengthening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oncrete;电液压脉冲强极性活化水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4)electric-hydraulic impulse discharge technology电液压脉冲
1.Destruction mechanism of organic compounds by electric-hydraulic impulse discharge technology(EHIDT) has been studied using documents' data.对电液压脉冲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及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2.Efficiency of electric-hydraulic impulse discharge technology is related to reservoir energy electric-capacitance, working volt and discharge way.本研究在对含酚废水处理方法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对电液压脉冲法用于含酚等有机物废水处理的仪器装置及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和处理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主要贡献及成果如下。
5)Hydraulic impulse platfonn液压脉冲台
6)electro-hyraulic power pulsed technology电液压脉冲技术
1.The treatment of eutrophication for lake water body by electro-hyraulic power pulsed technology is presented.提出利用电液压脉冲技术治理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的新方法。
延伸阅读

GB/T 17906-1999液压破拆工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906-1999
前 言
本标准根据液压破拆工具的使用要求及国内液压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参
照德国标准DIN 14751《消防液压救援器材 扩张器、剪断器、救援顶杆》和法
国标准NFS 61-571《消防和求援液压器材 扩张器、剪断器》及国内现行相关
标准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宝忠、马伟光、韩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906-1999
液压破拆工具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rescue tool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破拆工具(以下简称破拆工具)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火灾发生时抢险救灾用的破拆工具、动力源及其附件。
道路交通事故及其他突发性灾难事故所用的破拆工具、动力源及其附件可参
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
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
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T 755-1987 旋转电机 基本技术要求
SY 1181-1976 航空液压油
JB 5135-1991 小型汽油机 技术条件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扩张器 spreader
用于扩张分离金属和非金属结构及障碍物的破拆工具。
3.2 剪切器 cutter
用于剪切金属和非金属构件及板材的破拆工具。
3.3 剪扩器 combined tool of spreader and cutter
具有扩张和剪切双重功能的破拆工具。
3.4 撑顶器 ram
用于撑顶重物的破拆工具。
3.5 扩张距离 spreading distance
扩张器最大开口时两扩张臂顶端之间的距离。
3.6 开口距离 opening distance
剪切器最大开口时两刀口顶端之间的距离。
3.7 撑顶长度 extending length
撑顶器撑顶杆全部伸出时两端的最大长度。
3.8 最大扩张力 maximum spreading force
