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迟出菇、不出菇、畸形菇的产生原因及防止(续)技术
导航: X技术> 实用小本创业技术 > 食用菌类 > 白灵菇迟出菇、不出菇、畸形菇的产生原因及防止(续)

分类:食用菌类 点击量:241


人生有高潮,有低谷。低谷时,掌握一门投入不需要太多,就可以换碗饭吃的技术,至少生存无忧。特别是近两年后疫情时代,更是显现出了掌握一门生存技术的优势。这些小本创业技术资料是历经1年收集而来,赠送给支持我们的用户。


提示:您尚未登录,请点 登 陆 后下载,如果您还没有账户请点 注 册 ,登陆完成后,请刷新本页查看详细信息。

2产生畸形菇的原因及避免措施畸形菇降低产品等级,甚至失去商品价值,影响栽培经济效益,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常见的畸形菇有:菌盖紧抱不展,呈“拳头状”;柄长肥粗、盖小,呈“花瓶状”;盖凹陷、边裂外卷,呈“破碗状”;盖窄长,呈“牛舌状”;盖面斑点,呈“麻脸状”;盖中瘤肿突起,呈“胀腹状”;两盖并展、柄紧连,呈“蝴蝶状”;盖弯曲不平,呈“波边状”;盖圆包裹、菌褶收缩,呈“光头状”;盖面纵裂沟缝,呈“花菇状”;数菇并生,呈“莲花状”;此外还有菇体萎缩形、菇体偏黄变色形等等。畸形菇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培养环境条件与白灵菇生理、生化要求不相适应。关键在于出菇期温、湿、光、气协调不好,在管理技术上操作失误等等。下面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避免畸形菇发生的相应措施。 2.1房棚结构不合理现有的白灵菇栽培场所(室内菇房和野外菇棚),不少建造简陋,结构不合理。有的菇房门窗单向,有的通风口开在墙体上半部,致使室内空气不流通;有的塑料大棚两旁虽有通风口,但通风口都是朝着菌墙两端;也有的虽然开有通风口,但为了保温,始终没打开。由于棚内空气不流通,造成严重缺氧,致使好气性的白灵菇变成畸形。理想的菇棚应为坐北朝南或坐西向东。从保温和通风角度考虑,栽培房棚不宜太大,一般长方形每棚以容3000袋(15×8×2.2m)或5000袋(25×8×2.2m)为适。通风口应设在长向两旁下方,用砖砌成24×24cm口径,每隔1m开1个,横向两旁的口与口等高,有利于空气对流。菇棚两端门膜应能开能闭,有利于纵向空气对流;棚顶应用无滴膜加草帘或遮阳网。 2.2菌墙垒叠欠妥其表现:菌袋进棚垒墙太高,10袋1码,超过1
小本创业技术资料需要登录后并加入会员才可以查看全部。


  • 上一篇:秀珍菇黄菇的发生与防治
  • 上一篇:食用菌瘿蚊的发生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