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对翻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78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对翻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具,确切地说是一种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垅速度提高一倍,既可耕地、了墒、打垅,又能用于松土、挖掘山芋、土豆、花生等垅上作物果实的多功能组合对翻犁。
其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组合对翻犁,包括犁架、悬挂架、犁体,其特征在于(1)、犁架2为 形,其后横梁11为一方管;右连接臂6从右端插设在方管11中,且能伸缩调整,右连接臂外侧端部设有左翻犁体5,左拐臂8从左端插设在方管11中,且能伸缩调整,左拐臂8外侧端部设有右翻犁体7;(2)、犁架2的前横梁上部设有一对悬挂架3,前横梁的右端设有右短纵梁12,右纵梁14的前部下方设有前犁体4,深限轮10设于左纵梁13的前下部。
所述的深限轮10设于右短纵梁12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对长期实践经验的集累总结而取得,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调整方便灵活,起垅速度提高一倍,既可耕地、了墒、打垅,又能用于松土、挖掘山芋、土豆、花生等垅上作物果实。可与手扶拖拉机等配套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左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组合对翻犁,包括犁架、悬挂架、犁体,其特征在于犁架2为 形,包括前横梁、后横梁11和左右纵梁;其后横梁11为一方管;右连接臂6可从右端插装在后横梁方管11中,且可在方管11中伸缩调整,右连接臂6外侧端部安装着左翻犁体5,左拐臂8可从左端插装在方管11中,且可在方管11中伸缩调整,左拐臂8外侧端部安装着右翻犁体7;犁架2的前横梁上部安装着一对悬挂架3,前横梁的右端下部安装着右短纵梁12,右纵梁14的前部下方安装着前犁体4,深限轮10或安装在左纵梁13的前下部,或安装在右短纵梁12的下部。见
图1。
当用于耕地时,用图中Ⅰ、Ⅰ′、Ⅰ″三点通过悬挂销1悬挂,只须装前犁体4、左拐臂8、右翻犁体7、深限轮10装在左纵梁的前方位置。
当用于挖掘时,用Ⅰ、Ⅰ′、Ⅰ″三点通过悬挂销1悬挂,限深轮10装在右短纵梁上,后边只装左拐臂8,用前犁体4,卸下翻土板,装上单翼铲,然后再与左拐臂8固定。或者把专用的挖掘铲头通过犁柱连接在左拐臂上即可。
当用于了墒时,用Ⅱ、Ⅱ′、Ⅱ″三点悬挂,左拐臂8可适当外伸,既能了墒彻底,又不伤害他人农作物。
当用于起垅时,用Ⅱ、Ⅱ′、Ⅱ″三点悬挂,同时装上右连接臂6、左翻犁体5、单翼铲9,卸下前犁体的翻土板,把限深轮10装在右短纵梁上。起垅靠行以左边为基准,左拐臂8的伸出长度以靠上垅为宜,垅宽的调整用伸缩右连接臂6的方法来实现。
权利要求1.组合对翻犁,包括犁架、悬挂架、犁体,其特征在于(1)、犁架2为 形,其后横梁11为一方管;右连接臂6从右端插设在方管11中,且能伸缩调整,右连接臂外侧端部设有左翻犁体5,左拐臂8从左端插设在方管11中,且能伸缩调整,左拐臂8外侧端部设有右翻犁体7;(2)、犁架2的前横梁上部设有一对悬挂架3,前横梁的右端设有右短纵梁12,右纵梁14的前部下方设有前犁体4,深限轮10设于左纵梁13的前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对翻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限轮10设于右短纵梁12的下部。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对翻犁。其特征在于:犁架为Ⅱ形,其后横梁为方管,其右端可插装右连接臂,右连接臂右端设有右翻犁体,其左端可插装左拐臂,左拐臂上设有左翻犁体。起垅速度提高一倍,可耕地、了墒、打垅,松土、挖掘垅上作物果实。
文档编号A01B3/44GK2456448SQ002410
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4日
发明者何廷序, 薄守四, 黄西安 申请人:安徽省蒙城县农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