扩张器、剪扩器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扩张臂顶端在工作范围内所产生的最大
扩张力。
3.9 最大撑顶力 maximum extending force
撑顶器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撑顶杆在工作范围内产生的最大顶力。
4 分类
4.1 破拆工具按其结构和功能分为:扩张器、剪切器、剪扩器、撑顶器等。
4.2 破拆工具的额定工作压力分为:31.5MPa 和63MPa。
4.3 破拆工具的动力源分为:机动泵和手动泵。
5 型号
5.1 破拆工具型号
GY □□- □□□□/□□□
| | |
| | |—————— 主参数
| |—————————————— 特征代号
|—————————————————类组代号
类组代号:GY-液压破拆工具。
特征代号:KZ-扩张器;JQ-剪切器;JK-剪扩器;CD-撑顶器。
主参数:扩张器的扩张力范围和扩张距离;剪切器的剪切能力和开口距离;
剪扩器的扩张力范围和剪切能力;撑顶器的撑顶力和撑顶长度。
标记示例:扩张力范围为40~70kN,扩张距离为600 mm 的扩张器型号为
GYKZ-40~70/600;剪切能力为19 mm 圆钢,开口距离为90 mm 的剪切器型
号为GYJQ-19/90。
5.2 动力源型号
5.2.1 机动泵产品型号
BJ - □□/□□
|||
|||—————— 主参数
||—————————————— 特征代号
|—————————————————类组代号
类组代号:BJ-机动泵。
特征代号:Q-汽油机;D-电动机。
主参数:表示机动泵的压力、流量参数。
标记示例:额定工作压力为31.5MPa,额定流量为1L/min,采用汽油机的
机动泵型号为BJQ-31.5/1。
5.2.2 手动泵产品型号
BS- □□
| |
||—————— 主参数
|—————————————————类组代号
类组代号:BS-手动泵。
主参数:表示手动泵的压力。
标记示例:额定工作压力为63MPa 的手动泵型号为BS-63。
6 技术要求
6.1 破拆工具技术要求
6.1.1 外观
破拆工具的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毛刺及加工缺陷,黑色金属表面应进行防
锈处理。
6.1.2 质量
破拆工具的最大总质量应不大于30 kg。
6.1.3 基本参数
破拆工具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项 目 基本参数扩张器扩张力,kN≥30扩张距离,mm≥500剪切器剪切能力,mm(环形刀口)≥ø19(圆钢)(直形刀口)≥2(板材)剪扩器开口距离,mm≥90扩张力,kN≥25剪切能力,mmø16(圆钢)≥3(板材)撑顶器撑顶力, kN≥60撑顶长度 ,mm≥700
6.1.4 强度
破拆工具经1.3 倍额定工作压力的强度试验后,不应有泄漏和机械损坏现象。
6.1.5 高低温性能
破拆工具经高温55℃和低温-30℃的试验后,应动作正常,无异常现象。
6.1.6 振动性能
破拆工具经振动试验后,应动作正常,无异常现象。
6.1.7 密封性能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经密封性能试验后,其最大位移量:扩张器、剪扩
器应不大于2 mm;撑顶器应不大于1 mm。
6.1.8 自锁性能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在动作过程中,若出现动力供应中断,扩张臂和撑
顶杆应具有自锁性能,其最大位移量应不大于2 mm。
6.1.9 手控换向阀性能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在动作过程中,将手控换向阀回到中位,扩张臂和
撑顶杆应停止动作,再次动作时,扩张臂和撑顶杆不应出现反向动作。
6.1.10 可靠性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经连续动作50 次,剪切器连续剪切圆钢(环形刀
口)或钢板(直线刀口)50 次,剪扩器还应连续剪切圆钢和钢板各50 次后,应
动作正常,无泄漏及异常现象。剪切器、剪扩器刃口应无卷曲、崩刃现象。
6.1.11 稳定性
撑顶器在动作过程中应始终保证其活塞杆的弯曲稳定性。
6.2 动力源技术要求
6.2.1 外观质量
机动泵和手动泵外表应涂防锈漆,漆层应均匀,无龟裂、划痕现象;铸造件
表面应光滑,无砂眼、气孔等缺陷。
6.2.2 质量
机动泵最大总质量应不大于50 kg,手动泵最大总质量应不大于15 kg。
6.2.3 动作性能
机动泵和手动泵在与水平面成30°的倾斜面上应能正常工作,无异常现象。
6.2.4 压力、流量性能
机动泵和手动泵应同时具有额定工作压力、额定流量和低压工作能力、低压
流量的两级压力、流量输出特性,低压时泵的流量应在额定工作压力时的3 倍以
上。
6.2.5 安全阀
机动泵和手动泵应装有安全溢流阀,该阀的调定压力应是泵的额定工作压力
的1.1 倍。
6.2.6 高低温性能
机动泵和手动泵经高温55℃和低温-30℃的试验后,应动作正常,无异常
现象。
6.2.7 可靠性
机动泵从起动至达到额定工况连续进行50 次,手动泵动作到额定工作压力
