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田灭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8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苗田灭茬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用于苗田行间进行灭茬及除草松土的机具。
农业生产中,套种被广泛采用,然而灭茬成为一大难题,如在小麦田中套种玉米,当收割小麦后,除去套种玉米苗田中的麦茬及松土保墒,主要依靠人力铲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有关专家发明了除茬机或旋耕机,由于犁刀轮总成是整体结构,耕幅不能调整,因而不能用在苗田行间进行灭茬作业,另外只能与拖拉机同中心线前进,旋耕机顺向旋转,在浅耕时犁刀被茬支撑,不能实现灭茬的目的,而且,需要牵引力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性强和灭茬效果较好的苗田灭茬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施在机架的横向有旋转轴,旋转轴连有位置可调的犁刀组合,旋转轴的前、后方的机架上分别连有传动轴及深浅可调的堕轮,传动轴通过链条驱动旋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有三角带轮及链轮;犁刀组合由设有支臂的犁刀骨架及连于各支臂端部的犁刀构成;机架的外侧分别连有传动轴轴承箱及旋转轴轴承箱。
本实用新型的机架连与拖拉机的后部,拖拉机的动力通过三角轮带动传动轴,再通过连于传动轴的链轮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与拖拉机轮旋转方向相反。横向连于机架的旋转轴连接多个犁刀组合,每个犁刀组合分别套在旋转轴上并可根据需要任意左右位移及固定,旋转轴旋转,带动犁刀由后向前将茬和草翻入土中,犁刀的工作深度通过深浅可调的堕轮调节。结构简单,适于各种深浅不同的灭茬作业及其他松土和除草作业,由后向前上方旋转的犁刀,既不会浮于地面进行空转,也不会产生打拥的现象,减少阻力,作业效果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向示意图。
下面参照
图1、图2作进一步说明
机架3连于手扶拖拉机1的后下方,为一纵向长扁盒形,机架3的前部连有传动轴4及传动轴轴承箱5,机架3的中部两侧分别连有旋转轴轴承箱7,旋转轴8横穿于旋转轴轴承箱7和机架3,旋转轴8的旋转方向与手扶拖拉机轮旋转方向相反,在位于机架3两侧的旋转轴8上分别套有3个顺轴向任意调整间距并固定的犁刀组合9,犁刀组合9由设有支臂的犁刀骨架和连于各支臂端部的犁刀构成,每个骨架设计为4个支臂,传动轴4的一端连有链轮14,该链轮14通过链条15驱动连于旋转轴8上的链轮带动旋转轴8旋转,传动轴4的另一端连有三角带轮6,手扶拖拉机1输出的动力通过三角带2带动三角带轮6旋转,机架3的后部设有竖向方孔10和顶丝11,内有调节杆13,该调节杆13的下端与堕轮12的轴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苗田灭茬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3)的横向有旋转轴(8),旋转轴(8)连有位置可调的犁刀组合(9),旋转轴(8)的前、后方的机架(3)上分别连有传动轴(4)及深浅可调的堕轮(12),传动轴(4)通过链条(15)驱动旋转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田灭茬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轴(4)的两端分别连有三角带轮(6)及链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田灭茬机,其特征在于犁刀组合(9)由设有支臂的犁刀骨架及连于各支臂端部的犁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田灭茬机,其特征在于机架(3)的外侧分别连有传动轴轴承箱5及旋转轴轴承箱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田灭茬机,该机在其机架的横向有旋转轴,旋转轴连有位置可调的犁刀组合,旋转轴的前、后方的机架上分别连有传动轴及深浅可调的堕轮,传动轴通过链条驱动旋转轴。用于苗田行间进行灭茬及除草松土。
文档编号A01B39/00GK2413471SQ00213178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8日
发明者刘树桓, 刘焕学 申请人:刘焕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