连续50 次后,应动作正常,无泄漏和异常现象。同时,手动泵的手柄操作力应
不大于350 N。
6.2.8 电机
机动泵使用的电机应符合GB/T 755 的要求。
6.2.9 汽油机
机动泵使用的汽油机应符合JB 5135 的要求。
6.3 附件技术要求
6.3.1 液压软管和接口
破拆工具使用的液压软管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破拆工具使用的快速接口应
带有防尘装置。
6.3.2 液压油
破拆工具使用的液压油应符合SY 1181 的要求。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7.1.1 本标准试验所用圆钢和钢板均采用符合GB/T 700 要求的Q235A 材料。
7.1.2 本标准试验所用压力显示器的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5 级。
7.1.3 本标准试验所用衡器的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1 kg。
7.2 破拆工具试验方法
7.2.1 外观检查
用目测检查,结果应符合6.1.1 的规定。
7.2.2 质量检查
将破拆工具进出油口装接0.5 m 长的液压软管和接口,油腔充满液压油,将
其放置在衡器上,测出其质量,结果应符合6.1.2 的规定。
7.2.3 基本参数检验
7.2.3.1 扩张力和扩张距离
扩张器、剪扩器的一支扩张臂顶端和试验装置的测试油缸活塞杆端部相接,
另一支扩张臂以同样方法和试验装置本体相接,如图1 所示。在额定工作压力下,
扩张臂推压测试油缸活塞杆,从闭合位置展开至最大开口,用压力显示器测出测
试油缸活塞腔的压力值,按式(1)计算扩张力;同时,测出扩张器的扩张距离,
其结果应符合表1 的规定。
F=p•A+ΔF .......................(1)
式中:F――扩张力,kN;
p――测试油缸活塞腔油压,MPa;
A――测试油缸活塞面积,mm2;
ΔF――测试油缸空载阻力,kN。
图1
7.2.3.2 剪切能力和开口距离
GB/T 17906-1999
将长200 mm 及相应直径的圆钢或长200 mm、宽50 mm 及相应厚度的钢板
放入剪切器、剪扩器的刀口,一次剪断;同时,测出剪切器的开口距离,其结果
应符合表1 的规定。
7.2.3.3 撑顶力撑顶长度
撑顶器以水平状态和试验装置的测试油缸活塞杆端部相接,如图2 所示。在
额定工作压力下,撑顶杆推压测试油缸活塞杆,从收缩位置伸展至最大距离,用
压力显示器测出测试油缸活塞腔的压力值,按式(2)计算撑顶力;同时,测出
撑顶器的撑顶长度,其结果应符合表1 的规定。
图2
F1=p1•A+ΔF1 .....................(1)
式中:F1――撑顶力,kN;
p1――测试油缸活塞腔油压,MPa;
A――测试油缸活塞面积,mm2;
ΔF1――测试油缸空载阻力,kN。
7.2.4 强度试验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分别按图1、图2 相接,扩张器、剪扩器的扩张臂
展开200mm 以上,撑顶器的撑顶杆伸出100mm 以上,剪切器的刀口闭合,在
试验压力下持续5min,其结果应符合6.1.4 的规定。
7.2.5 高低温试验
破拆工具分别在-30℃±2℃的低温环境下和55℃±2℃的高温环境下存放
60min 后取出,在5min 之内,扩张器、剪扩器完成从闭合位置到最大开口,撑
顶器完成从收缩位置到撑顶长度,剪切器完成从闭合状态到开口距离连续五次,
其结果应符合6.1.5 的规定。
7.2.6 振动试验
破拆工具以水平位置固定在振动台上,在振动频率40Hz、振幅1mm 的垂直
振动下,持续60min,随后完成7.2.5 的各项动作,其结果应符合6.1.6 的规定。
7.2.7 密封试验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分别按图1、图2 连接,扩张臂展开200 mm 以上,
撑顶杆伸出100 mm 以上,测试油缸对扩张臂施加相当于最大扩张力的反力,对
撑顶杆施加相当于最大撑顶力的反力。此时,测出扩张臂的开口距离和撑顶杆的
伸出长度;持续10 min 后再测出扩张臂的开口距离和撑顶杆的伸出长度,其结
果应符合6.1.7 的规定。
7.2.8 自锁性能试验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分别按图1、图2 连接,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扩张
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动作。当动作到一定的工作行程时,切断动力源,观察扩张
臂和撑顶杆的动作,其结果应符合6.1.8 的规定。
7.2.9 手控换向阀性能试验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分别按图1 和图2 连接,在额定工作压力下,扩张
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动作。当动作到一定的工作行程时,将手控换向阀返回中位,
观察扩张臂和撑顶杆的动作;5 min 后,手控换向阀回到工作位置,其结果应符
合6.1.9 的规定。
7.2.10 可靠性试验
扩张器、剪扩器和撑顶器分别按图1 和图2 连接,在80%的额定工作压力下,
扩张器、剪扩器完成从闭合位置到最大开口,撑顶器完成从收缩位置到撑顶长度,
然后回到原始位置并连续50 个循环,剪扩器还应连续剪切长100mm、直径
ø14mm 的圆钢或长100mm、宽50mm、厚2.4 mm 的钢板50 次,剪扩器连续剪
切长100 mm、直径ø16 mm 的圆钢或长100 mm、宽50 mm、厚1.6 mm 的钢板
50 次,其结果应符合6.1.10 的规定。
7.2.11 稳定性
撑顶器活塞杆的弯曲稳定性通过结构审查和计算来确定。
7.3 动力源试验方法
7.3.1 外观检查
用目测检查,其结果应符合6.2.1 的规定。
7.3.2 质量检查
机动泵充满汽油和液压油,手动泵充满液压油,将其放置在衡器上测量,其
结果应符合6.2.2 的规定。
7.3.3 动作性能试验
机动泵、手动泵放置在左右、前后与水平面倾斜30°的斜面上,机动泵启
动电机或汽油机,将压力、流量调整到额定工况;手动泵动作到额定工作压力连
续进行5 次,其结果应符合6.2.3 的规定。
7.3.4 压力、流量性能试验
机动泵、手动泵出油口接压力显示器,机动泵启动电机或汽油机,达到额定
工作压力时测机动泵的流量。然后,调整机动泵,达到低压工作压力时测机动泵
流量。手动泵手柄动作,同样方法分别测相应的压力、流量参数,其结果应符合
6.2.4 的规定。
7.3.5 安全阀性能试验
机动泵、手动泵出油口接压力显示器,机动泵启动电机或汽油机,手动泵手
柄动作,调整安全阀,观察压力表指针读数,连续进行5 次,其结果应符合6.2.5
的规定。
7.3.6 高低温试验
机动泵、手动泵在-30℃±2℃的低温环境下和55℃±2℃的高温环境下分
别存放60 min 后取出,在5 min 之内,机动泵连续启动5 次,手动泵动作到额
定工作压力,其结果应符合6.2.6 的规定。
7.3.7 可靠性试验
启动机动泵,将压力、流量调整到额定工况,然后卸荷,手动泵动作到额定
工作压力;同时,手动泵在操作手柄距后端部100 mm 处用测力计测出手柄操作
力,其结果应符合6.2.7 的规定。
8 检验规则
8.1 出厂检验
8.1.1 破拆工具和动力源应经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上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
后方可出厂。
8.1.2 破拆工具和动力源以及附件所使用的外购件应有生产厂的合格证并符合
本标准的要求方可使用。
8.1.3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2 的规定。
表2
内容/名称 项 目
扩张器 6.1.1、6.1.4、6.1.7
剪切器 6.1.1、6.1.4
剪扩器6.1.1、6.1.4、6.1.7
撑顶器 6.1.1、6.1.4、6.1.7
机动泵 6.2.1、6.2.3、
手动泵 6.2.1、6.2.3
8.2 定型检验
8.2.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定型检验。
8.2.1.1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8.2.1.2 主要零件材料、结构及加工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8.2.1.3 产品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时;
8.2.1.4 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8.2.2 定型检验样本数不应少于2 具,检验内容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检验
结果全部达到本标准规定为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产品应设有铭牌,铭牌上字体应清晰并有以下标志:
a 产品名称、商标;
b 产品型号;
c 产品基本参数;
d 制造日期、编号;
e 厂名。
9.2 包装
9.2.1 产品包装箱应牢固可靠,并有防潮措施。
9.2.2 包装箱上应标有产品名称、商标、产品型号、制造日期、生产厂名、厂址、
外形尺寸、净重、毛重及向上、防潮标志。
9.2.3 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应有产品的主要技
术参数、操作程序、注意事项、故障排除及维护保养等内容。
9.3 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及互相碰撞。
9.4 贮存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化学物品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